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姨娘:——一分缔造升爱的情书.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0064415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6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意娘:一份缔造圣爱的情书朱 梅古人说, “诗无达诂”——对一个人表现在诗中的心理、情绪和丰富、细致,甚至深邃的思想情感,别人只能意会、体味,很难用文字完全转述清楚,解透其中滋味古人又说, “诗言志,歌咏情” 这也是千古诗律诗虽不可以“达诂” ,但可以从作者写诗的背景、情景以及相关的史料中,观察、分析其中的情志、内涵和寓意,起码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以诗言志之心境,以诗抒情之理趣,进而以诗观人,领略其诗其境中的人鉴于这种认识,我尝试着解读武则天创作的《如意娘》诗,希望从中体察她与高宗李治之间的情感生活,对他们心理素质、人生轨迹、政治生涯的深层影响;进而窥视揭密这一对夫妻、两个皇帝之间意味深长的情爱关系,对大唐盛世伟业和大唐开放、平等、和谐、大度气象的潜在作用据史料和许多学者研究,太子李治作为英主李世民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在入宫侍奉病中的太宗时,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太宗的才人武媚娘 《资治通鉴》载:“上(即李治)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这一个“悦”字,不仅是青春男女一见钟情的喜欢;而且是在宫廷风云生活的特殊环境中,两个人心性相通、性格互补,心理上互相依重、互相关照,情投意合的精神结盟。

      李治具有聪明好学、孝顺友爱、优柔寡断、不太喜欢与人相处、安静内向和依赖懦弱的性格特质,而武则天则具有性格刚强、主见鲜明、处事积极果敢、支配欲强的权威人格的特质,因此,他们可谓情深深、意浓浓,鱼水情深,互补相吸可是太宗驾崩,武则天依规矩,识大体到感业寺为尼,为太宗活殉;李治尽管登基做皇帝,也无法对武则天特殊照顾临行时,李治将九龙玉环偷偷交给媚娘,发誓“誓不忘媚 ”武则天在感业寺,面对青灯黄卷的冷清枯燥、尼僧生活得清苦寂寞;面对着深不见底的茫茫苦海、命运叵测的人生前途,只有靠对李治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来填充心境,营造自己孤苦零丁中向往美好的心灵世界,一首如泣如诉的《如意娘》诗,就这样诞生了: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的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迷糊,将红的都看成绿的了,红花绿叶在我恍惚眼里分不清心身憔悴,支离破碎,都是为了思念你如果你不相信我一天接一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那么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一件件石榴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斑泪痕呢!诗句白描朴素,意境真真切切,内涵丰富深沉据说诗仙李白看到后,也不由得赞叹,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这首诗向世人传达的李武之间的情感、心理、精神的诸多重要信息,很值得我们玩味。

      这首武则天用泪水抒写的诗,后来被他们用长达半个世纪的圣爱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或者说, 《如意娘》诗成之后,李治与武则天幽会感业——武则天重回后宫——李武执手“二圣”临朝——女皇登基——合葬乾陵等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将《如意娘》的诗情美意,演绎得惊天动地,光耀日月历史事实,是对《如意娘》最切贴、最可靠、最可信的“达诂” 在时过 1300 年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这首诗,清晰地看到这两个有为皇帝一对恩爱夫妻的真性情、真感情、真爱情,怎么大而化之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圣爱之辉煌《如意娘》可以说是一首表达忠诚之爱的情诗,也是一封缔造圣爱境界的情书这首情诗很小,却映照着大唐由治而盛的弘大历史文化背景这首小诗在存留的 5 万多首唐诗沧海中只是一粟,但她因与空前绝后的女皇命运攸关,而具有独特的历史分量这首小诗的文学价值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或许算不上什么,又被千年沧桑的历史烟尘所淹没,不像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那么流传,但她所表现的李武之间无人能及的真情实意,牢不可破的精神结盟,却是世间珍贵而稀少的纵观从李世民“贞观之治”到李隆基“开元盛世”这段由他们二人排演的历史,这种男女平等的真情结盟,对他们夫妻成功、对整个唐朝文明,是何等重要。

