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我与地坛课文原文及教案.docx
8页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2021年我与地坛课文原文及教案 做好高中语文教案对于教师上课非常重要,那么我与地坛这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我与地坛课文原文及教案,盼望对你有所关心 我与地坛课文原文: 一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很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兴起,园子荒芜冷落得犹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始终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四周,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傲慢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夸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处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密得自由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预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充满的沉静光辉中,一个人更简单看到时间,并观察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期地分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安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支配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泼一阵,过后便寂静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逐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孤独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窣窣悉悉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用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烦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终事情最终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定会降落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方你起早熬夜预备考试的时候,突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谢这样的支配?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可以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转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安静的光芒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绚丽;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测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愁闷的时候它们冷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旧冷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始终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纯洁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很多个夏天的大事;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晰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经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二 如今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单独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挡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忧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成天都想些什么。
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常常是发了疯一样地分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迟疑豫地想问而最终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情愿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毕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预备,关心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观察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态,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响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很多年以后我才慢慢听出,母亲这话事实上是自我劝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请求与叮嘱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苦痛、惊慌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如今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明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终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将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假如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担当。
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肯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预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突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美好;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伴侣谈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傲慢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伴侣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觉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伴侣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知名,出了名让别人艳羡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美好,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那么事情就不这么简洁。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盼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成天成天单独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突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共享我的一点点欢乐?她匆忙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布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宁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模糊糊的我听见了答复: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好像得了一点劝慰,睁开眼睛,观察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楚,母亲的苦难与宏大才在我心中浸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或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渐渐走,又是雾罩的早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到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黄昏,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不在焉,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慢慢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觉察,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观察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观察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查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观察我时我已经观察她了,待我观察她也观察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观察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观察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常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或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怯?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傲慢我真想告诫全部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怯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傲慢,这心情到底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知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转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冗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
随着小说获奖的兴奋逐日暗淡,我开头信任,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希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希望我找到的那条路究竟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遵守的教导,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亮深入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漫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到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82021年6月 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