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氨制冷企业检查要点.docx
2页涉氨制冷企业检查要点王杰文(标准化评审员)资料整理、仅供参考液氨为液化状的氨气,又称为无水氨;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界定,氨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氨的临界量为10吨,存用数量等于或超过规 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氨用量应为系统中氨液的总量;)氨作为绿色天然环保制冷剂,对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 能值(GWP)为零我国是《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承诺逐渐取消含有HCFC (氟利昂)物 质的各类应用,严格避免产生以“氟利昂制冷剂代替氨制冷剂”的简化做法所带 来的环境问题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 (安委[2013]6号)精神,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要点如下:(企业请参照国家有关液氮使用专项治理规定检查表,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进行全覆盖检查1. 建筑设计的防火方面应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5m;与重要公共 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0m;2. 冷库应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3. 液氨制冷设备设施的液氨管线严禁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 物;4.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 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应采用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或采用其它制冷方式 降温;5. 热氨融霜工艺必须采用有效的超压导致泄漏的预防措施;6. 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应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 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当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自动 发出报警信号;7. 采用氨直接蒸发的成套快速冻结装置,应在快速冻结装置出口处的上方 安装氨气浓度传感器,在加工间应布置氨气浓度报警装置;食品加工间 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 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9. 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旁应设有消防车道,外门不小于2个,且两门水平 距离不小于5m;氨制冷机房和变配电所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10. 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 防栓,应急通道保持畅通;主要用于救火、贮氨器等设备漏氨时作为水 幕保护人员疏散和保护抢救人员进入机房抢修;消防栓设在距氨压缩机 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5m-6m 处;11. 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应设置喷淋系统;喷淋水能覆盖整个贮氨器区域,开式喷头设置高度应高于贮氨器2m为宜;事故水池容积按布置的 喷头个数总出水量与紧急泄氨液混合水量相加,使用时间按0.5h计;12. 涉氨企业应在厂区便于各类人员看到的显著位置设立风向标;并设立事 故应急疏散人员集结点;13. 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系统加氨站、集 油器放油口、调节站操作阀组、紧急泄氨器、贮氨器)等应设置安全标 识;14. 作业现场应配置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构成重 大危险源的单位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防护 月艮、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15. 企业应建产健全并落实液氨使用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6. 涉及液氨制冷的特种作业人员应特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制冷与空调设备 运行操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证上岗;17. 企业的从业人员应经过液氨使用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有关安全知识的培 训;18. 企业应建立健全液氨泄漏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19. 企业应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20. 氨制冷机房的制冷机组、贮氨器、低压循环桶、中间冷却器、卧式蒸发 器、氨液分离器、制冷管道、水管及制冷辅助设备等金属干管做等电位 联接;21. 氨制冷机房的事故排风机和应急照明(含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采用防 爆电器,其灯具、开关和配电线路均应按防爆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