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大工程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doc
21页东昌丽都北区工程危大工程管控措施及应急解决措施一、基坑支护 管控措施 1、必须认真贯彻建设部《建筑工程防止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在项目实行前,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措施,并报监理单位,经审核批准后实行2、基坑开挖,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土方坍塌,特别是制定防止毗邻建筑物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做到:(1)根据土质特性进行放坡较浅的基坑,应根据土质的特性,进行计算后可采用放坡的措施,控制开挖坡度不得陡于规定值;对较浅的基坑,应考虑采用护壁桩、锚杆机其它支护等技术措施2)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弃土的安全距离,严禁在基坑周边堆放建筑材料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应急处置重要措施1、当施工现场的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告知现场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做好现场保护,采用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派救护人员应及时挖掘土体,采用措施避免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导致特大事故时,应及时联系本地政府组织社会救助力量,对被埋人员进行抢救,需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时,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各有关部门应在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经现场医疗室医生紧急处置后,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二、模板工程管控措施1、模板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8m,大模板存放必须有防倾倒措施2、模板工程方案必须进行审查、论证、审批、实行和监督管理3、模板支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和拆除;特殊的模板支撑架子应由架子工操作,并持证上岗 4、模板支架应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成支撑系统,严禁钢木混搭 5、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的每根立柱底部均应设立木垫板、钢底座当模板立柱支撑在砼楼板时,应对其楼板的承载力进行验算6、模板支撑系统应按规定设立立柱和纵横向扫地杆,模板立柱间距不应大于1.2m;应按规定增设纵横向大横杆,步距应由计算决定,但最大步距不得超过1.5m;锁口大横杆与立杆高度不得大于0.5m 7、高度4m以下的满堂模板支架要按规定设立纵向剪刀撑,高度大于4m的满堂模板支架要按照规定设立纵向及水平剪刀撑 8、模板工程浇筑砼前,施工、监理单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签字确认浇注砼时,项目部应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控,严禁施工人员随意进入模板支架区域内;模板拆除前,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应核查混凝土强度报告,达成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签字手续。
应急处置重要措施1、尽量使用人工挖掘、搬运坍塌的材料,及时抢救被掩埋伤员脱离危险区2、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3、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4、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到达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抢救现场伤员,清理坍塌现场,并做好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免导致二次伤害5、应急救援队负责消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6、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7、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具体说明事故地点、严重限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同时准备好车辆随时准备运送伤员到附近的西丽医院救治8、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9、技术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应对模板坍塌事故进行因素分析,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解决报告,并上报公司和上级相关部门三、脚手架工程管控措施1、脚手架基础应当做到表面夯实平整,无积水,垫板无晃动,底座不滑动不沉降,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少于5cm的木垫板,也可用槽钢。
每根立 底部应设立钢底座或垫板2、脚手架必须设纵横扫地杆,纵向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cm处的立杆上,横 置在纵向下方的立杆上3、脚手架搭设立杆纵向间距不得大于1.5—1.8m,立杆横向间距不得小于1.05 m,常用敞开式脚手架的大横杆步距不得大于1.8m,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4、本工程采用悬挑式双排脚手架按规范搭设; 5、脚手架应为独立的结构系统,严禁与卸料平台、模板支撑体系以及施工升降机等相连结 6、脚手架搭设应超过操作层1.5m,外侧应按规定设立密目安全网,密目网应设在外排立杆内面7、脚手架操作层应按规定设立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栏杆均布高度为0.5—0.6m,挡脚板高度为0.18m 8、操作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结构主体立面120—150mm,脚手板对接铺设时伸长度应为130—150mm,搭接时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9、连墙杆:自脚手架第一步大横杆开始,一般按照水平不大于6m(三跨),垂直不大于4m(二步)进行设立,在架体断开处每步一设(或不大于层高,4m);每个连墙杆应设在距离主节点不大于30cm处,且应用不小于50cm的短管夹住砌体(或砼柱),一般不采用软性拉结。
10、操作层脚手板与墙体的距离不得大于15cm,大于时应加设脚手板进行有效防护 11、脚手架操作层下方四步架内,必须按照操作层的规定,层层加设防护栏杆、挡脚板,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内侧与墙体距离应满足规范规定 12、脚手架内距地面以上3.2m处应设立首层安全平网,每隔不大于10m再设层间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内侧距墙体不得大于15cm,大于时应加设安全平网进行有效防护 13、卸料平台的搭设规定:卸料平台应采用定型化、工具化产品,并为独立的受力系统卸料平台悬挑梁应采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悬挑梁尾端应设两处以上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固定在现浇楼板结构上,悬挑梁前端应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卸料平台四周边护高度为1.5m,其周边按规定设立两道防护栏杆,设高度为0.18m的挡脚板或用竹胶板进行硬防护卸料平台的施工荷载必须通过计算,一般不得超过8KN;卸料平台明显位置应设立限定载荷标志牌14、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搭设人员进行联合验收,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脚手架在下列阶段必须进行检查验收:⑴脚手架基础竣工后、架体搭设前;⑵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⑶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⑷达成设计高度后;⑸遇有六级风、雨雪天气后;⑹停用超过1个月。
15、拆除脚手架时,周边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无关人员严禁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提前拆除连墙件,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卡扣,再拆两头卡扣,由中间人往下传递杆件拆除的钢管、扣件、脚手板、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严禁抛投16、脚手架验收制度:基础设立完,验收一次,以上每个搭设阶段验收一次,经搭设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应急处置重要措施1、施工现场发生脚手架坍塌事件,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设立危险警戒区域,严禁与应急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2、迅速拟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也许波及的范围、脚手架损坏的限度、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急处置3、按着救人优先的原则,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也许地抢救重要资料和财产,并注意做好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4、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5、对未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锁周边危险区域,防止进一步坍塌6、如发生大型脚手架坍塌事故,必须立即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
迅速核算脚手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用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7、现场急救条件不能满足需求时,必须立即上报本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拨打120急救时,应具体说明事故地点和人员伤害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进行接应8、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脚手架进行加固或拆除,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控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公司对项目部进行交底,并组织实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根据《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布置就位后由公司安所有进行初次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公司对现场临时用电每月进行安全检查,由电工负责对临时用电进行平常维护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3、对配电箱、开关箱以及配电线路进行检查、维修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应悬挂“严禁合闸、有人工作”警示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停送电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4、施工用电必须执行TN-S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使用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5、外电防护: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小于1kV时为4m;1—10 kV时为6m;35—10kV时为8m;220kV时为10m;330—550kV时为15m;),凡小于最小安全操作距离的要用木脚手架+防护板+密目网的形式防护,必要时应与供电公司联系协商移走电缆电线,并设立警示装置6、保护接零:专用保护零线一般在工作零线进入漏电保护器前设立反复接地引出;每台设备及配电箱都应做好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的干线应采用不小于10mm2的绝缘铜线;与设备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 mm2且应为绿/黄双色线7、反复接地:施工现场的总电箱和分派电箱、开关箱及大型设备应做反复接地;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严禁混用或代用;与电器设备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²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 mm²的绝缘多股铜线;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罗纹钢;总箱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反复接地不大于10Ω,防雷接地不大于30Ω;连线必须用适当的接线鼻子;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两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3m,埋地深度不小于2.5m(接地体应露出地面150 mm,以备检测时用)8、配电箱及开关箱:a所有配电箱必须采用省安监站推荐的登记备案合格产品;b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派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c分派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m;d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有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e分派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断路器,其设立和选择应与总配电箱的配置相匹配;f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以及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