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的胸部课件.ppt
66页第三章第三章 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胸部BocydiumBocydium sp sp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 1.了解昆虫胸节的构造2.掌握胸部的内骨骼类别、来源、功能;3.掌握胸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的识别;4.掌握翅的起源、发生、类别、连锁及翅的关节构造;5.翅的较通用假想脉序图及各纵横脉的分布形式学时分配:学时分配:3学时重点:重点:1.掌握胸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的识别;2.翅的起源、发生、类别、连锁及翅的关节构造难点:难点:1.昆虫翅的脉序及翅脉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具翅胸节具翅胸节并胸腹节并胸腹节第一节第一节 胸部的基本构造胸部的基本构造 大多数昆虫由于前大多数昆虫由于前胸无翅与飞行无关,故胸无翅与飞行无关,故前胸比中、后胸比较简前胸比中、后胸比较简单,如蜻蜓目,鳞翅目,单,如蜻蜓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双翅目,膜翅目等一、前胸一、前胸ProthoraxProthorax马鞍形马鞍形1.1.前胸背板:前胸背板:为一块完整的骨板,为一块完整的骨板,即便分片也无名称即便分片也无名称菱形(菱蝗菱形(菱蝗) )奇奇形形怪怪状状的的刺刺角角((角角蝉蝉) )网纹状(梨冠网蝽网纹状(梨冠网蝽))向向前前扩扩大大,,头头缩缩于于前前胸胸背背板板之之下下((蜚蜚蠊蠊))Chalcosoma caucasus 犀金龟前胸背板犀金龟前胸背板2.2.前胸侧板前胸侧板propleuronpropleuron 较退化,原尾纲、较退化,原尾纲、弹尾纲和昆虫纲的襀翅弹尾纲和昆虫纲的襀翅目无真正侧板。
目无真正侧板前侧片前侧片侧基突侧基突后侧片后侧片3.3.前胸腹板前胸腹板prosternumprosternum 不发达,不发达,少数有特别构少数有特别构造,如棉蝗,造,如棉蝗,叩头虫,吉丁叩头虫,吉丁虫 棉棉蝗蝗胸胸节节腹腹板板二.二.具翅胸节具翅胸节PterothoraxPterothorax特点:背板,特点:背板,侧板,腹板均侧板,腹板均发达,且紧密发达,且紧密连接,形成连接,形成1 1个个坚强的飞行支坚强的飞行支持结构1 1 背板背板::中后胸构造基本相似,中后胸构造基本相似,各节上有各节上有3 3条次生的沟条次生的沟, ,将背板将背板划分成划分成4 4块骨片前脊沟前脊沟antecostalantecostal sulcussulcus: :由初由初生分节的节间褶发展而来,其生分节的节间褶发展而来,其内的前内脊发达,形成悬骨,内的前内脊发达,形成悬骨,是背纵肌着生的地方是背纵肌着生的地方 前盾沟前盾沟prescutalprescutal sulcussulcus: : 位位于前脊沟后的一条横沟于前脊沟后的一条横沟 盾间沟盾间沟scutoscutellarscutoscutellar sulcussulcus: :常呈常呈“八八”形,位于形,位于背板后部,内脊较强大,盾间背板后部,内脊较强大,盾间沟的地位和形状很不固定,有沟的地位和形状很不固定,有的甚至全部消失。
