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三年的语文课程教学计划.doc
2页高中三年的语文课程教学计划一、高中三年语文教学规划----教材的规划处理高中语文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为例,每册由四大单元组成,即科学地整合教材,进行单元整体化设计可以明确显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每课时的教学文言文可以按史传类、论述类和散文类等重新分类整合,组成几大教学模块从“名著导读”已实施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还处于一种粗放、随意的状态,其中固然有高考对“名著导读”导向尚不明确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实施“名著导读”的教学条件比实施其他教学目标要求要高,教学设计也应更具系统性、复杂性和操作性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 10 部名著的阅读时间及进度这些名著阅读大致可按必修课本的顺序来安排,因为其中有些课文与名著相关联《论语》作为文化经典名著,《谈美》作为文艺理论和美学著作,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但都具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尽早地安排阅读学习,时间应从高一开始一直延续至高二对于其他名著,教材已将古今中外搭配好,可依据教材的进度实施计划而且,部分名著可以与同一册的必修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如必修 4“莎士比亚戏剧”与《哈姆雷特》,必修 5《三国演义》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导读。
表达交流”部分以写作训练为主分成两条线:一是以积累为目的,有计划地督导学生摘抄,写读书心得和随笔;二是对常见文体的有序训练,高一以记叙文为主,高二以议论文、散文为主,高三增强训练应变能力和速度具体操作如下:高一学年度的写作教学设计1.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三个笔记本:一本用于写日记;一本用于作读书笔记,包括摘抄和读书心得;另一本用来练笔,包括自己的随笔和老师统一布置的写作任务日记本——每天坚持写一篇,长短不限,不要求形式写自己每天最有感触的事物,即把最想记录的事、人、物、情、理写下来每周一用半个小时检查、交流读书笔记本——每天摘抄至少一段文质兼美的文字,每周写不少于三篇的读书心得读书心得就附在摘抄之后注意注明摘抄内容的出处和标注序号,每两周利用一节课检查、交流练笔本——一学年只统一布置 6 次作文,自由练笔至少每两周 1 次高一的练笔以模仿为主,结合读书笔记模仿名家作文的方法技巧学生们相互批改练笔的作文老师提供评价标准,并适当引导注重推广优秀作文的成功经验,之后再让学生精细点评2.诗歌鉴赏与创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磨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方式这种认识正暗合了高一学生花季年龄的浪漫情怀,以及第一册(课标人教版)第一单元的“现当代诗歌”单元的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感悟→教师讲解→学生背诵→学生仿写→教师点评”这一流程,激发学生积累和写作的兴趣高二学年度的写作教学设计1.延续高一做法的同时,注重对所积累材料的开掘、整理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个材料的内涵,也引导学生去探究不同材料的内在联系,按不同的标准分类2.结合“文章知识序列”的传授,即各种常见文体的知识及“题目→中心→材料→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这一写作流程的指导,进而点拨作文选材和运用材料的原则、注意事项3.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由日记、读书笔记、练笔走向独立成章的过渡练习有了上面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知识的接受,指导学生从积累出发,把自己日记上、读写心得上有真情实感的片段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三个星期至少一篇要求作者在文后附上“写后札记”,叙述写作的缘由、构思的过程以及自我评价另附两个以上同学的“读文杂感”,同学以读者的眼光审读,并写出各自有关该文的个性看法调动学生进行写作反思的积极性,相互督促、借鉴高三学年度的写作教学设计1.由于高三时间紧,对于日记、读书笔记、练笔的量的要求就下放给学生自主来做分析高考考试大纲中作文的定位及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认识到高考作文的命题及评分标准,其实就是展示平时真实的写作水平。
只要有真水平,就一定能考好2.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作文毕竟是考场作文,有与平时写作相异的一些特点首先考场作文是限时的,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有足够的时间来字斟句酌其次,考场写作的缘起不是如你平时兴之所至,而是“戴着镣铐跳舞”,一切水平只能在其要求的范围内发挥因此,高考写作不像平时写作那样,在事理材料触动下产生写作的“意”,而是先有题中所限的“意”,再去勾连事理材料进行谋篇布局表达再次,考场不可能像平时一样写作材料就在身边,故对于一些需准确引用的材料就应熟知另外,考试毕竟时间紧张,气氛也紧张,心里有一定压力,全然没有平时闲适的写作兴致和情趣基于以上原因,高三一年作文训练以强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从两个小时内完成一篇 800 字以上作文逐渐过渡到 40 分钟内完成每周两次,高三上学期达到目标,第二学期随着模拟考试以增强应变能力和心理支撑二、高考知识点、能力点有计划地提前过关我们习惯的做法是到了高三才全面复习高考考点由于高三时间紧迫,语文学科庞杂的学习任务就成了“鸡肋”,弃之可惜,学之划不来,高三语文复习成了低效的典型如果从高一开始实施科学有序的“定点清除”计划,高三就能从容许多正如前面所述,绝大多数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必须经较长时间消化才能过关。
否则,高一、高二每次考试都涉及全面考点,反复讲评试卷在学生大脑中也只留下一些 零星的知识碎片,这样更浪费时间只有把考点和教材讲授结合,细化考点在每个时段的分布,才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字音、字形,教材内的生词加上课外常错的字词,总数不下 2000 个,仅靠高三是掌握不了的只有先整理出来,从高一开始分时分段完成比如高一第一学期每个星期学 30 个,一个月就 120 个,那么月考的字音字形题就考这 120 个考试有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语法知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标点符号等都必须尽早掌握,它们是语文的基础;尤其是语法和修辞,不尽快掌握,后面的辨识病句、诗词鉴赏、文学作品鉴赏怎么进行?而且也只有长期地结合课文的教学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以测验、考试配合考点过关,考试应成为检测学习效果的科学手段对于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应反复巩固,绝不贪多这样做表面上需多花一点时间,但从三年来看又是在节省时间以上几点落实在每学年至每个星期的具体规划上看似庞杂,但只要从大到小层层分解、细化,整个语文组成员分工又合作,目标是不难实现的比如字音字形的渗透,谁专门负责整合课内部分,谁负责课外部分,每个星期多少个,怎样检查督促,如果不过关,怎样弥补等等,这些问题落实到个人是不难完成的。
上述高中语文教学三年规划只是个人粗浅的见解,主要想传递两个理念:一是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三年整体规划必不可少这也是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环节,可走出语文重复低效的“怪圈”,提升学科的竞争力,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二是要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理念和做法只有发挥语文组每位成员的智慧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既分工又合作,开掘团体战斗力,才能探求出一条在新课程下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