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镜头基本参数剖析.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4409969
  • 上传时间:2019-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8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镜头基本参数(一)镜头的结构及重要规格参数1.镜头的结构镜头由多个透镜、光圈和对焦环组成镜头中的玻璃镜片是镜头的核心但是只有玻璃镜片也没有用,光圈控制与对焦机构是镜头组成另外两个重要机构镜头的光圈可以分为固定光圈和可变光圈,其中可变光圈又可分为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同样的,对焦机构也有手动和自动之分如下图所示,在使用时由操作者观察相机显示屏来调整可变光圈和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明亮程度及清晰度 2.镜头的焦距和视场   任何一个复杂的透镜组合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简单的透镜,光经过透镜的传播路线可以简单的画作下图:    (1)、工作距离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第一个面到所需成像物体的距离它与视场大小成正比,有些系统工作空间很小因而需要镜头有小的工作距离,但有的系统在镜头前可能需要安装光源或其它工作装置因而必须有较大的工作距离保证空间,通常FA镜头与监控镜头相比,小的工作距离就是一个重要区别 (2)、焦距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光学后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平行光通过镜头后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所说的焦点焦距不仅仅描述镜头的屈光能力,且可作为图像质量的参考一般镜头失真随着焦距的减小而增大,因而选择测量镜头,不要选择小焦距(小于8mm)或大视场角的镜头。

      在光学系统当中,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物体通过镜头的最大成像范围的两边缘构成的夹角叫做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镜头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也就越小焦距越长,视场角就越窄;焦距越短,视场角就越宽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最后一个面到其像面的距离通过目标物所需视场及透镜的焦距,可确定工作距离(WD)工作距离和视场大小由焦距和CCD大小来决定在不使用近摄环的情况下,可套用以下比例表达式获得:工作距离:视角 = 焦距:CCD大小     假设焦距为16mm,CCD大小为3.6mm,则工作距离应为200mm,这样才能使视场等于45mm如下图所示: 一般适合工厂自动化的透镜的焦距是88mm/16mm/25mm/50mm 3.镜头的景深和光圈 (1)景深 (DOF)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结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相机景深景深表示在垂直镜头光轴轴线的同一平面内的点,满足图像清晰度要求的最远位置与最近位置的差值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在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景深的计算公式: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1)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2)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其中:δ——容许弥散圆直径f ——镜头焦距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L——对焦距离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且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2)光圈系数(F/#)    光圈系数是镜头的重要内部参数,它就是镜头相对孔径的倒数,光圈系数的标称值数字越大,也就表示其实际光圈就越小一般的厂家都会用F数来表示这一参数镜头的光圈排列顺序是:1、1.4、2.0、2.8、3.5、4.0、5.6、8.0、11、16、22、32等等,F/#的大小是通常通过改变光圈调整环的大小来设置的随着数值的增大,其实际光孔大小也就随之减小,而其在相同快门时间内的光通量也就随之减小光圈可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量,也就是光照度,还可以调节景深,以及确定分辨率下系统成像的对比度,从而影响成像质量一般采用f#来表示光圈,通常情况下都将光圈设置在镜头内部公式表示为:F/#=EFL/DEP其中EFL为有效焦距,DEP为有效入瞳直径,这公式广泛运用于无穷远工作距的情况在机器视觉中,由于工作距离有限,物体与透镜非常接近,此时F/#更精确的表示为:(F/#)w≈(1+ |m |)× F/#例如:一个F/2.8,放大率为-0.5倍,25mm镜头的(F/#)W为F/4.2F/#的正确计算对光照度和成像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与数值孔径NA也是密切相关的,这点在显微镜和机器视觉上显得尤为重要:NA=1/[2(F/#)]随着像元尺寸的持续减小,F/#成为了限制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所影响景深和分辨率成反比的关系,景深增大,分辨率就降低。

      所以根据具体环境选取F/#大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如下图所示:相机已安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斜面上放有表示高度的卷尺,在该情况下拍摄照片以比较光圈 光圈关闭时                                   光圈打开时 (3)分辨率分辨率(Resolution)又称分辨力、鉴别率、鉴别力、分析力、解像力和分辨本领,是指摄影镜头清晰地再现被摄景物纤微细节的能力镜头的分辨率是指在成像平面上1mm间距内能分辨开的黑白相间的线条对数,它的单位是“线对/毫米” 显然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所拍摄的影像越清晰细腻它的优点是可以量化,用数据表示,使结果更直观、更科学、更严密分清传感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的像素大小,及该方向上物体的尺寸,可以计算出每个像元表示的物体大小,从而计算出分辨率,有助于选择镜头与传感器的最佳配合分辨率表示了镜头的解像能力,单位为lp/mm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取决于传感器的像素,分辨率的最终确定,还取决于所选取的相应镜头的成像质量Pixel size为像元尺寸,分辨率计算为如下公式:分辨率(lp/mm)例如:pixel size=3.45um×3.45um,Number of pixels(H×V)=2048×2050的传感器,视场大小为100mm,则传感器尺寸:            放大率:(2)  镜头的像差(3) 像差指镜头不能准确地按比例再现被摄体的影像。

