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住宅项目的电梯问题.docx
9页问题的提出任何一个高层住宅项目都会遇到电梯的设置标准问题在工作中经常要问:这栋楼应设置几台电梯?电梯的载重量多少?速度多少?怎样的配置才是与本楼最匹配的?二、电梯选型的参考因素电梯是高层住宅中极为重要的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设备 不但费用昂贵(约占建筑基建总投资的 9%左右);而且电梯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将 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对电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电梯设计中应该从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关系、建筑物内人员分布、楼内相互间的客流情况和客流高峰期间的电梯使用状况等角度来考虑,并反复进行电梯运输系统的交通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等级来加以评价,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果,确定所需电梯的台数、配置方式、服务方式以及电梯的额定荷载、额定速度和控制方式等等三、电梯配置的相关规范规定《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认为一台电梯服务 60-90 户是适宜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规定:在方案阶段,住宅可按下表初步确定电梯数量、额定容量及速度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其电梯数不应少于 2 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3台电梯;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4台电梯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电梯数量应经计算确定电梯的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乘客平均等候时间不宜超过120秒,发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60秒电梯数量、容量和速度表标准建筑数量(台)额定容量P (人)速度 V( m/s )经济级常用级舒适级豪华级住宅80-100 户/台60-80 户/台40-60 户/台V40户/台8,10,151-2.5四、公司目前的常规做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基本是按照国家和深圳相关规范、规定来大概配置;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定量分析(基本上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由于没有进行定量计算,技术人员也就无法对电梯的服务质量做出准确评价在土地资源缺乏、高层住宅不断增加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将该项工作补上!五、205 项目的实践及体会在 205 项目中,有 6 栋住宅楼高达 31 层,4 户/层,约 600 平方米 /层,每栋住宅应设 2 台载重量为900公斤的电梯服务全部楼层,但在速度(1.75m/s或2.0m/s)的选择上出现了反复。
从定性分析来看,同样情况下,18层的住宅电梯速度为1.75m/s, 31层的住宅电梯速度也 为1.75m/s,后者能满足服务质量吗?没底因此,在方案阶段初步定为:在31层住宅楼 中配置2.0m/s电梯大家主观上认为如此配置肯定可以大大改善等候时间,提高电梯服务为了检验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请多家著名的电梯制造商对此进行了流量分析方法一、为便于计算,考虑大楼性质为住宅楼,不会出现写字楼那样的高峰时段,因此采取平均流量及双向运行模式方法二、按住宅大楼最繁忙时段评定,早晨住户上班时段和傍晚下班回家时段,假设每层站都有乘客召唤电梯,直到电梯满载直驶流量分析结果(方法一)电梯数量(台)2交通模式双向交通双向交通高峰运行模式100%100%载重量(kg)900900速度(m/s)1.752.0等候时间(s)73.9572.0处理能力(%/5min)13.9514.33流量分析结果(方法二)电梯数量(台)22交通模式双向交通双向交通高峰运行模式NN载重量(kg)900900速度(m/s)1.752.0等候时间(s)42.740.4处理能力(%/5min)8.512.3电梯服务水平的判定标准大楼用途等候时间处理能力出租用写字楼W(30-40)秒三(11%-15%) /5 分钟住宅楼<(60-90)秒三(8%-10%) /5 分钟宾馆/酒店W(30-40)秒三(8%-10%) /5 分钟注:等候时间:是指某一台电梯刚离开到下一次电梯来到的时间。
处理能力:是指每五分钟内,电梯在单向能运送人数占大楼总人数的百分比由方法一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速度为1.75米/秒,载重量900公斤情况下,大楼电梯已基本能满足处理要求,如果速度取 2.0 米/秒,将大幅度提高电梯的处理能力,但对平均候梯时间影响不大1.75米/秒,载重量900公斤情况下,大楼电梯已基本能满足处理要求,如果速度取2.0米/秒,将大幅度提高电梯的处理能力,但对平均候梯时间影响不大从方法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电梯处理能力都比较理想,但平均候梯时间与标准(60s)相 比仍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楼层较高,停靠站较多方法二的计算结果是在繁忙时段,假设每 层站都有乘客召唤电梯,直到电梯满载直驶的前提条件下得出的,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候梯 时间都不会这么长若提高电梯的速度(从1.75米/秒提高到2.0米/秒),在繁忙时段由 于考虑到设站区间可能每层都有召唤,电梯每层都停靠站,电梯实际发挥速度的区间很短, 故提高电梯的速度在电梯繁忙时段对用户候梯时间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对写字楼来说,处理能力不足将导致在上下班高峰期候梯间出现人员滞留而对于住宅项目, 因为不存在上下行高峰时段,所以在比较电梯运力时,主要考虑候梯时间。