      这首小诗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启示正在于此;对今天处在情感危机中的人们重要借鉴也在于此首先, 《如意娘》表达李武真情结盟的关键词是思念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一“思”一“忆” ,穿透灵魂,穿越时空心灵波涛翻滚,惊涛拍岸,撕心裂肺的痛苦,纠缠不休的撩人,排遣不开,挥之不去,无法转移,无法逃遁;而且泪眼濛濛,天天如此,茶饭不思,废寝忘食,以致晨昏颠倒,看朱成碧这种执痴沉迷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透彻灵魂、融入血肉的真情;如果只是情感做秀或技术性的交流,那是断然不会出现的身处时过境迁的恶劣环境中的武则天,有着非凡的心理素质和用情专一的心理活动她以无穷无尽的思念信守着他们两人的真情,默默忍受着残酷的现实;她一心一意的回忆他与李治相处的美好时光,搭建自己心灵的圣坛;她用眼巴巴的期盼,坚信着真情终有将来的信念,撩开自己心灵的晴空;尽管命运叵测,但她的初衷信念不改!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武则天在身处逆境中,还念念不忘李治,除了情到深处、情到痴处之外;还有情到大处、情到朝廷的情愫她太了解李治的性格了,善良、忠厚、懦弱而乏心计与智谋的李治登基,面对的是依老卖老的一群顾命大臣和极其复杂的局面,他该怎么应对,他应对得了吗?在李世民身边亲历过 10 年宫廷风浪的武则天,不免在思念中对她可爱的新帝如何执政,心怀几分隐忧。

      这也是武则天高贵、沉着、机敏、果断坚韧、爱胭脂也更爱江山的性格所决定的在武则天思念爱情的心理活动中,渗入了忧虑情人政治命运的内容,既符合情理,又加重了思念的分量这就使武则天的精神境界,从生理本能的心理活动,升华为性格本能的理性信念这种葆鲜真情的心理活动,即加固和延长了他们的情感纽带;也增添了她用真情创造自己的自信和力量有了这种真情信念,使武则天面对沉沉黑夜,心灵充满阳光她没有颓唐、退却和放弃,只有坚持、等待和梦想武则天的《如意娘》也就超越了一般的儿女情长的“长相思” ,不仅蕴含着古典诗中“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忠贞与诚信;而且蕴含着两情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心忧家国天下的理性与智慧其次, 《如意娘》是武则天的真情泣诉,也是他与李治的爱情宣言诗句以第一人称直白喷发宣泄,从对情人的泣诉,转为企盼与呼唤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仿佛面对情人,发出几分女性在情人面前才有的娇嗔、顽皮和可爱,这正是吸引李治的地方正是武则天开朗大度的性格表白,是身处感业寺特殊环境下,无奈心情中还透出只有武则天才有的别致情趣 “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 “芙蓉为带石榴裙” 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武则天用洒满泪水的“石榴裙” ,而没有用泪迹斑斑的“衣衫”来表达情思,这其中显然饱含着化悲悲凄凄之情为浪漫缠绵的真挚感情,更为深切、形象地烘托出李武之间一对知己的崇情本色我们知道,武则天在感业寺作为尼姑,青灯梵唱,是不大会穿石榴裙的,石榴裙只是每日独自拿出,面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追思,对今后生活的一种向往,让李治“开箱验取石榴裙”是寄希望于打开李治记忆的闸门,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无一不牵动、打动李治的心门一个“验”字更是表达两人两情相悦的绝妙之笔,倘若李治对武则天没有情、没有义,那何以“验”得?一个“验”字,充分告诉我们这不是武则天对李治的单相思,而是彻彻底底的双思恋正因为武则天知道李治在意自己,喜爱自己,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表明心迹,让李治“开箱验取石榴裙” 一个“验”字告诉世人,李治至今仍然保持了对她的爱悦,没有始乱终弃,这才是武则天摆脱命运桎梏的关键中国诗歌艺术和诗意形象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深通诗文的武则天将这一艺术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 《如意娘》描述的儿女情长和激情浪漫的诗意形象,有比有兴,有衬有托,令今天的人读来,也可身当其境,想象武则天与李治这一对情人爱侣依恋的衷情从中看不到凄清如许的感觉,却能领略到有真情必有希望的执著理念和浓浓人情味。