的甚至全部消失棉蝗中后胸背板棉蝗中后胸背板端背片端背片acrotergiteacrotergite::前脊沟前脊沟前一块狭条骨片翅发达的胸前一块狭条骨片翅发达的胸节,其后一节端背片常向前扩节,其后一节端背片常向前扩展与前一节背板紧接,而在前展与前一节背板紧接,而在前脊沟的后面发生一条窄小的膜脊沟的后面发生一条窄小的膜质带,这一端背片就形成了前质带,这一端背片就形成了前一节的后背片一节的后背片postnotumpostnotum 前盾片前盾片prescutumprescutum::前脊沟与前脊沟与前盾沟间的狭片,其大小和形前盾沟间的狭片,其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状变化很大 盾片盾片scutumscutum::前盾沟与盾间前盾沟与盾间沟之间的骨片,常很大沟之间的骨片,常很大 小盾片小盾片scutellumscutellum::盾间沟后盾间沟后一块小形骨片,常呈三角形一块小形骨片,常呈三角形棉蝗中后胸背板棉蝗中后胸背板2 2 侧板侧板 侧翅突:侧翅突:侧沟上侧沟上端的一个突起,顶端的一个突起,顶在翅基节第二腋片在翅基节第二腋片下侧基突:侧基突:侧沟下侧沟下端,顶接基节端,顶接基节。
上侧片:上侧片:侧翅突侧翅突前后膜质区中的一、前后膜质区中的一、二个小骨片二个小骨片东亚飞蝗:东亚飞蝗:中,后中,后胸前侧片上有一横胸前侧片上有一横沟,沟, 又分为上、下又分为上、下前侧片 3 3 腹板腹板 具翅胸节腹板,被节间具翅胸节腹板,被节间膜划分为膜前的间腹片和膜膜划分为膜前的间腹片和膜后的主腹片间腹片包括前后的主腹片间腹片包括前脊沟以前的端腹片和沟后至脊沟以前的端腹片和沟后至膜质带之间较小的狭骨片膜质带之间较小的狭骨片 间腹片常前移至前一节间腹片常前移至前一节成为该节腹板后面一个部分成为该节腹板后面一个部分间腹片较小,前内脊常退化间腹片较小,前内脊常退化成为一刺状突起,通常称内成为一刺状突起,通常称内刺突,因此间腹片又称具刺刺突,因此间腹片又称具刺腹片中胸间腹片常与主腹中胸间腹片常与主腹片合并,后胸间腹片片合并,后胸间腹片受到限制或形成第受到限制或形成第1 1腹节端腹片腹节端腹片 主腹片上有主腹片上有l l条腹脊沟条腹脊沟将主腹片划分为基腹片将主腹片划分为基腹片和小腹片和小腹片基腹片前面还有基腹片前面还有1 1条次生条次生沟,称前腹沟,沟前的沟,称前腹沟,沟前的狭片称前腹片。
在基腹狭片称前腹片在基腹片的两侧与前侧片之间片的两侧与前侧片之间常具有侧腹片常具有侧腹片棉棉蝗蝗中中后后胸胸腹腹板板构构造造图图三.三.胸部内骨胳胸部内骨胳背板内骨胳:背板内骨胳:具翅胸节上具翅胸节上 ,中胸、后胸和第,中胸、后胸和第1 1腹节的腹节的前内脊两端向下扩展成前内脊两端向下扩展成1 1对板状悬骨,自前向后依次称对板状悬骨,自前向后依次称为第为第1 1,,2 2,,3 3对悬骨,供强大肌肉着生对悬骨,供强大肌肉着生 → →中、后胸具后背片,则中胸中、后胸具后背片,则中胸2 2对,后胸对,后胸1 1对 → →中胸有、后胸无后背片,则中胸中胸有、后胸无后背片,则中胸2 2对,后胸无对,后胸无 → →中胸无、后胸有后背片,则中胸中胸无、后胸有后背片,则中胸1 1对,后胸对,后胸2 2对侧板内骨胳:侧板内骨胳:侧内脊和侧内突侧内脊和侧内突腹板内骨胳:腹板内骨胳:腹内突和内刺突腹内突和内刺突第二节第二节 胸足胸足Thoracic legsThoracic legs 一、一、胸足基本构造胸足基本构造常短小,为一节常短小,为一节常短小,为一节常短小,为一节粗短,多呈圆锥形粗短,多呈圆锥形粗短,多呈圆锥形粗短,多呈圆锥形胸足中最粗胸足中最粗长一节长一节一般细长,末端一般细长,末端一般细长,末端一般细长,末端常有距。
常有距分分分分1 1 1 1~~~~5 5 5 5个亚个亚个亚个亚节,亚节间节,亚节间节,亚节间节,亚节间以膜相连,以膜相连,以膜相连,以膜相连,可活动可活动可活动可活动胸足最后一节胸足最后一节胸足最后一节胸足最后一节,通,通,通,通常有一对爪和常有一对爪和常有一对爪和常有一对爪和1 1 1 1个个个个中垫中垫中垫中垫爪间突爪间突(盗虻中垫)(盗虻中垫)家蝇家蝇二.胸足的类型二.胸足的类型1.1.步行足步行足walking walking legleg2.2.跳跃足跳跃足jumping jumping legleg 3.3. 捕捉足捕捉足grasping leggrasping leg4 4. .开掘足开掘足digging legdigging leg5 5. .游泳足游泳足swimming leg swimming leg 6 6. .抱握足抱握足clasping leg clasping leg 7 7. .携粉足携粉足pollenpollen- -carrying leg carrying leg 8 8. .攀援足攀援足clinging leg clinging leg 第三节第三节 翅翅 wings 一.一.翅的起源与发育翅的起源与发育●●背板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背板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叶叶paranotumparanotum发展而来。
