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史晨碑精选隶书书法欣赏.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h****
  • 文档编号:238634831
  • 上传时间:2022-0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4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史晨碑精选隶书书法欣赏     史晨碑精选隶书书法图片1  史晨碑精选隶书书法图片2  史晨碑精选隶书书法图片3  史晨碑精选隶书书法图片4  史晨碑介绍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史晨前碑〉奏铭建宁二年碑刻后,又追述建宁元年到官,刻在背面有谓先刻元年,转后面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东曲阜孔庙〈史晨前后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清方朔以为〈晨史碑〉书法则肃 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见〈枕经堂题跋〉)何绍基说:东京分书碑尚不乏,八凡遇一碑刻,则意度各别,可想古人变化之妙要知东京各碑结构,方整中藏,变化无穷,魏、吴各刻便形板滞矣(〈史晨碑〉跋)此本秋字完好,为明拓精本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史晨碑》: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庄遒美,历来评定为汉碑之逸品磨灭处较少,是汉碑中比较清晰的一种《前碑》结字似略拘谨,《后碑》的运笔及结字比较放纵拓展。

      总体而言,《史晨前后碑》的字体规正,属汉隶中普通平正的书法,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  出东曲阜孔庙,建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随着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孔庙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是占地21.8万平方米,包括三座大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五十四座门坊的建筑群它收藏历代碑刻二千多块,成为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是全国四大碑林之一  《史晨碑》是孔庙珍品,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隶书的出现及演化  隶书的产生,有传说为程邈所创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因为,实际上任何一种代表性书体的产生,不可能凭空出现,不可能是朝夕间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能经过一段相当的时间的渐变,逐步成型;至于某个人的贡献,一般只是综合整理、集其大成  关于隶书的产生,有传说为程邈所创程邈是秦朝的一个徒隶,因得罪秦始皇,被关监狱,他觉得狱官的腰牌用篆书书写很麻烦,就化圆为方,创出一种新书体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仅赦免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规定这种字体以后在官狱中使用因为这种新书体起初专供隶役使用,而程邈又是徒隶,所以被称之为隶书,或谓佐书、佐隶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因为,实际上任何一种代表性书体的产生,不可能凭空出现,不可能是朝夕间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能经过一段相当的时间的渐变,逐步成型;至于某个人的贡献,一般只是综合整理、集其大成。

      隶书如此,楷书、行书、草书等的产生过程,亦是如此  考古实物资料证明,战国至秦代的简牍墨迹,简化的和草化的篆书已然司空见惯,笔画减少,字形有长圆变为扁方,除上述纯隶之外,很多字的收笔开始出现捺脚波磔,称为秦隶(有秦隶之名,以区别于成熟期的汉隶,汉隶又有所谓古隶及八分等称谓,不必细分)长沙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以及居延汉简等大批墨迹书法,已有明显隶意,此则不但展露了由尚带篆意的浑朴的古隶如何演化到劲秀洒脱的标准汉隶的这一过程,真切地领略到了汉人隶书的风采战国末期至秦间,隶书虽已露端倪,在民间也已使用,但隶书独立地占据统治地位,却在两汉,尤其在东汉,汉桓帝(147至167年)至汉灵帝(168至189年)间,当为隶书的全盛期  隶书的产生,同后来的楷书、草书的产生一样,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倘若从文字史的角度看,隶书的出现,结束了以前古文字的象形特征,跨进了书写符号化的疆域从书体史上观看,隶书则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书体演化的一大关捩隶书的用笔,突破了篆书用笔单调的束缚,点划分明,方圆相济,轻重有致,尤具代表性的主笔捺脚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此外,汉隶的雄强朴茂之风格,正从一个侧面反射出大汉帝国的壮阔景象。

      可惜,如此精彩纷呈的艺术,它们的创造者们,那些当时书丹的书家们,没有留下姓名,连相关的史料记载也少得可怜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云: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树碑,当然是正经事,所以其书法风格庄重肃穆,当在情理之中而汉简墨迹书法,则殊有不同之处,虽然也不失其谨严大度,但是毕竟随意些、自然些,于是,便可以真切地看到了汉人隶书的真面目,揣摩书家当时落笔时章法、结体以及用笔、用墨的诸般奥妙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些汉简墨迹中,已经有了成熟的章草书和类似楷书、行书的东西,这则透露了魏晋楷书和晋人行草的消息  除了这些珍贵的墨迹实物之外,汉隶中最具价值的,莫过于大批的东汉碑刻  西汉碑刻如《五凤刻石》,与当时简书面目相仿佛,逮及东汉,隶书炉火纯青彼时树碑之风甚烈,加之写手之层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隶书面目丰富无比《张迁碑》、《张寿碑》、《曹全碑》、《鲜于璜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庙碑》、《朝侯小子残石》、《杨叔恭残碑》、《熹平残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张景碑》、《石门颂》、《西狭颂》、《孔庙碑》、《华山碑》、《封龙山颂》、《韩仁铭》等等,各臻妙绝  这些隶书虽然都是以称作蚕头燕尾的波笔捺脚为主要造型标志,但能各具特征特色,拉开距离,这不得不令人惊叹于汉人的艺术创造力。

      隶书仅就一种书体而言,在东汉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期汉代实在是中国书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段黄金季节,尤其是隶书近人康有为极力推崇汉隶,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莫盛于汉,非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除了作为主宰的隶书,在秦篆的基础上,汉代篆书也有所发扬,如《开母庙石阙铭》、《袁安碑》、《太室石阙碑》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汉碑碑额,亦篆亦隶,开装饰风一路至于《祀三公山碑》则尤独特,篆而参隶,峭拔奇耸  另有一些刻石和砖刻,如《公羊传碑》、《急就砖》等,亦引人注目,它们在为研究书体演化提供旁证的同时,还给以启示,出自民间书家的书法,其质朴不雕、天真率直,于法度谨严的传统之外别开生面砖刻之外,汉代瓦当亦是中国书法史的珍宝,诚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云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