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稳定而连续的流程解析.ppt
25页HermanMiller(Ningbo) Guda Zheng * 赫曼米勒生产方式(HMPS)之 建立稳定和连续的流程 建立标准的工序和程序 第一部分: 建立稳定和连续的流程 • 规模经济使单个设备或每位员工的产出达到最大,平均成 本降到最低把具有类似技能的员工和设备集中在一起 • 工作时间安排有弹性把具有类似技能的员工和设备集中在 一起可以有充裕的资源来调配 • 对部门而言,最具效率的方式是让材料和信息流动的规模大 ,频率低 • 推动式的日程安排各部门按自己的节拍组织生产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 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问题 u由于物料和信息流动缓慢,导致部门之间积累大量 的在制品 u延长交货时间 u隐藏的问题会导致很大物料不良风险,品质成本巨大 u易导致生产过剩,积压的存货占用空间 u易导致工序间的不平衡 无间断操作流程即“单件流” • 内建品质管理 • 创造真正的灵活弹性 • 创造更高的生产力 • 腾出更多厂房空间 • 改善安全性 • 改善员工士气 • 降低存货成本 有关它们之间的比较, 请做一个小装配实验 创建无间断操作流程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简而言之是以统一的节拍进行一个流的拉动生产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所谓生产节拍Takt time(takt是一个德语,原意是乐队的指挥棒 ),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即有效工作时间除以客 户需要产品的数量。
即 节拍时间 = (总的有效工作时间秒) / (客户需要的产 品数量个) 生产计划是基于市场预测和订单情况制定的因此,每天的 生产数量并不是一定的,而是不断变动的精益企业要求每 一个人都使用标准工作程序、用与客户需求的速率takt time 相匹配的节拍生产产品 TAKT Time 节拍时间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循环时间CT: 将生产线的运行时间除以要求的生 产量而得到的时间值 节拍不一定等于循环时间如果循环时间大于生 产节拍,就需要调整工序,或安排加班,或增加 库存,以满足生产节拍的需要但加班和增加库 存需要增加成本因此,在组织单件流生产过程 中,一定要追求循环时间与生产节拍的基本一致 (应略小于),否则会产生浪费 Cycle Time 循环时间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第一步:对流程做价值流分析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 全部活动,包括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材料到达企业, 企业对其进行加工后转变为成品再交付客户的全过程 宏观分析) 企业内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 的信息流也是价值流的一部分 一个完整的价值流包括增值和非增值活动,如供应链 成员间的沟通,物料的运输,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安排 以及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物质转换过程等。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价值流现状图例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 只有改变功能和形状的活动才是增值活动 • 测定每个步骤的增值和非增值时间 • 让所有的浪费情形显形 • 進行改善活动以消除浪费例如可以通过对工序進 行拆分、改善和取消等措施 • 绘制未来状态价值流图,以确定目标 • 持续改進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 第一步:在设立连续流程之前,先创造一个能满足 顾客需要的基本的稳定流程主要就是把各个作业 步骤陆续连接起来 • 第二步:连接的原则是:能连则连,实在不能连的 设立看板实现连接这种过程通常是一段一段推進 的,首先使两个流程实现顺畅的连接,然后再与下 一个连接 • 这个过程是顺序渐进并且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 • 各个流程之间需要通过作业分析和组合,达成作业 均衡化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工序内部的改進方法 1. 首先对工序内的每一个步骤或动作進行分 解,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2. 记录每个步骤并测定其时间 3. 分析增值和非增值的步骤 4. 通过拆分、合并、改進和取消等措施,从新 改進和平衡各步骤 5. 持续改進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 稳定性的评估指标是能准时依照顾客所要求的品质和数量交 货的能力。
•不稳定的表现: • 生产件数和每人时完成的件数变化大 • 发生问题时,经常改变计划 • 不能看出某个一贯的形态或工作方法 • 在制品批量和数量不稳定,时多时少 • 后续流程各自为政 • 无间断流程不流畅 • 描述作业流程经常有例外情况 • 对员工错误的授权 标准作业 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進行生产的方法 三要素: 1. 标准工时(TT): 用多长时间生产一件产 品的时间 2. 作业顺序: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产 品的操作顺序它必须是明确而合理的 3. 标准手持:能反复以相同的顺序操作生产,而 在工序内维持的最少限度的在制品 标准作业的制定 制定标准作业的步骤: •观察时间 •制定工序能力表 •制定标准作业组合票 •制定标准作业票 制定标准作业的具体步骤 作业时间的确定 1. 画出作业流程图(按工位顺序) 2. 把各工位细分到各作业步骤(越细越好) 3. 准备时间观察纸 4. 确定观察位置 5. 测定各作业步骤的时间(至少从复10次以上) 6. 决定循环时间CT 7. 测定设备加工时间 8. 汇总观察结果 初步的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显示并分析物流的布局图 • 在一个暂定的布局里,绘制物流和装配者的活动并分析是否合理。
制定标准作业的具体步骤 工序能力测定和计算 每班的运行时间 加工能力= 完成时间/件+切换时间/件 ®填写工序能力表 标准作业组合票 • 标准作业组合票能帮助分析及协调机器和工人的活动 進行作业从组以达到更好的生产线平衡 建立顺畅流水线平衡分析的步骤 • 实施产品工序的分析画初步流程图以明确工序概 要和问题点 • 实施时间分析将作业分解为若干要素,并对各要 素做时间测定标准作业组合票) • 制作现状作业的作业速度分析图 • 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现状问题点 • 制定作业改善方案先计算循环时间,将各工序时 间和循环时间做比较,如有偏差则需要進行作业从 组,从画标准作业组合票 • 制作改善后的作业速度分析图 • 反复以上步骤,不断改善 标准作业流程图 标准质量控制点 建立稳定而连续流程的步骤 稳定 创造顺畅 的流 标准化 渐進地 均衡化 持续 改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