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学案 人民.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li****i
  • 文档编号:129254608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导航本专题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尤其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中国书法、篆刻、绘画、雕塑,艺术门类齐全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学体裁丰富,佳作迭现上古的神话、先秦诗歌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课标要求1.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4.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5.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6. 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7. 概述汉字、绘画、京剧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8.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专题概说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演变轨迹(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2) 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 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

      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2.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和特点及所反映的社会存在(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孔子的“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充分反映了该时期分封制崩溃、奴隶制瓦解、社会处于变革和动荡之中,以及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秦汉时期:①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反映了秦在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的特点②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出现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并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充分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国家强盛、思想大一统的社会特点3)宋元明清时期:①自魏晋以来有“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依然如故②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提出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气论”和“心性论”等观点③明朝中叶王阳明发展儒学为“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这说明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千年后,儒学思想走到一个极端,充分反映了统治者进一步用极端思想来消磨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意志,用更加纯粹的封建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反映了封建社会在逐渐走向没落。

      4)明末清初: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儒家思想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充分反映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制度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特点3.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而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由此勃兴,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影响思想上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故有反映这一特征的文化,那就是佛教盛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绘画、石窟艺术的繁荣和《神灭论》的问世其中数学与农学取得了一些世界上领先的成就,南方田园诗与北方民歌对后世影响甚大。

      4)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它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其他领域也取得一定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6)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4. 如何认识17、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历史(1)政治上:中国空前强化君主专制;西方确立开明君主专制或民主政治2)经济上:中国重农抑商,自然经济;西方重商主义,商品经济3)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严重受阻;西方鼓励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4)科技文化上:中国科技以实用性为主,以总结为主要方法,属传统科技,思想受束缚;西方科技重视实验与探究,属近代科技,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考纲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纲解读1. 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各是什么?有何影响?2. 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3. 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1. 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2. 汉代儒学是怎样成为正统思想的?一、百家争鸣1.早期儒学(1)孔子的主张及活动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②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儒家学派2)孟子的主张: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君轻民贵”主张3)荀子的思想: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他强调“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的异同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以德治民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2.老庄之学(1)学派特点: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2)老子思想:认为永恒不变的“道”是世界的根本;提出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3)庄子思想: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齐物”以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

      3.法家思想(1)学派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2)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等3)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实行编户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重农抑商4)韩非: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及时变法5)影响①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②两汉以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4. 墨家思想(1)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2)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失传二、儒学的兴起1. “焚书坑儒”批判(1)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下令进行了“焚书”和“坑儒”活动2)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2.罢黜百家(1)为实现文化的“一统”,促进政治的“一统”局面,汉武帝认可了董仲舒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的主张,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影响:①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②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太学的出现(1)汉武帝创办了太学,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其中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意义: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还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演变2)科举制含义:隋唐时代开始,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3)影响: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和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1. 儒家学说为何到汉代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中,儒家学说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2)西汉建立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汉武帝时期重用儒生,确立察举选才制度,兴办太学等,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2. 儒家提倡“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讲究“无为”,法家奖励耕战,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在逻辑学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他们都影响了中国文化进步的历程3. 道家崇尚自然,宣传自然无为,对于今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有现实意义1. 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法家学派(1)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法家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承认土地私有,文化上主张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2.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1)思想特点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化学考前老师再叮嘱.pptx 2025会考一轮复习:第19讲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课件.pptx 2025会考一轮复习:第18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pptx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认识、启示、警示类型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图表题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中考英语最实用日常用语、口语、谚语等归纳整理.docx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语法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书面表达【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选择压轴题、多图归纳分析题必刷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1节 家庭电路.doc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型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全册易错知识点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形填空15篇(10空)(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全册重点单词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2节核能.doc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全一册重点单词115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