      通俗地说,像差就是影像清晰度差或有“失真”现象除了复色光之间存在的的色差之外,镜头的单色像差可以分为五种,它们分别是影响成像清晰度的球差、彗差、象散、场曲,以及影响物象相似度的畸变以下就分别介绍五种不同性质的单色像差1、球差  是由于镜头的透镜球面上各点的聚光能力不同而引起的从无穷远处来的平行光线在理论上应该会聚在焦点上但是由于近轴光线与远轴光线的会聚点并不一致,会聚光线并不是形成一个点,而是一个以光轴为中心对称的弥散圆,这种像差就称为球差球差的存在引起了成像的模糊,而从下图可以看出,这种模糊是与光圈的大小有关的小光圈时,由于光阑挡去了远轴光线,弥散圆的直径就小,图像就会清晰大光圈时弥散圆直径就大,图像就会比较模糊必须注意,这种由球差引起的图像模糊与景深中的模糊完全是事,不可以混为一谈的球差可以通过复合透镜或者非球面镜等办法在最大限度下消除的在照相镜头中,光圈数增加一档(光孔缩小一档),球差就缩小一半我们在拍摄时,只要光线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较小的光圈来减小球差的影响光圈数的增大也是有限制的,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达到衍射极限而无法分辨在设计中采用高折射率和或者其他附加的镜头可以起到减小球差影响的效果,但是这都可能导致镜头尺寸和重量过大,成本过高的情况。

       2、彗差   是在轴外成像时产生的一种像差从光轴外的某一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上并不是成一个点的像,而是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象彗星,从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细到粗的尾巴,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就称为彗差彗差的大小既与光圈有关,也与视场有关我们在拍摄时也可以采取适当采用较小的光圈来减少彗差对成象的影响  3、像散  也是一种轴外像差与彗差不同,像散仅仅与视场有关由于轴外光束的不对称性,使得轴外点的子午细光束(即镜头的直径方向)的会聚点与弧矢细光束(镜头的园弧方向)的会聚点位置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像散像散可以对照眼睛的散光来理解带有散光的眼睛,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上的晶状体曲率不一致,造成看到的点弥散成了一条短线像散也使得轴外成像的像质大大地下降即使光圈开得很小,在子午和弧矢方向仍然无法同时获得非常清晰的像在广角镜头中,由于视场角比较大,像散现象就比较明显降低象散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采用对称结构,以及降低轴外视场光线的入射角4、场曲    当拍摄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物时,经过镜头所成的像并不在一个像平面内,而是在以光轴为对称的一个弯曲表面上,这种成像的缺陷就是场曲。

      场曲是一种与孔径无关的像差靠减小光圈并不能改善因场曲带来的模糊用存在场曲的镜头拍照时,当调焦至画面中央处影象清晰,画面四周影象就模糊;而当调焦至画面四周影象清晰时,画面中央处的影象又开始模糊,无法在平直的象平面上获得中心与四周都清晰的象因此在某些专用照相机中,故意将底片处于弧形位置,以减少场曲的影响由于广角镜头的场曲比一般镜头大,在拍团体照(经常使用广角镜头)时采用略带圆弧形的站位排列,就是为了提高边缘视场的象质5、畸变    是指物所成的像在形状上的变形畸变并不会影响像的清晰度,而只影响像与物的相似性由于畸变的存在,物方的一条直线在像方就变成了一条曲线,造成像的失真畸变可分为枕型畸变和桶型畸变两种造成畸变的根本原因是镜头像场中央区的横向放大率与边缘区的横向放大率不一致如下图所示,如果边缘放大率大于中央放大率就产生枕型畸变,反之,则产生桶型畸变畸变与镜头的光圈F数大小无关,只与镜头的视场有关因此,广角镜头的畸变一般都大于标准镜头或长焦镜头无论是哪一种镜头,哪一种畸变,缩小光圈并都不能改善畸变特别要注意镜头的畸变像差与透视畸变的并不是一回事镜头的畸变是镜头成像造成的,在设计镜头时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如非球面镜)来减小畸变。

      透视畸变是由视点、视角、镜头指向(俯仰)等因素决定的,这是透视的规律无论是何种镜头,如果视点相同,视角相同,镜头指向相同的话,产生的透视畸变是相同的下图中左边是枕型畸变(属镜头畸变),右边是广角畸变(属透视畸变),大家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镜头畸变一般是很小的,图中的畸变是我PS出来的如果拍照片有这样大的畸变,相机就应该丢到垃圾桶里去了由于我们拍摄的景物基本上都是彩色的(除了翻拍黑白文件稿等少数情况),可镜头的成像是白光成像我们知道白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的而介质的的折射率是与波长有关的,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