      鲁迅说得好,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李武儿女情长,却正是他们的豪杰本色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是缠缠绵绵的痴爱,是轰轰烈烈的爱恋,更是坦坦荡荡的忠诚!这种感天动地的真情,终于叩开了命运之门在武则天活殉感业寺的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周年忌日这天,李治特意选择到感业寺行香,目的显然就是要会会心上人据《唐会要》记载, “上因行香忌日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两人见面,潸然泪下,没有刻骨铭心的真情,男儿有泪能轻弹吗?何况是堂堂皇上,身边美女如云,而且还有礼治的森严媚娘如醉如痴、憔悴支离的浪漫激情,激发了李治的男儿血性他再也离不开媚娘了,他一定要把媚娘接回宫中 《如意娘》中所表达的血质信念和理想,从此化为一种两情相依的强大责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动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志气和锐气,化为一种真情无忌、真情无限、真情无价的价值追求和超稳定、超环境的心理素质和坚不可摧的精神联盟心理动力,是人的一切言行的原动力李治接武则天回宫之后,武则天就成为李治生活上的伴侣兼姐姐,政治上的参谋与战友两个人同仇敌忾,默契无间,打击着共同的敌人,化解着丛生的恩怨,也享受着共同的甜蜜和胜利的喜悦从高宗陪伴武则天回原籍并州文水祭祖,在泰山封禅让武后“亚献” ,武后在泰山立双并的“鸳鸯碑”,到共同清除反对派,平息离间“二圣”的种种阴谋作乱的并肩战斗,直到高宗最后信任地在《大帝遗照》中写道“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处分”的庄严遗志等历史事实,都见证着这对真性的帝王夫妻“圣爱同家国,两情共山河”的博大、崇高的心灵世界。

      再次, 《如意娘》是古今中外爱情诗海中一个亮点,也是武则天人生命运转折和李武爱情得以实现的历史拐点;是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性格上优势互补、心理上互相支撑、政治上互相成全的圣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李武的真情成就了辉煌的结局,绝不仅仅是虚幻的空想、悲悲凄凄的泪水、信誓旦旦的言辞表白,也不是“开箱验取石榴裙”就罢了;而是守望真情、加固真情、实践真情、实现真情的身体力行,一种执子之手、携手共进、不懈追求的执著而有效的行为李武用他们的志同道合的一生一世实践,验证着他们更高层次上“从一而终”的爱情在武则天的心理世界中可谓人事纷纷,风云际会,但钟情于李治、忠诚李治、一切为了李家家事和江山的信念是牢不可破、极其坚定而专一的这种真情为本的生命状态和人格构造,是他们的非凡之处,也是她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中庸》说, “诚者,天之道也” 诚哉,斯言还有从古讲到今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 “诚信是立身之本”云云;但真正相信、真正实践者,能有几人?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一位具有很高“情感智慧”的女性, “看朱成碧思纷纷”表现出内心的层层焦虑,这种情感焦虑有躯体表现“看朱成碧” ,但是,武则天很快从斩不断理还乱的“思纷纷”中找出自己真正焦虑的缘由。

      “憔悴支离为忆君” ,如何来解决这种焦虑?武则天没有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人生,努力进取,耐心隐忍等待可能的转机甚至用“开箱验取石榴裙”这种乐观想法来表现自己的雍容大度,聪颖多情,和目光远大;同时改变着自己情绪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武则天的了解自我、驾驭情感、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智慧胡适曾说过“历史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其调侃中确道出了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有几分真理性看武则天这个“历史小姑娘” ,原来是那么妩媚动人;再读读《如意娘》及其相关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研究、开发这一笔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对于当今人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建设和社会和谐,都是大有裨益的朱梅 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硕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