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1.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pptx

4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1892269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62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3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新知梳理自主探究课课堂互动动合作探究随堂集训训学业业达标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素养目标1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具体表现,如对城市、人口、交通、农业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如修筑梯田、植树造林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区域认知)2综合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人口、交通、农业等是如何影响的综合思维)3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应顺应自然规律,利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地协调观)4实地考察不同地形区的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的分布特点地理实践力)知识导引新知梳理自主探究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1)成因:平坦、开阔、地势稍高的平原,利于建筑物、道路等_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还可以_建设成本;平坦的土地利于_,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2)影响:世界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海拔_米以下的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我国大城市也大部分位于第_级阶梯在山区_两岸较平坦的区域,也常形成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减少农耕200三河谷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地表形态影响着交通线路的_。

      2)地表形态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网的分布与_走向密度3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1)地形影响人口分布的密度平原地区人口分布比较_,而山地、高原的人口分布比较_但低纬度地区人口也可能分布在海拔_的地区,如墨西哥城和昆明2)山地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_或_较为温暖湿润,人口密度大一些山间_、山谷等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稠密稀疏较高阳坡迎风坡盆地4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地表形态影响农业的发展_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丘陵地区可以改造为梯田,发展种植业或林业2)地表形态影响着农业的生产规模和_水平地表形态平坦、集中成片的平原地区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类型机械化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直接干预:直接干预方式指人类活动_作用于地表形态2间接影响:间接影响方式主要指人类活动通过改变_条件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直接地貌发育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能,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线路这说明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减弱,而科技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增强课堂互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核心归纳地表形态影响城市、农村聚落的分布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 低的第三级阶 梯上,如北京、上海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 低,温度条件相对优 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热带 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 气候湿热,高原上相对较为 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聚落的形态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成都、北方的村落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聚落往往沿河分布,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南方的村落拓展延伸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具体如下表:地区聚落分布特点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状元随笔城市区位与河流的关系城市区位形成原因举例河流水运的起点通航河段上游的起点,货物在此转运促使城市的形成江西赣州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与中转重庆、武汉河口处便利的河海联运上海、新奥尔良、鹿特丹过河点河流与铁路或公路的交会处,吸引大量的人流与物流在此集聚南京、伦敦应用体验如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A宽阔的平原地区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上D凉爽的高山地区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C土壤与降水D日照与海拔解析:第1题,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该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读图可知,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这里地势较低,热量相对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第2题,由图可知,西藏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影响其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相对充足,水源充足BA如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影响该地聚落总体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地质因素B地形因素C气候因素D河流因素4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该地聚落主要沿河流分布第4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DA探究点二地表形态对交通和农业的影响核心归纳1.地表形态影响交通影响原则原因运输方式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线路走向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 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 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 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节约 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 用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受灾的影响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 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平原地区密度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 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点的区位飞机场应 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 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便于筑港、建仓库 、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2.地表形态影响农业:一般而言,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如下表所示: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会受到制约,如我国西南地区。

      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农业类 型林业林业牧业种植业种植业拓展延伸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交通线路的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已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曾经是影响交通线路最主要的因素,现在仍是影响交通线路的重要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地形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市发展的关系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 应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经济 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 、促进沿线经济发 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以直达运输为 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 点,通过城市时应 从城市边缘 通过。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 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区、车站、码头 等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 展等技术因素 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和对车辆 运行安全的威胁状元随笔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建设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2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例如,右图中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交通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交通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交通线3)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因为坡度较缓,利于工程建设和行车安全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应用体验1.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百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80年代)。

      读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地形类型土石方(104m3)桥梁(延长m)隧道(延长m)造价(万元)A3524无6070B111245106170200(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形,_为平原地形,_为山区地形2)在_(填字母)处修路受地形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_分布;在_(填字母)处修路限制性因素较多,交通线路建设要尽量与等高线_,多呈“_”字形3)A地形在我国_(北方/南方)地区分布较广,B地形聚落位于_,特点主要是_4)_(填字母)地形修路的技术要求高;_(填字母)地形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ABA网状B平行之北方河谷两岸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比较少B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限制较多,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造价较高因此,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读某山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形状呈_形,这样修建的目的是_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线延伸,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

      3)一般来说,在山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若无特殊需要,通常会把线路选建在_等地形部位上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公路AH段线路的形状呈“之”字形,这样修建的目的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减小线路坡度第(2)题,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沿等高线延伸,坡度小,工程量小第(3)题,一般来说,在山区修建铁路或公路,通常会选建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以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之”字减小线路坡度等高线路的坡度小,建造的工程量小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随堂集训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聚落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B山区聚落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育C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D我国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解析:平原是最适宜聚落发展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如亚马孙 平原,A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 左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右图为陕西省略图据此回答23题2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A绥德B西安C商洛D汉中3双水村所在地区可以()A利用坚硬的岩石开挖安全的窑洞式民居B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C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利用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