
家长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对话.doc
3页家长,请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教学反思在这节课后,我问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很害怕与家长特别是当爸爸的面对面地交流我想原因大概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及孩子的个人心理素质的差异所造成的所以我经常想:如果能消除孩子的这种恐惧心理,也许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应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家长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呢?教育专家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与孩子平等相处,需要父母蹲下来与孩子对话,蹲下来,与孩子目光平视,生动地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平等态度孩子不需要抬头去看父母,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因此对父母的教育会乐于接受,减少与父母对立的行为而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并不代表失去了父母的身份;父母高高在上地对孩子发号施令,并不一定能把威信留在孩子的心中 与孩子平等相处,会使父母收获多多 首先,赢得孩子的信赖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爱好、志向等等因此,无论孩子多小,父母都要去掉居高临下的心理,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有事情与孩子多商量,悉心听取孩子的意见,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选择,做个朋友式的引导者。
父母这样做了,就会赢得孩子的由衷信赖 其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孩子信赖父母,就会愿意向父母倾诉一切,也会乐于接受父母正确的决定和引导,从而使身心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其三,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都坦诚以待,倾心交流,彼此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都互相激发,互相依赖,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员,使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圣地、力量的源泉父母如果动不动就拿上辈的身份向孩子发号命令,对孩子进行强求逼迫,必然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心越来越远,反抗父母的行为越来越多,从而收到与父母期望相反的效果 因此,为了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为了孩子将来更有出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时刻做到蹲下来与孩子对话,任何时候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孩子的个体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华反之,即使在孩子小时候似乎取得了让孩子听话的效果,但孩子稍大时,从小积压着的不满就会爆发出来虽说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但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对,就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那时,父母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