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民间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偏方.docx
3页3个民间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偏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形成机制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如 血尿素氮、胺类等的潴留加之机体纠正代谢紊乱 ,抑制体内 Na+K- ATP酶使细胞膜的转运发生障碍导致新的损害实验研究表明,肾小球 疾病多伴有高凝血症及血黏度增高,从而引起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加重肾 脏的病理损害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脾气虚弱,湿浊内聚,聚以成毒治 宜益气活血、泄浊利湿诸法合用.慢肾煎【药物组成】黄芪、丹参、鹿衔草各30g,生地黄、山茱萸、川芎 各10g,山药、杜仲各15g,茯12g,白术20g,大黄6~10go加减:偏阳虚者,酌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肉桂、附子; 偏阴虚者,酌选女贞子、炙鳖甲、牡丹皮、天花粉沙参、麦冬、石斛、 玉竹等;湿热明显者,酌选连翘、知母、黄柏、龙胆草、栀子、黄芩、金 银花、薏苡仁 ;气虚明显者,酌选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 ;湿盛者, 酌选苍术、白术、扁豆、泽泻、陈皮;蛋白尿长期不消者,酌选黄精、金 樱子、芡实、党参、菟丝子黄芪用量增至50g;血尿明显者,酌选白茅根、 仙鹤草、地榆、白及、小蓟、藕节、牡丹皮 ;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 高者,用大黄、地榆各20g,槐花、牡蛎各30g,煎液保留灌肠,10天为1 个疗程。
适用病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服解读: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多种慢性肾病长期不愈而导致的肾功能失 代偿阶段的早、中期本阶段病情较重且复杂 ,全身出现多种不适其 病责在肺、脾、肾三脏,而与脾肾关系尤为密切肾主水,肾阳蒸化,生阴 津而润五脏;肾病阳虚,气化无力,湿浊内蓄,瘀毒存留,故重则肢肿,轻则头 晕、耳鸣脾为后天之本,主运水谷而司升清;脾气虚惫则失其运化水湿、 升清降浊的能力此外,脾有统血的功能,脾虚失其统血之力,故脾虚重则, 出现恶心、腹胀、贫血,轻则可见纳呆、乏力总之本病是脾肾两虚、 阴阳失调为患,治疗应补脾益肾,通腑泄浊为法慢肾煎的组方正是依此 治则而定方中黄芪、白术、山药益气健脾 ;杜仲、生地黄、山茱萸滋 肾补肾;丹参、鹿衔草活血通脉,改善肾中微循环;大黄通腑以泄浊,从而 起到降解血肌酐、血尿素氮的作用以上药物补泻兼用 ,共同起到补脾 益肾、通腑泻浊、活血解毒的作用同时据证化裁损益,谨守病机,标本 兼顾,药症契合,因此临床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起到缓解病情、延长患 者生命的作用黄芪丹参汤【药物组成】黄芪、丹参各20g,茯苓15g,炒白术、猪苓、桂枝、 泽兰、泽泻各10g,熟附子6g,大黄3go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2g;浮肿严重者,加桑白皮15g;阳虚者,加 女贞子、旱莲草各10g;呕吐者,加竹茹10g。
适用病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服同时辅以三花汤灌肠:金银花、 红花、野菊花各30g,牡蛎60g每天1剂冰煎取液300mL保留灌肠, 药液温度在30弋左右每晚睡前1次每次1~2小时,有便意即可牌出 20天为1个疗程同时酌情降压,纠正酸碱失衡及利尿等对症治疗解读:方中茯苓、猪苓、泽泻、黄芪、炒白术益气健脾利水,桂枝温 阳利水,上述药物合用对肾小球滤过率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显著降低肾 功能衰竭时Na*K+-ATP酶活性的抑制大黄、熟附子通腑泄浊/吏湿 浊之邪从二便而出丹参,泽兰活血化瘀,改善肾脏血流量及微循环 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泄浊利湿之功再辅以灌肠方:金银花、野菊花清 热解毒;红花活血化瘀;牡蛎通过结肠血管吸附蓄积在体内的毒素,起到结 肠透析、排泄毒素的作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应以益气活血、泄浊 利湿诸法合用,口服与灌肠并举,方可获得较好疗效该病本虚标实,大黄 用量不宜过大,一般3~6g为宜,否则泄泻不止更伤阳气攻补兼施方【药物组成】党参20g,黄芪、丹参、白花蛇舌草各10g,当归15g, 肉桂3g,熟附子、枸杞子、山茱萸、大黄各10g加减:浮肿者加车前子、茯苓各15g;蛋白尿者加杜仲15g,玉米须 30g;血尿者,加小蓟、白茅根各15g,荠菜花10g;高血压者,加白芍、牛 膝各15g,龙骨、牡蛎各30g;贫血者加红枣、山药各20g【适用病症】慢性肾功能不全。
用药方法】每天1剂冰煎2次,取煎液300mL,分早、晚服同 时配合灌肠方灌肠:白花蛇舌草、六月雪各30g大黄、半边莲、蒲公英 各15g,玄明粉10g灌肠方每天1剂浓煎成200mL灌肠,尽量保留30 分钟以上,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解读:脾肾两虚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的内在基础,临证之时固然应 强调扶正,但也决不可忘记祛邪因此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洽疗中 ,必以 攻补兼施为法,温肾健脾,解毒泄浊,内服及灌肠法并用攻补兼施方方中 党参、黄芪益气扶正祛邪,熟附子肉桂温补脾肾,枸杞子、山茱萸“寓温 肾于滋肾之中”根据久病入络之说,加用丹参、当归养血活血,化瘀通 络大黄推陈致新,是解毒通腑的要药,泻其实以存其正白花蛇舌草清 热解毒全方扶正为主,祛邪相辅,使邪去而决不伤正灌肠方虽皆攻邪 之品,因给药于结肠,故少伤正之虞,其泻浊解毒之功力正可补内服方祛邪 力之不足从现代医学来看,可通过结肠透析降低血中非蛋白氮等代谢 产物内服、灌肠方合用 ,切中病机,标本同治,相得益彰,取得了满意的 临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