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测试题.doc
8页《鱼我所欲也》测试(满分150分)姓名; 学号 班级:9 得分: 一、基本知识(60分)1、文学常识(3分)孟子是战国时期出名的 ,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选《 》,该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一、 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2分)一箪食( dan )一豆羹( gn )蹴尔( cu )勿丧( wu )( san )苟得( go )所恶( wu )不屑( xie )不为苟得( wei )为宫室之美( wei )乡为身死( xian )弗受( fu )二、 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5分)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通 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辩 通 辨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通 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通 三、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5分)得 两者不可得兼( ) 则 弗得则死 ( ) 得之则生 ( ) 则凡可以得生者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万钟则不辩礼义 ( )而 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 为宫室之美为之( ) 呼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何不为也 ( )四、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7分)(1)两者不可得兼 (2)故不为苟得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贤者能勿丧耳 (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 翻译句子(18分)(1)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鱼,所欲 熊掌,亦我所欲 (比方论证)(论点)生、义不可兼 1、正面论述人们可以“舍生取义”的道理得,舍生取义 2、背面指出不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 3、举例阐明不舍礼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4、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谓之失其本心 运用对比逐级进一步地阐明论点第二部分:文段阅读(90分)文段一:(3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贤者能勿丧耳 (5)两者不可得兼 (6)死亦我所恶 2、翻译句子(6分)(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用“鱼”比方 ,用“熊掌”比方 ,用“舍鱼而取熊掌”比方 3分)4、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2分)古今中外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质,试举出两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她们的事迹4分) 5、“我“不为苟得”和“患有所不辟”的因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中的“是心”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3分) 8、作为继孔子之后出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用)2分) a. b. 文段二: (荆州)(8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对加点的词解释不精确的一项是( )(2分)A.故患有所不辟(规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似的一项( )(2分)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身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两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3、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2分)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吃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所结识的贫穷的人感谢我吗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D.贤者能勿丧耳——(只但是)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4、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作者在文中体现的重要观点是“两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方“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重要用对比的措施阐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文段三:(徐州)(23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7分)(1)呼尔而与之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向为身死而不受 (5)妻妾之奉 2、 翻译句子(6分)(1)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