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题专项练习复习(附答案)共71道题【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doc
15页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选择题专项练习(后附答案)共计71道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鹅卵() 跳跃(yo) 顿时(dn)B.霎时(ch) 俗语(s) 坠落(zhu)C.巢穴(cho) 芦苇(wěi) 睡眠(mn)D.霸占(b) 冒昧(mi) 昂首(ng)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屹立(y) 霎时(sh) 人声鼎沸(dǐn)B.稻穗(su) 闪烁(shu) 鹅卵石(nuǎn)C.归巢(cho) 霸占(b) 摇摇欲坠(zhu)3.“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表示行文的省略C.表示列举的省略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5.“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下列词语中,与“霎时”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顿时 B.忽然 C.刹那间 D.一眨眼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屹立(y) 霎时(sh) 人声鼎沸(dǐn)B.稻穗(su) 闪烁(shu) 鹅卵石(nuǎn)C.归巢(cho) 霸占(b) 摇摇欲坠(zhu)7.“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行文的省略C.表示列举的省略8.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9.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D.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10.我们从小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下面的名句中没有强调“问”的重要性的一项是( )A.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11.《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说明了(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B.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很多C.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1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预感(y) 僵硬(jiānɡ) 囚犯(qi) 洋溢(y)B.蝙蝠(f) 即使(j) 障碍物(zhnɡ) 荧光屏(pnɡ)C.依赖(li) 哲学(zh) 物质(zhǐ) 震撼(hn)13.下列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燕子 B.蟋蟀 C.蜘蛛 D.爬山虎14.与其他三项不在同一个季节开放的花是( )A.梅花 B.杏花 C.桃花 D.迎春花15.《题西林壁》一诗中描写的山是( )A.黄山 B.泰山 C.庐山 D.井冈山16.爬山虎的脚长在( )上。
A.叶子 B.茎 C.根 D.叶柄17.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 题西林壁( ) A. 题目 B. 标题 C. 书写,题写(2)可怜九月初三夜( ) A. 怜悯 B. 可爱 C. 值得怜悯(3)梅雪争春未肯降( ) A. 下降 B. 降落 C. 服输1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布置(zh) 隐蔽(yǐn) 抛出(bāo)B.蜗牛(wā) 骤雨(zhu) 毫不可惜(ho)C.挖掘(ju) 倾斜(qīn) 缘由(yun)D.搜索(sōu) 琴瑟(s) 骚扰(sāo)1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叶柄 专家 牢固 B.疲劳 洞穴 痕迹C.体想 选择 重叠 D.慎重 平整 弯曲20.下列横线上依次应填写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A.鲜亮 舒适 匀称 缝隙 B.鲜亮 舒服 均匀 缝隙C.新鲜 舒服 均匀 空隙 D.新鲜 舒适 匀称 空隙2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瑟瑟(s) 骚人(sāo) 均匀(zhūn) 庐山(l)B.叶柄(bǐn) 弯曲(qū) 住宅(zhi) 蜗牛(wā)C.慎重(shn) 地址(zhǐ) 骤雨(zhu) 挖掘(ju)22.下列不属于神话的特点的一项是( )A.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B.很多人物个性鲜明C.能表达出古人对世界的认识D.故事多带有讽刺性或劝诫性23.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所赞扬的精神相似的一项是( )A.八仙过海 B.愚公移山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24.下列成语与相关神话人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火眼金睛(孙悟空) B.天衣无缝(织女)C.排山倒海(精卫) D.开天辟地(盘古)25.下列不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A.后羿射日 B.大禹治水C.夸父追日 D.普罗米修斯2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倒影 倒下 跌倒 翻箱倒柜B. 少女 少年 少爷 年少无知C. 重置 重要 重新 轻重倒置D. 勉强 强迫 强大 强词夺理2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劈开(pī) 血液(y) 精疲力竭(ji) B.溺水(ru) 少女(sho) 押送(yā)C.肝脏(zānɡ) 饶恕(sh) 愤愤不平(fn)28.下面的句序颠倒了,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①妈妈熟练地包起粽子来。
②然后均匀地放进了几颗大红枣③再放进适量的糯米 ④接着用细绳扎紧粽叶⑤最后把粽子放进锅里一蒸,又香又大的粽子就可以吃啦⑥只见她先把三片粽叶围成一个圆锥状A.①⑥③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④⑤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④③②⑤2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和陈明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B. 老师鼓舞我努力练好书法C. 小麻雀掉落在地上飞不起来,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D. 乌鸦安然地站在树杈上,并不在意狐狸3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鲫鱼 猴子 辩子 嘴角 B.搏斗 力量 年纪 拍打C.鸟巢 抬头 澶动 云采 D.牙齿 身驱 掩护 尖叫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j) 呵呵笑(hē) 照相(xiānɡ)B.嗅觉(xi) 拯救(zhěnɡ) 嘶哑(sī)C.庞大(pnɡ) 挓挲(sh) 无可奈何(ni)32.“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老爷爷之间的关系很融洽B.“我”和老爷爷之间虽素不相识,但“我们”很快就熟悉了。
C.“我”和老爷爷虽然素不相识,但“我们”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33.与“人不可貌相”意思有出入的一项是( )A.绣花枕头 B.外强中干C.花容月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薯(shǔ) 露面(l) 芹菜(qn) 凯旋(xun)B. 旋风(xun) 芋头(y) 主角(ju) 哄堂(hōng)大笑C. 露珠(l) 莲藕(ǒu) 起哄(hōng) 钉钉子(dīng)D. 殷切(yān) 荣誉(y) 彻底(qi) 冰山一角(jiǎo)3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逢学校搞活动,刘春辉总是打头阵,挑大梁,从不叫苦叫累B. 小明读书一直都不专心,但是今天却碰钉子似的认真起来C. 在后半场比赛中,他很快反败为胜,占上风了D. 据统计,全国已经有多个城市为新能源物流开绿灯36.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破折号的作用A.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我本来不想去,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2)我大声哭喊道:“鹅要吃我了!呜——呜——呜——”( )(3)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 )3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拳头(chun) 胳膊(b) 无所谓(wi)B.窝囊(nānɡ) 羡慕(xin) 捶打(chu)C.旋转(xun) 荣誉(y) 哄堂大笑(hōnɡ)38.“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话题的转换 C.表示解释说明39.下面诗作与对应的诗人和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别董大》——(唐)高适B.《出塞》——(唐)王昌龄C.《凉州词》——(唐)王翰D.《夏日绝句》——(唐)李清照40.下列诗不属于边塞诗的是( )A.《凉州词》 B.《出塞》C.《送元二使安西》 D.《别董大》41.下列诗句与战争有关的是(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42.“中华不振”中“振”的意思是( )A. 摇动,挥动 B. 奋起,振作 C. 振动43.“龙城飞将”中的“飞将”是指( )A. 韩信 B. 李广 C. 班超44.“生当作人杰”中“人杰”的意思是( )A. 德高望重的人 B. 为国牺牲的人 C. 人中的豪杰4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塞外(sāi) 出征(zhēnɡ) 蓄须(x)B.秦时(qnɡ) 崛起(ju) 土炕(kēnɡ)C.将领(jinɡ) 淮安(hui) 明媚(mi)46.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就是看不到母亲的身影。
B.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C.他十分喜欢旅行,经常深居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