发展而来●●翅虽薄,但由双层体壁合翅虽薄,但由双层体壁合并而成●●翅的发育有两种型式:翅的发育有两种型式:▲▲外生翅类外生翅类ExopterygotaExopterygota::不全变态昆虫到二、三不全变态昆虫到二、三 龄时,龄时,体外可见束状翅芽体外可见束状翅芽▲▲内生翅类内生翅类EndopterygotaEndopterygota::全变态类昆虫幼虫期体外不全变态类昆虫幼虫期体外不见翅芽,翅芽在幼虫体内发见翅芽,翅芽在幼虫体内发育至蛹时才翻出体外育至蛹时才翻出体外A A 侧背板起源学说侧背板起源学说B B StenodictStenodict yalobatayalobata化石化石A AB B翅翅 的的发发育育过过程程二.二.翅的构造与分区翅的构造与分区翅模式图(仿翅模式图(仿SnodgrassSnodgrass)) 苍蝇的翅瓣苍蝇的翅瓣(白色膜质部分)(白色膜质部分)舍蝇的腋瓣舍蝇的腋瓣(白色膜质部分)(白色膜质部分)美人痣美人痣(蜻蜓的翅痣)(蜻蜓的翅痣) 昆 虫 翅 的 关 节 三.三.翅的变化及类型翅的变化及类型1.1.变化变化::有无,对数,发达程度,质地和被复物等。
有无,对数,发达程度,质地和被复物等1 1)无翅:)无翅:▲▲原生无翅:原,弹,双,缨尾目;原生无翅:原,弹,双,缨尾目; ▲▲后生无翅:食毛目、虱目、蚤目后生无翅:食毛目、虱目、蚤目; ;捻翅目捻翅目(♀)(♀)、介壳、介壳虫虫(♀)(♀)、、 蓑蛾蓑蛾(♀)(♀)、尺蛾、尺蛾(♀)(♀)等;社会性昆虫(等、等;社会性昆虫(等、膜翅目的部分)的非生殖型;凡一性无翅,多为膜翅目的部分)的非生殖型;凡一性无翅,多为♀♀无无翅,唯小蜂科无花果小蜂为翅,唯小蜂科无花果小蜂为♂♂无翅 ((2 2)对数:)对数:有翅昆虫一般有翅昆虫一般2 2对,但双翅目、对,但双翅目、♂♂介壳虫介壳虫后翅、后翅、♂♂捻翅目前翅退化成小棒状捻翅目前翅退化成小棒状 ((3 3)发达程度:)发达程度:前后翅不一,等翅目(同等发达),前后翅不一,等翅目(同等发达),蝗虫,甲虫后翅比前翅发达蝗虫,甲虫后翅比前翅发达 蜂类,蝉类等前翅比后蜂类,蝉类等前翅比后翅大,有短翅型翅大,有短翅型( (直,同,鞘,革翅目中直,同,鞘,革翅目中) )((4 4)质地及被覆物:)质地及被覆物:大多数昆虫的翅膜质而透明,但大多数昆虫的翅膜质而透明,但演化过程中发生种种适应性的特演化过程中发生种种适应性的特化。
化翅的变化无翅原生无翅:无翅亚纲后生无翅寄生性昆虫:虱目、食毛目、蚤目社会性昆虫:非生殖型个体生态性无翅:风、食物、寄主生殖性无翅雌虫无翅:蚧、捻、尺雄虫无翅:无花果小蜂有翅一对两对前翅特化:捻翅目昆虫雄虫后翅特化:双翅目昆虫、雄性介壳虫等 翅:等翅目昆虫、部分蜻蜓目昆虫前翅大: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后翅大:直翅目、鞘翅目2.类型类型四.四.翅脉和脉序翅脉和脉序veins and venation纵脉纵脉longitudinal veinlongitudinal vein::从翅基通向翅边缘的翅从翅基通向翅边缘的翅脉用英文大写用英文大写 横脉横脉cross veincross vein::横列于纵脉间的短翅脉用英横列于纵脉间的短翅脉用英文小写凸脉凸脉convex veinconvex vein:位于翅褶顶部的纵脉,以:位于翅褶顶部的纵脉,以““++””表示凹脉凹脉concave veinconcave vein:位于翅褶底部的纵脉,以:位于翅褶底部的纵脉,以““- -””表示 目前形态学,分类学普遍采用是康-尼脉系目前形态学,分类学普遍采用是康-尼脉系Comstock-Needham systemComstock-Needham system。
