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冷水自动控制系统.docx
8页连铸机二冷水自动控制系统文均、刘卫标、李会祥、粟小琴 昆钢重装集团维检中心 摘要:炼钢厂 3#、4#连铸机二冷水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增加二冷水自动控制功能、采 用 PID 控制调节阀,实现了对水量的精确控制,获得铸坯最佳冷却效果,满足了生 产工艺需要,降低了漏钢率,提高了铸坯外形质量关键词:二冷水、拉速、配水模型、PID调节1 引言炼钢厂 3#、4#连铸机建于 2003 年,机型为三机三流全弧形二点矫直小方坯 连铸机从浇注到成材需要经过两次水冷却,即一次冷却和二次冷却一次冷却 是由结晶器来完成,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使钢水在结晶器内冷却形成坯壳,然后钢 坯进入二冷区,二次冷却水在整个连铸生产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冷却效果直 接影响着钢坯的质量由于原来二冷水流量固定不可调节,没有跟随拉速变化, 近年来随着股份公司品种钢的开发,在生产优钢过程中,由于二次冷却控制不当, 出现了一些铸坯缺陷:如内部裂纹、铸坯菱变(脱方)、铸坯鼓肚、表面裂纹 原有的二冷水流量固定配水方式已不能满足工艺需要,达不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严重影响了钢坯的质量.鉴于这一原因,必须采用二冷水动态调节,获得最佳冷却 效果2 二冷水的工艺简介及控制思路连铸机在生产过程中,钢水从中间包到结晶器(一冷)冻结成型,在引锭杆 的牵引下钢坯进入二冷环节的冷却,然后到拉矫机,经火切机切割后输出钢坯. 整个工艺品过程钢水从 1500 度的液态变成 700 度方钢坯。
对于高效连铸而言, 二冷水的配置是否合理,是钢坯生产较为关键的因素,直接关系到铸坯质量的优 劣,合理的冷却制度是杜绝铸坯内部裂纹的关键工艺要素良好的二冷模式应具 有以下特点:有助于铸坯内部质量乃至表面质量的提高;能延长二次冷却区设备 的使用寿命;用水量少;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二冷水的控制方式根据现场实际 工艺要求(包括钢种、规格、质量等要求),理论上确定沿浇铸方向预测凝固厚 度梯度和温度分布变化,用拉速来控制冷却水的流量控制过程如下图:炼钢厂3#、4#连铸机改造后二次冷却水分三段进行水量的比例配水控制,即 足辊段、I段、II段三段均为水雾冷却且依据内外弧和两侧边分别配水,水量 随拉速的变化是不间断均匀变化的•每一个冷却段使用一个流量计和一个调节 阀,在调节阀后分管直至分水器,通过分水器再分成内外弧和左右两侧喷淋管内弧喷淋管右侧喷淋管左侧喷淋管外弧喷淋管3二冷水控制数学模型的实现二冷水动态模型控制是指在任一浇注条件下,使冷却水量跟随拉速连续变化, 且沿拉速方向按最佳状态分布,以控制铸坯表面温度符合设定的目标温度,从而 获得良好的铸坯质量3.1配水模型基本公式运用拉速相关控制法,也称水表法、比水量法或比例控制法,属于一级控制。
即以拉速为控制参数,根据拉速V的大小来决定冷却水量Q.的大小通常采用1以下公式计算冷却水量:Q =A *V2+B *V+C (1)1 1 1 1式中:Q—冷却水量,m3;V 拉速,m/min;A B C-—是由钢种和铸坯断面尺寸等各项因素所确定的系数;1——冷却段序号,1=1、2、3;32控制原理在中包钢水温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闭环控制方式该控制是使二冷区 各段水量随拉速的变化而变化是对不同钢种、不同断面尺寸的铸坯,在不同的 拉速下进行模型运算,从而得到不同拉速下二冷区各段的配水量,经回归得到相 应的水量与钢坯拉速的关系,如式(1).该控制系统根据这一关系,实现二冷区 各段对铸坯冷却的最佳配水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14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实现41 二冷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硬软件配置炼钢厂4琏铸机整个生产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采用GE公司的9030 PLC软件使用SIMATIC人机界面WINCC 60sp2和GE VersaPro编程软件Wince 监控界面与PLC之间通过GE OPC Server进行标准化的数据交换,PLC站与站之 间、PLC站与上位机之间通讯使用以太网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如图2。
人机终 端界面HMI有写入修改参数,读出需要数据功能,并做有报警程序,当水量低、水 温温差大的情况下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当班人员查看设备,了解生产状态,排查隐 患,提高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行率.