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点2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共11页).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10290041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7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956-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考点2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2017新课标Ⅰ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答案: B由题中日期“3月25日”和“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知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独有的植被,我国无地中海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答案: D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

      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点睛】不少考生错选认为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景观规划差异,同为隔离带的行道树,其规划相同,材料提到数年前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为同一标准栽种,都是绿化隔离带用地,街道两侧,距离近,居民爱好不可能差异这么大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答案: A 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4.(2017北京卷)(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答案:(1)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

      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解析】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之间的区域,结合降水柱状图不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每年1月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因此到处稀树高草,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7月,信风带控制这里,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到处草木枯黄,呈现一派萧瑟的景象5.(2017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解析】(1)由材料可知,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增加后减少,读图可知,阳坡曲线(虚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受到了干扰。

      阳坡2000—2300米,植物多样性少,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强,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即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所以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小4)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阳坡曲线没有呈现单峰变化,而是一直降低,故说明其受到干扰6.(2017江苏地理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 图14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一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 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 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分异规律3分)(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游客白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 3分)(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于 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 4分)答案:(1)草原 荒漠 由沿海向内陆 (2) 莱斯布里奇比温尼伯冬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少 (3) 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和冰雪带 (4)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盛行西风,迎风坡,地形雨;阿拉斯加暖流 增温增湿【解析】(1)根据图中经度值,可以判断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是从加拿大东部地区往西到西部内陆落基山山地地区,莱斯布里奇位于太平洋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所以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

      2)根据两地气候资料图可知,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量少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和冰雪带4)温哥华位于50N太平洋沿岸地区、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沿岸受到暖流增湿作用,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所以降水量大考点:自然带分异规律、气候类型的成因2016全国乙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问题7.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答案:A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300米左右;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8.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答案:C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

      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由于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较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低,因此气温较高,A选项错误;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B选项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则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磷累积,C选项正确;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D选项错误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问题9.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答案:B判断教授目视方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可知教授正在向高处看,“身后的森林”说明海拔较低的地方是森林带,站立地“簇簇花草”说明教授正站在高山草甸带10.阿尔泰山南坡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答案:D 阿尔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其南坡山腰抬升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因而多地形雨,并形成了森林;森林带以上为高山草甸带,以下为山地草原带、荒漠草原带,故草场不是仅分布在山麓地带;与阿尔泰山纬度相当的大陆东西岸,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阿尔泰山地处内陆且山腰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而只能形成针叶林;教授描述了高山草甸带呈现“簇簇花草相映”的现象,故此时不可能是冬季。

      11.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