假想模式脉序图(仿假想模式脉序图(仿RossRoss))1. 1. 模式脉序模式脉序2. 2. 脉序的变化脉序的变化((1 1)翅脉的增多)翅脉的增多a a、副脉:、副脉:原有纵脉出现分支,命名:在原脉的简写后原有纵脉出现分支,命名:在原脉的简写后加加a a,,b b,,c…… c…… 草蛉突出,直翅类,脉,襀,长翅目草蛉突出,直翅类,脉,襀,长翅目昆虫均有发生昆虫均有发生b. b. 闰脉:闰脉:相邻两纵脉间加插一些纵脉,命名:以前一相邻两纵脉间加插一些纵脉,命名:以前一纵脉简写前加纵脉简写前加““I”I”,,蜉蝣目显著;蜻,直翅目也有蜉蝣目显著;蜻,直翅目也有2 2)翅脉的减少)翅脉的减少a. a. 合并:合并:常见于鳞翅目,双翅目等常见于鳞翅目,双翅目等egeg. . 蛾,蝶后翅蛾,蝶后翅ScSc与与R R1 1合并,合并,RsRs不分支,蝇类不分支,蝇类RsRs仅二支用仅二支用““+”+”表示,表示,egeg. Sc+R. Sc+R1 1b. b. 消失:消失:普遍存在,普遍存在,egeg. Lepidoptera. Lepidoptera((多数):多数):M M只只3 3支,基部主干消失,缨翅目,同翅目(粉虱,支,基部主干消失,缨翅目,同翅目(粉虱,♂♂介),介),双翅目(瘿蚊),膜翅目(小蜂)等,翅脉大部分消双翅目(瘿蚊),膜翅目(小蜂)等,翅脉大部分消失,仅剩一,二条脉。
失,仅剩一,二条脉 *系脉系脉serial veinsserial veins::膜翅目昆虫中,有二个或几个翅膜翅目昆虫中,有二个或几个翅脉段连成一条脉,称之命名:脉段连成一条脉,称之命名:““&” &” 或或““一一””3. 3. 翅室翅室cellcell●●翅面上由纵脉和横脉或翅缘围成的小区翅面上由纵脉和横脉或翅缘围成的小区▲▲闭室闭室closed cellclosed cell::四周为纵,横脉所包围四周为纵,横脉所包围▲▲开室开室open cellopen cell::一边非翅脉而由翅缘所包围的一边非翅脉而由翅缘所包围的●●命名:以前缘的纵脉简写表示,命名:以前缘的纵脉简写表示,egeg. M. M1 1室等a. a. 若被横脉一分为二,则若被横脉一分为二,则1 R1 R1 1、、2 R2 R1 1室等b. b. 若纵脉为二条合并而成,以后一条表示翅室若纵脉为二条合并而成,以后一条表示翅室Sc+RSc+R1 1→R→R1 1室c. c. 若翅室因翅脉消失翅室合并而来,若翅室因翅脉消失翅室合并而来,egeg. . 鳞翅目中因鳞翅目中因M M中干消失使中脉翅室与径脉翅室合并,故中干消失使中脉翅室与径脉翅室合并,故R+MR+M命名。
命名 *蜉蝣目,蜻蜒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蜉蝣目,蜻蜒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分类上脉序应用普遍等分类上脉序应用普遍 五五 翅翅的的连连锁锁六、六、翅的折迭与飞行翅的折迭与飞行上下拍击与前后倾斜上下拍击与前后倾斜上下拍击:上下拍击:背纵肌背纵肌与与背腹肌背腹肌的交替收缩完成的交替收缩完成前后倾斜:前后倾斜:拍击同时,侧翅突前后膜内的前上侧片和后拍击同时,侧翅突前后膜内的前上侧片和后上侧片上着生的上侧片上着生的前上侧肌,后上侧肌前上侧肌,后上侧肌的交替收缩的交替收缩 1.1.翅胸背板的骨片分化及其意义如何?翅胸背板的骨片分化及其意义如何?2.2.昆虫侧板的骨片分化及其与胸足着生的关系昆虫侧板的骨片分化及其与胸足着生的关系3.3.昆虫胸足的基本结构及类型如何?举例说明昆虫胸足的基本结构及类型如何?举例说明胸足类型分化的生物学意义胸足类型分化的生物学意义4.4.跗节、跗垫、爪、爪垫、爪间突、中垫的形跗节、跗垫、爪、爪垫、爪间突、中垫的形态、位置及功能如何?态、位置及功能如何?5.5.昆虫翅的起源和构造如何?昆虫翅的起源和构造如何?6.6.翅的类型和代表类群如何?翅的类型和代表类群如何?7.7.绘图说明假想脉序及其翅基骨片。
绘图说明假想脉序及其翅基骨片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