同时,住宅项目 在满足运力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设备成本,由于2.0米/秒电梯较1.75米/秒电梯的价格 高出许多(约多 20%-30%)因此,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综合分析,再结合大楼的基本情况, 我们采用了载重量900公斤、速度为1.75米/秒的电梯,每个塔楼两台并联控制的方案,既 可节省费用(包括大楼建筑成本、电梯设备成本、以后使用中的用电成本等),又可满足大 楼的使用要求上述电梯流量分析是基于大楼正常工作时和繁忙时段的交通流量的模拟分析,而电梯流量分 析程序可能与各厂家各自依据的标准不同,其结果会有出入;电梯的实际运行效果还和大楼 的综合管理、使用功能密不可分,计算和实际运行可能也会有出入但我认为,这种分析方 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依据高层住宅电梯每层设站:“宜”改“应”王金贵【点评话题】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于 1999 年联合颁布实施(2003 年修订)的《住宅设计规范》4.1.8 条款规定:“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台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连通独家观点】建议将《住宅设计规范》4.1.8 条款修改为:“高层住宅电梯应每层设站。
特殊情况 下不需要每层设电梯站的应作为例外,另行专项规定法律较真】1999 年 6月 1 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颁行了《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 9月局部修订)该规范 4.1.8 条款规定: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很显然,规范制定者是在倡导高层住宅电梯“每层设站”的设计理念,理由很简单:方便上下楼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个“宜”字表明该条规范不具有强行性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也没听说谁买了电梯“非每层设站”的高层住宅,因为,电梯“非 每层设站”的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市面上也不多见销售电梯“非每层设站”的商品 房,毕竟,不方便生活的商品房不好卖与《住宅设计规范》较真,是因为《住宅设计规范》忽视了“因拆迁取得回迁房的人” 的利益了解城市房屋拆迁过程的人都知道,被拆迁人要取得回迁房,必须与房地产开发商 签订《商品房拆迁置换协议》,因为该协议文本系“有关方面”提供的示范文本,其中对建 筑公共部分,如“电梯如何设置”等,一般并不明示,被拆迁人只能选择接受已经建构好的 回迁房屋然而,实践中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待房屋建好、回迁房业主入住前,回迁业主们 与开发商用此前的《商品房拆迁置换协议》换签《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却突然发现合同中 明示:即将入住的高层建筑电梯“非每层设站”。
这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业主们要求开发 商承担责任,但开发商振振有词——《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允许这么建电梯我们再来看看《住宅设计规范》制定者的解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在发布《住 宅设计规范》的同时也发布了《<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该说明 4.1.8 条款称:“高层 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允许设站间层不超过两层减少电梯 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及减少损坏率很显然,这里主要考虑了开发商 的利益,对高层居民的利益重视不足,没有以人为本,缺乏人文关怀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快速推进,拆迁与回迁每日都在发生,受《住宅设计规范》影响的人群正日益扩大,不合时宜的规定该改改了住宅电梯选择之价格和配置在中国住宅电梯的使用已经超过 5万台,这是一个大市场,同时也是最值得研究的 方面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电梯选择和配置以及价格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其表 现特点为:1. 选择品牌的误区许多开发商选择住宅电梯一味追求品牌,其实住宅电梯如果在 2.5M/S 以下,中国国产品牌已经完全过关,根本不用太多考虑品牌如果考虑品牌太多,那么无形 中将增加很大成本2. 价格便宜误区。
一些开发商只追求价格便宜,这样往往最终给住户造成后期费用的增加 同时还会使开发商由于选择电梯太便宜从电梯质量造成使用故障多而使公司声誉造成损害3. 对技术选择的误区现在开发商选择电梯时往往只考虑有机房和无机房,其实有机房电梯 只是指普通电梯,这种电梯土建成本大,而且早已经过时为此选择有机房电梯时必须选择 是小机房还是普通机房4. 配置的误区一些开发商选择电梯只考虑VVVF,其实VVVF控制的电梯有采用PLC控 制还是微机控制之分,目前一般为32位微机控制电梯,而PLC控制的电梯成本相应要低, 但是无法再升级即使升级需要费用要大而如果采用微机及串行通讯接口控制的电梯,以 后升级余地大为此我们认为选择住宅电梯应该选择VVVF控制的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比较好,这 样土建成本就降低很多如果小机房电梯和普通机房电梯比较,设计更简单(小机房电梯就 是将电梯井往上延升2.5M),施工也方便;而普通机房都大于电梯井,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 大出部分的承重而无机房电梯更能节约土建成本,而目前在中国已经使用的无机房电梯上 海有 26 层,深圳有 22 层的无机房电梯,而无机房电梯目前中国的技术和部件可以匹配到 35 层以下。
在配置选择上一定要考虑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比如微机控制及串行通讯;如果愿意多 支付2万元那么就选用永磁同步无齿轮主机就更好了这样无论您的住宅档次有多高,就全 能够满足了 分隔线 上一篇: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基本参数又学习了一下规范4.1.6 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m 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16m 时必须设置电梯2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 16m 时必须设置电梯3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