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语文下册灯光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6页一) 谈话引入,读题质疑:1、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灯,灯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生回答(略)师小结:是啊,灯光是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灯光》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3、释题质疑:师:(手指课题)请大家再读一读课题,(生读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明亮的灯光师:(手指课题)请你们再读一读课题,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你的感觉生读题)那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生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关于灯光的什么事?生3: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写灯光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师:学贵有疑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可是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课文了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教师巡视)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觉得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生2:课文写灯光是为了怀念郝副营长生3:郝副营长是那样伟大,他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生4:第1、2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这样的叙述顺序就是倒叙2、师:你们都很会读书,因为你们已经读出了自己初步的感受当然,我们的收获并不止这些,比如我们还认识了课文里的一些生字新词,谁能把这些词读准呢?(课件出示词语)围歼 千钧一发 牺牲 璀璨指名读词语师:谁能用其中几个重点词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己先想,然后同桌交流学生自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生1:我们围歼敌人的一次战斗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战斗胜利了,他自己却牺牲了师:你把关于灯光的往事概括的很准确,但全文可不仅仅写了往事噢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就想起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师:你用上了“每当……就……”的句式概括得很简洁,可如果能把“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说得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三) 再读课题,初步把握文章情感,激发阅读期待1、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再读读课题,(学生读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生1:我仿佛看到了战斗中一位伟大的战士生2:我看到了无数先烈们的身影……2、师: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战士,去感受他身上焕发出来的光芒下课!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整体感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灯光》这一课,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其中“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已经在初读中解决了。
谁来说说看?生回答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体会文章中心1、师:你概括得挺完整作者在灯光璀璨的天安门广场上散步,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 生1:是灯光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是“多好啊” 师:出现不同意见了,怎么办?其实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就会明白了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是什么呢?生:是“多好啊”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现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划出句子生浏览课文,划出句子 师: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同学来回答,机会就是这样争取来的生: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看到天安门前的灯光后,一个人说的……(课件出示句子)品读感悟:(1) 第一次“多好啊”课件出示:清明节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师:同学们,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标出句中“赞叹”一词)你觉得这个人在赞叹什么?(璀璨的灯光)我请同学们看一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图片,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投影出示图片,学生边看便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师:这么美的灯光,让人禁不住发出赞叹——引读“多好啊!”师:除了感受到灯光的美,你还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可提示“千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奥运会等,引导学生重点体会祖国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的赞叹——“多好啊!”(课件出示,师创设情景)“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师:看着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想着祖国的腾飞,想着我们生活在这样样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的心头就感到 ——光明,感到——温暖,让我们幸福的赞叹——“多好啊!”(2)第二次“多好啊”师:同样的一句“多好啊”,在解放中国的革命战士郝副营长口里却蕴含着不一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句多好啊——课件出示句子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多好啊!”他自言自语师:这里的“多好啊”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羡慕、向往?请大家联系下文或联系你读过的文章想一想羡慕、向往,不会的话教师可引导学生读5、6、7自然段)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当时除了大城市,其他地方是很少看到电灯的,更别说用上电灯了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孩子们学习的机会也很少出示课件:解放前的旧中国,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他们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棚,许多人家连桌子、凳子都没有,冬天没有被盖,没有棉衣,没有鞋袜穿,有的人甚至从小到大都没穿过鞋人们饥寒交迫,只好挖野菜、刨树根充饥度日晚上点灯用的是菜油,菜油灯发暗不过那时能点起灯的也是少数,多数人家是点不起灯的,都是天一黑就睡觉。
穷人家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更别提再等下学习了!师:指导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4、5、6段和第7段的第一句)师:注视着这幅孩子在灯下读书的画面,郝副营长在羡慕和向往的同时,也默默地沉思着……他会想些什么呢?(我们的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电灯啊!要让全中国的人民都用上电灯就必须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独立发展,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师:同学们真是善解人意,说出了郝副营长的心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引读——“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3)第三次“多好啊”师:“憧憬”是什么意思?(近义词替代法)郝副营长对未来会有怎样的憧憬呢?大家一起来想象一下,革命胜利后——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所说的正是郝副营长和所有革命战士们共同的憧憬,特别是这一句,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美好的憧憬就是战士们战斗的动力,为了让美好的憧憬变为现实,为了让孩子能在灯下学习,郝副营长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请大家默读8-11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段落或句子。
作批注笔记,说说为什么感动?指名回答师:看来我们的情感是共通的,最令老师感动也是这两句话课件出示第十段和第十一段的最后一句)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师:“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突击队攻破了敌人的围墙,却和后续部队失去了联系)为什么说这是千钧一发呢?(没有后续部队的支援,突击队可能抵不过敌人的炮火会全军覆没,战斗就有可能失败)出示课件引读:是啊,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友就会(),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我军精心部署的计划就会(),如果还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会()师: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激情引读第十段)这时,这燃烧的书还仅仅是一星火光吗?(不,它是为后续部队指路的明灯,它是郝副营长那颗为国为民的炽热的心……)出示十一段最后一句引读读着这一句话,你的心中有什么感觉?(难过、感动、敬佩)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吧!分别指导朗读师: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引导说出品质、心愿实现,用上电灯,过上幸福生活,我们会珍惜幸福生活,)师:说得真好,相信如果郝副营长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读到这里为什么课文要以灯光为题,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提到天安门前的灯?(课件出示课文首尾两段及问题)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也都解决了,谁来说说?(灯光是全文的线索,这既是写法上的照应,又凸显了本课的中心:这温暖明亮的灯光,着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师:是啊,正是有了一个个像郝副营长这样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战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还知道那些革命先烈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故事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生交流革命先烈的资料,老师课件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共同交流师课堂总结: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也像作者一样,当大家在温暖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生活,当大家见证着祖国的发展腾飞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一位位革命先烈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最后,让我们以王愿坚说过的一段话结束今天这堂课(课件出示)——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布置作业:1、推荐拓展阅读:王愿坚的《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妈妈》2、摘录《灯光》优美词句。
3、同步、经典、英才《灯光》4、课文《灯光》缩写: 【题目要求】 《灯光》的第二部分是个完整的故事用200字左右缩写这个故事缩写时要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做到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缩写指导】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练习能把课文《灯光》的第二段内容缩写成一篇200字的短文怎样写好呢?我想大家不妨明确以下几点: 一、什么是缩写? 缩写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原来一篇较长的文章,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这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 比如我们这次习作训练,具体要求就是缩写《灯光》的第二段内容,而不是全文缩写;缩写时,要求我们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不是重复叙述;要求缩写后的短文依然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字数在200左右,而不能因篇幅短小,字数有限,就破坏内容的完整性 二、为什么要缩写? 我们知道,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缩写《灯光》,首先就应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划分段落,编写段意,然后想一想歌颂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这样才可以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在划分段落的过程中,同学们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段意和了解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同学们概括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考虑如何缩写的过程中,同学们斟酌语句的时候,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怎样搞好缩写? 缩写一般要做到三个忠实 1.要忠实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另立主题 《灯光》的中心思想是歌颂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我们缩写后的短文,中心思想仍然是不变的不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再另立其他中心思想 2.要忠实原文的基本内容,不能任意增减,只能减掉不伤害主题的内容 《灯光》第二段的内容,主要是说在一次围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