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A类C类实验操作考试标准.docx
11页六年级上册学校科学试验操作试验一:杠杆作用的讨论( 10 分)试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 并将杠杆尺调平稳;( 1 分)2、分别转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 于各两次) ,观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觉什么规律 .( 6 分)杠杆尺的记录表左边(阻力点)情形 右边(用力点)情形 用力情形钩码数(个)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 2、费劲 3、不省力也不费劲3、试验结论:( 2 分)①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②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4、整理器材;( 1 分)试验二:轮轴作用的讨论 (10 分)1试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 分)2、将肯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稳);( 3 分)3、转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 2 次;( 2 分)轮轴作用的试验记录表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4、试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三:定滑轮的讨论( 10 分)试验名称:定滑轮是否省力试验材料:铁架台、滑轮、 35cm长的线、钩码、测力计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一个定滑轮;( 2 分)2、在定滑轮两边的绳子上,挂上钩码;( 1 分)3、转变钩码的数量,多做几次;( 1 分)定滑轮作用试验记录表 ( 3 分)左边的钩码个数 右边的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24、试验结论:定滑轮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 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四:动滑轮是否省力( 10 分)试验材料:铁架台、滑轮、 50cm长的线、钩码、测力计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一个动滑轮,在动滑轮下挂重物(钩码);( 2 分)2、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 1 分)3、转变重物的重量,多做几次;( 1 分) 动滑轮作用试验记录表 (3 分)直接提升重物的力( 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 N)4、试验结论:动滑轮省力;但是不行以转变用力的方向;( 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五:滑轮组的作用( 10 分)试验材料:铁架台、 2 个滑轮、 50cm长的线、一盒钩码、测力计试验方法和过程:1、组装一个滑轮组,在滑轮组下挂重物(钩码);( 2 分)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 1 分)3、转变重物的重量,多做几次;( 1 分)3滑轮组作用试验记录表 (3 分)直接提升重物的力( 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 N)4 试验结论:滑轮组不但省力;而且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 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六:斜面的作用( 10 分)试验(一):斜面是否能够省力?试验材料:木板、木块(或带支架的铁架台)、测力计、小车、钩码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不转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测力计的测量范畴、斜面的坡度等1、先搭一个斜面;( 1 分)2、用测力计测直接提升重物的力;( 1 分)3、用测力计测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 2 分)4、转变物体的重量,多做几次;( 1 分)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 ( 2 分)提升不同的物体1 2 3 4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N)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N)45、试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 分)6、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二) :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形有什么不同?试验材料:木板一块、不同高度的木块如干、测力计、小车、钩码等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不转变的条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测力计的测量范畴、物体的重量等1、先搭一个斜面;( 1 分)2、用测力计测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 1 分)3、再转变斜面坡度的大小,用测力计测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 1 分)4、连续转变斜面的坡度,多做几次;( 1 分)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 (3 分)(用 1、2、3 表示坡度由小到大)直接提升物体( 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N)1 2 3试验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劲;( 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七:横梁的抗弯曲才能( 10 分)试验(一):纸的宽度与抗弯曲才能有关系吗?试验材料: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等5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宽度不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长度、外形、厚度、跨度等1、同厚纸搭一个横梁,测试它的抗弯曲才能;( 2 分)2、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成倍增加纸横梁的宽度,再测试它的抗弯曲才能( 2 分)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才能的测试记录( 3 分)纸梁的宽度 1 倍宽 2 倍宽 4 倍宽抗弯曲才能的 猜测大小实测3、试验结论:纸横梁越宽,抗弯曲才能越强;纸横梁越窄,抗弯曲才能越弱;( 2 分)4、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才能有关系吗?试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等试验方法和过程: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厚度不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长度、宽度、外形、跨度等1、同厚纸搭一个横梁,测试它的抗弯曲才能;( 2 分)2、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成倍增加纸横梁的宽度,再测试它的抗弯曲才能;( 2 分)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才能的测试记录 ( 3 分)纸梁的厚度 1 倍厚 2 倍厚 4 倍厚抗弯曲才能的 猜测大小实测3、试验结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才能大大增加;( 2 分)4、整理试验材料;( 1 分)6试验八:外形与抗弯曲才能才能的讨论( 10 分)试验目的:使同学明白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外形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才能;试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白纸(每组 5 张)、垫圈、瓦楞纸等;试验原理: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外形可以增强其抗弯曲才能;试验过程和方法: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外形不转变的条件:纸横梁的长度、宽度、厚度、跨度、垫圈的大小等1、同学预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白纸,看看能承担得起几个垫圈;( 2 分)2、分别把同样的白纸弯折成“ V”、“ L”、“ U”、“ T”或“工”字形后, 再看看能承担得起几个垫圈;( 2 分) 3、试验现象:“一字形” 白纸只能承担得起一个垫圈; 把这张白纸弯折成 “V ”、“ L”、“U”、“ T”或“工”字形后,可以承担得起两三个或更多的垫圈; ( 2分)4、试验结论:转变纸横梁的外形能增强材料的抗弯曲才能,外形不同抗弯曲才能也不同;( 3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九:拱形承重才能的讨论( 10 分)试验器材:白纸、垫圈等;试验过程和方法:1、用一张白纸做一个纸拱,看看能承担得起几个垫圈;( 2 分)2、把拱足固定后,再看看能承担得起几个垫圈;( 2 分)3、观看纸拱随着承重力的增加,外形有什么变化;( 2 分)74、试验结论: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 假如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担更大的压力;( 3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十:物体不易倾倒的缘由讨论( 10 分)试验器材:塑料瓶、沙或水等;试验过程和方法:1、塑料瓶怎样放最简单倒;( 2 分)2、塑料瓶怎样放不简单倒;( 2 分)3、怎样做,塑料瓶最不简单到;( 2 分)4、试验结论:物体下面做大些、重些,上面做小些、轻些,物体就不简单倒了;( 3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十一: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0 分)试验材料:铁钉电磁铁、指南针、大头针、电池;试验过程和方法: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 断电后磁性消逝; ( 1 分)2、把电磁铁接通电源,用电磁铁的钉尖靠近磁针的一极,观看它们排斥仍是吸引?( 1 分)3、再用电磁铁的钉尖靠近磁针的另一极,观看它们排斥仍是吸引?(必需排斥才能得到证明)运用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原理判定电磁铁的南北极;( 1 分)4、钉尖是 极;钉头是 极;( 2 分)5、通过转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或线圈缠绕方一直转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 分)84、试验结论:铁钉电磁铁有南北极且南北极可以转变;( 2 分)5、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十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 10分)试验(一) :试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吗?试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 3 节)、电池盒、大头针如干;试验过程和方法:转变的条件:线圈圈数不转变的条件:电池的数量、铁芯的粗细、长短、外形、导线的粗细、长短等1、制作一个电磁铁;( 1 分)2、在铁芯上先缠 20 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靠近大头针,记录被吸引的大 头 针 数 量 ; ( 1 分 ) 3、不转变电池的数量,转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 40 圈),接近大头针,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1 分) 4、不转变电池的数量,转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 60 圈),接近大头针,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1 分) 5 试验记录:缠绕 20 圈的电磁铁通电后能吸引大头针 颗;缠绕 40 圈的电磁铁通电后能吸引大头针 颗;缠绕 60 圈的电磁铁通电后能吸引大头针 颗;( 3 分) 6、试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越少,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小;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大;( 2 分)7、整理试验材料;( 1 分)试验(二) :9试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