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与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题【附:答案】供参考.docx
42页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与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题【附:答案】供参考2025春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权重4%)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 D ) A.坚持和落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B.只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C.只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非公有制经济D.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 A ) A.全面深化改革B.经济发C.科技创新D.文化繁荣二、判断题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A ) A.正确B.错误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B )A.正确B.错误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2(权重4%)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基本目标是( B ) A.仅仅满足于把社会秩序化B.国家富强C.成为发达国家的廉价制造基地D.维持现状,不求发展2. ( C )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判断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时,照搬了现代西方的制度文明成果作为自身发展的经验。
B ) A.正确B.错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其制度逻辑是劳动的逻辑、人民的逻辑, 旨在让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行使自己的权利与权力 A ) A.正确B.错误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3(权重4%)一、单项选择题1.( A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全过程人民民主B.全方位人民民主C.全要素人民民主D.全周期人民民主2.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发展( C ),这不仅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而且是我国民主政治广泛而生动的实践 A.基层民主B.两个确立C.协商民主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判断题3.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形成了逻辑闭环 ( A )A. 正确B.错误4.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逻辑的两个基本点 B ) A.正确B.错误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4(权重4%)一、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A )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A.国家安全;社会稳定B.国家安全;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科技创新D.社会稳定;科技创新2.( C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开放B.改革C.创新D.合作二、判断题3.高质量发展就是最大的高水平安全,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A ) A.正确B.错误4.安全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B ) A.正确B.错误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5(权重4%)一、单项选择题1.魂脉表明( B )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根脉表明( B )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2.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 D )的统一体 A.传统文化B.现代文化C.世界先进文化D.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判断题3.“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基础,“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实践基础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文化本源,“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实践根源 ( B ) A.正确B.错误4.文化自信自强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才能有效应对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A ) A.正确B.错误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题【附:全答案】供参考1.1把握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就业率B、消费者偏好C、利率D、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 B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的是( ) A、企业B、市场C、汇率D、居民个人储蓄 参考答案: C 3【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 A、《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参考答案: D 4【判断题】我国需要通过新的体制机制设计来解决矛盾、 化解矛盾,推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对1.2胸怀“两个大局”冷静观察国际形势演变趋势1【判断题】欧盟能源危机导致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参考答案: 对2【单选题】“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出自( ) 的《七律·登庐山》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毅D、叶剑英答案:A 1.3透视“半年报”把脉中国经济“形”与“势” 1【多选题】我国202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总体平稳,这得益于( ) A、各地扩大政府公共投资规模B、中央增加政府投资额度C、中央增强债务融资的力度D、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参考答案: ABD 2【单选题】在研究各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时,下列思维中正确的是( )。
A、注意观察各个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B、只看经济总量C、只看经济增长率D、用平均水平来代表整个地区的情况 参考答案: A 3【单选题】关于区域协调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欠发达地区增长发展的空间还很大B、应当通过公共政策来挖掘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潜力C、应当进一步深化改革来释放出制度红利和创新的动力D、应当以支付转移为主导来实现共同富裕答案:D 2.4直面外部冲击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推动全球发展1【判断题】中美关系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 参考答案: 对2【单选题】美国前国务卿( )曾经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A、基辛格B、克里C、希拉里D、布林肯 参考答案: A 3【单选题】2024年7月26日 至2024年8月11日,第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举办 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日本东京D、美国洛杉矶答案:B 1.5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经济发展韧性1【多选题】在经济学中,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包括( ) A、投资B、消费C、出口D、外债 参考答案: ABC 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有( )。
A、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和基础能源工业的升级改造B、道路、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的改造C、影响居民生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D、涉及国家重大安全的生态环境改造 参考答案: BCD 3【多选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消费主要的主要类型有( ) A、常态化消费B、恢复性消费C、改进型消费D、报复性消费答案:ABC 1.6促进中长期公共政策协同发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单选题】我国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吸收就业能力比较大B、技术进步的空问比较大C、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比较强D、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D 2单选题】中长期公共政策重点支持的投资领域不包括( )A、与优化或重建供应链相关的投资B、与调整产业业态相关的投资C、与乡村振兴计划相关的投资D、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资 参考答案: D3【多选题】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区域规划包括( ) A、长三角一体化B、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C、京津冀一体化D、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答案:A 2.1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1【单选题】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
A、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B、中国式现代化C、高质量发展D、创新驱动发展 参考答案: B 2【单选题】(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要解决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的问题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C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D、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 D 3【单选题】( )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重大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性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 B 4【单选题】( )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九四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E、 参考答案: A 5【多选题】要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咯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 ) A、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B、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C、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D、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参考答案: AB 2.2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 ) A、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B、调整社会结构和深化社会改革上C、调整政治结构和深化政治改革上D、调整文化结构和深化文化改革上 参考答案: A 2【单选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以( )为牵引, 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 A、政治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社会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B 3【单选题】2024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关于就业问题,以下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B、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C、事关国家长治久安D、事关国际和平稳定 参考答案: D 4【多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稳是主基调,要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
关于“稳”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