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8页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Testing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适用范围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080402),仪器仪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085203)二、 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 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精神的能从事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坚实 深厚的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动态,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工程技术 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组织管理才能,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仪器仪表领域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基础扎实、工程 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 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 域工程实际问题或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三、 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 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2. 掌握有关测试理论、方法和仪器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 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组织管理才能;3.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 掌握现代仪器仪表设计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技术和试验 技术:2. 具有从事测试技术、控制技术、仪器仪表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工程设 计和开发的工作能力;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四、 学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 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五、研究方向1. 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2. 嵌入式系统及虚拟、网络化仪器技术;3. 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4 .现代传感器及信息处理技术六、课程设置级别课 程 类 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内容偏重学时学 分学期考核 方式IIIIII5级课程中级课程公共课54311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理论322V考试第一外国语应用483V考试54311002自然辩证法概论理论161V考试543110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理论161V考试50331001工程创新方法论并重322V考试51921001科技论文写作应用161V考查53021001信息检索应用161V考查公 共 基础 课54012001数值分析※理论483V考试54012003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483V考试54012004应用模糊数学理论483V考试54012005数理统计与多元统计※理论483V考试54012006矩阵分析※理论483V考试专业基础课50233008传感器工程学※并重322V考试专业 课50224009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应用322V考试50234026测控系统建模与仿真并重322V考试50234027网络化测控系统并重322V考试50234028计算机图像处理并重322V考试50234029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并重322V考试50234030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并重322V考试50234031时域离散随机信号处理及 实现并重322V考试实验课50225002机电测控技术综合实验课应用322V考查6 级 课 程高级课程公 共 基 础 课64012001应用泛函分析理论483V考试专 业 基 础 课60233006先进控制理论设计与应用并重322V考试60233007先进测试技术与应用(英 文)大※并重483V考试注:1.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太〃;2,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名称后面填※气实践教学环节级别课 程 类 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内容偏重学时学分学期考核方式IIIIII5 级中级环54316100形势与政策理论160VV考查50216001学术报告(至少参加5次)理论161V考查50236002前沿技术专题(至少听5个)并重161V考查实践50226001科研实践应用161V考查50226002专业实践应用805V考查七、选课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习补修课程、低于5级课程不计学分,可选5级中的应用课及7级课程,但不计入学 分,选5级课程中的理论或并重课程及6级课程可按课程学分计算。
5级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为必修5级公共课:第一外国语(3学分)为必修(可按要求申请免修)o5级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二选一(1学分)o5级以上(含5级)公共基础课:24学分5级以上(含5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总学分:N14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6 学分;专业课:N8学分且必须修一门全英文讲授的课程5级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形势与政策》、《学术报告》、《科研实践》为必修)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下列本科课程;《信号与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学习补修课程、低于5级课程不计学分,可选7级课程,但不计入学分,5级课程中的 应用课、并重课及6级课程可按课程学分计算5级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为必修5级公共课:第一外国语(3学分)为必修(可按要求申请免修)5级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二选一(1学分)5级以上(含5级)公共基础课:24学分5级以上(含5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总学分:212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6 学分;专业课:26学分且必须修一门全英文讲授的课程5级以上(含5级)实验课程学分:22学分5级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前沿技术专题》、《专业实践》为必修)对于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下列本科课程;《信号与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八、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 选题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 目论文选题必须经导师同意并通过论证2、 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 泛征求意见,由相关学科专家审定后确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 件等3、 制定论文工作计划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 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4、 学位论文评议、答辩和学位按学位办公室相关规定执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 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应用价 值或实际意义的课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2. 开题报告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审定后确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要求:拟选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所选课题的职业背景和应 用价值: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论文工作安排;进行该课题研究所 具备的条件等3. 制定论文工作计划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 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 详细的安排和说明4.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践环节和撰写 工作,经导师审定论文初稿,同意提交答辩者,可向所在院(系、中心)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答辩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硕士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选定2-3位论文评阅专家,专家职 务要求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专家审阅后,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此 外,对论文是否达到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的水平、可否提交答辩等提出意见如一名评阅人的 评语属否定的,由院(系、中心)另聘一名评阅人复审;如二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不 能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分委会确定答辩日期,审批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 会一般由5・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两名是来自工矿企业、 工程建设、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答辩工作 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及研究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定决议以 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且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有效答辩通过后,再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则授予硕士学位九、培养方式与方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 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实践能力为主即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既要使硕士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其科学研究和独立设计的能力2、 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生在读期间除了学习课程之外,须结合研 究方向查阅相关文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以及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3、 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2-3 A的指导小组,由导师负责,实行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 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成绩的教授 或副教授担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 结合仪器仪表专业的职业背景,以高级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