该铸机共有三个流,每流有1套反冲洗装置、1 台快切阀、1只电子压力表;每段上有1只电子流量计和1台气动比例阀在原 有连铸机的PLC系统扩展机架中加入数据采集模块,并在PLC中对其进行组态, 分配好相应的I/O地址现场采集的数据包括二冷水系统的水流量、水压、调节 阀位反馈、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与拉矫机拉速反馈,结晶器水流量及温度等为了防止信号干扰,在米集流量、压力、温度的信号回路中间加装有无源信号隔离器,如图3无源信号隔离器~**'*1— __辭 K>5lYUM DF nViDdau-ffTiiErriT-ErWHT DT-fFrannyw-frTSOCf DTKr s s h i ■ *TfrtawlL 仲m 闷Pllliu niwd 2 LHillT n -d ft 3mia1 3 || c-nwzTIMTW'-FTOV-MMmAfiO二冷松trSJ?M-呂术站flJ&31CG93ALG223CAI 2JEVt妙童24¥"W图34.2二冷水水量计算及修正根据配水模型基本公式(1),综合相关经验数据,取用下列数据模型(以足辊为 例):QI =1.138^V2+3O 491 *V—1.321JS其中:Q1 计算后的配水量(m3/min)JSV 拉速(m/min)修正后的流量: Q1 = K*K1XZ其中:Q1 修正后的配水量(m3/min)JSK-―总流量修正系数K1 足辊流量修正系数在整个冷却水配水过程中,每个速度段的配水公式的系数是不同的,所以流 量也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水量的控制采用分段函数:Q1 = 0 (V<0。
4 m/min)Q1 = Q1 (V>1 5 m/min)XZ二冷水水量修正计算是根据二冷各段喷嘴设计布置的理论流量分配比例,以 实际生产时,拉速为2.0m/min的合理比水量确定出的k、k1、k2、k3调节数值,k 初步确定统一为1.00,调节范围1〜2;其中低合金钢足辊k1=1.91, 一段k2=123,二段 k3=084,普碳钢足辊 k1=1.67, — 段 k2=1.08,二段 k3=0.74,调节范 围0~3分钢种在拉速为2.0m/min的理想给水量,调整时应郑重,一般不作 调整如果某一段的供水管或喷嘴发生严重堵塞造成水量的严重不足,可参照k1、k2、k3值作出调整.实际生产中k值一般不作调整,k1、k2、k3调整操作应 精细,以0.05为一个调整单位进行调整在实际调试时,结合生产要求,考虑到足辊流量在开浇起步阶段的重要性, 足辊调节阀设为全开状态即当拉速大于0.4m/min时,足辊流量为最大值 水量修正计算程序如下图5:图543二冷水每段水量PID(比例、积分、微分)闭环控制在每流的PLC程序中,我们采用二次配水曲线数学模型的闭环PID调节方式 来控制二冷水,并可通过监控画面直接进行完全自动化配水功能,在WinCC画面 上对应各段分别设有自动、手动两种配水控制方式按钮。
在自动调节方式下,铸 流水量设定值SP(计算流量)由PLC通过配水公式及修正后计算给定通过电位器给定拉速,并通过配水公式计算出每段的喷水量SP, SP通过工 程量换算成4-20mA的电流信号输出给执行器,执行器控制阀门开度,并通过阀 门的阀位反馈信号输入到PID控制程序,与此同时,电磁流量计检测到的水流量 PV(实际流量),与PID过程设置点SP的数据比较,输入到PID程序块中通过对 比工程量和喷水量,计算出偏差,再输出给执行器来控制阀门根据工艺要求, 设定目标参数,由PID回路的调试曲线,不断调整Kp (比例系数)、Kd (积分系 数)、Ki (微分系数)控制参数,使被控参数稳定在设定值的正常波动范围内, 从而实现控制阀门的开度,达到对流量精确控制,实现理论喷水量与实际流量一 致•整个配水过程是调节阀利用PID控制回路进行闭环控制把最终数据放到 R03050,最后通过模拟量模块AQ0040输出给执行器其PID功能块程序如图6:PID INDSUE INTGEiirrMOVEI14TKE03000■;BLi36E.4 -SF CV-■SBLISCGO33000 一 INI Q - ■■;AQrii:i40■■;B0305Li 一 Ilfl Q^AI0042 一 PU^B03050 一 IN232000 - IN2^M01301MA:XMI:H3U4□FEN利用上位机对过程监控画面进行优化。
在回路调节画面中,PID回路的PV 值、SP值、CV (PID输出)值同时用棒图形式和数字形式显示,操作人员可以直 观看到回路的调节情况,也可以精确的对回路调节参数进行设定•在回路调节画 面中设有手/自动切换按钮手动控制是指二冷水流量设定值由操作人员在WINCC 监控画面上进行手动输入阀门开度,范围为:0-32000(0~100%),在PLC程序中, 跳过PID调节,直接对AQ0040赋值,实现对阀门的控制使水量调节最大程度 接近理想曲线.WINCC PID监控趋势图73Z000. 0 宁Z9710. 0」27432. 0 H25146. Q ; 22860. 0 ] 20574.0 彳 19280. 0 d 1&002.0 扌 13716.0 £ 11430.0 H 9144.0 彳&056. 0』4572. 0 J£286. 0 ’SPI腿司i5-08 13:07:14.40613:07:29.40613:07:44. 40613:07:59.40& 13:08:5改造产生效果本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可通过 HMI 进行监控及操作,且操作灵活 方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实现了手—自动迅速无干扰切换,节省了调水的 时间,为炼钢厂 3#、4#连铸机的稳定生产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改造后的 控制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解决了长期冷却效果差的难题,消除了因二冷水冷却 效果差造成生产废钢的现象,杜绝了中间裂纹、鼓肚等现象,大大降低了铸坯脱 方、疏松、缩孔等缺陷的概率系统的成功改造,不论在控制系统方面,还是在 生产工艺方面,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普通连铸机生产优钢的功能,具有显 著的社会经济效益6 参考文献(1)、《自动化控制理论》 (2)、《炼钢工艺及自动化控制》(3)、《GE 使用手册》 (4)、《连续铸铁铸钢 500 问》 (5)、《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GE 公司 冶金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