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科技大学有机化学入学题理带答案.doc
10页陕西科技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有机化学考试题(理)一、 基本概念题(30分)(以下各小题中,正确的选项可能不是唯一的,请按照要求回答)1、首先提出碳四面体构型的是:( )A. Berzelias J B. Kekule F A C. Fischer E D. Butlerov A M 2、异戊二烯与1mol HBr发生1,4-加成反应时,主要产物是:( )A. B. 3、下列化合物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活性最高的是( ) ,活性最低的是( ):4、下列哪个反应叫Reformatsky反应( ),哪个反应为wittig反应( )A. B. C.D.5、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涉及到碳正离子中间体?( ) 6、下列四个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 )(A) 乙醇 (B)乙醚 (C)苯 (D)四氢呋喃7、下列分子或基团中哪些具有芳香性? ( )A. B. C. D. 8、下列化合物中,与AgNO3/醇溶液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
9、反-1-甲基-2-溴环己烷与氢氧化钾醇溶液进行E2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A. 1-甲基环己烯 B. 3-甲基环己烯10、下列化合物的1H NMR谱中,亚甲基不发生裂分的是:( )E.PhCH2COCH311、下列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12、下列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 ( ),最低的是 ( )13、下列化合物中,不易进行付氏酰基化反应的是:( ) 14、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A.正戊烷 B. 新戊烷 C. 2-丁酮 D. 2-丁烯-1-醇 E. 甲乙醚15、可以用水汽蒸馏分离的是( ) A. 邻羟基苯乙酮和对羟基苯乙酮 B. 邻甲基苯乙酮和对甲基苯乙酮 C. 邻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 D. 邻二乙酰苯和对二乙酰苯16、找出下列目标化合物与制备途径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化合物制备途径(1)1,5-二羰基化合物A.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2)β-二羰基化合物B.克莱森酯缩合反应(3)β-羟基酸酯C.麦克尔加成(4)甲基酮D.雷福尔马茨基反应二、 排序(20分)1、排列下列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活性的大小:2、将下列试剂的离去能力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E. I-3、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4、将下列化合物按芳香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A. B. C. D. 5、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6、将下列化合物按熔点由高到低排列:A. 顺-2-丁烯酸 B. 反-2-丁烯酸 C. 顺-丁烯二酸 D. 反-丁烯二酸三、 完成下列反应式,带*处标明产物的立体构型(25分)1*、2、3、4、5、6、7、 8、 9、 10、11、12*、 13*、 (写构象式)14、 四、 反应机理(15分)1、 用反应机理说明下列实验现象:2、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1) (2) 五、 合成题(28)(按要求完成下列合成题)1、 用C2~C4的烯烃为原料合成: 2、3、 由1-丁醇合成4-辛醇4、 5、用乙酰乙酸乙酯、C4或C4以下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六、 推测结构(12分)1、 某化合物A(C4H8O3)具有如下的性质:(1) 其水溶液呈酸性;(2) 在硫酸存在下,与重铬酸钾一起加热,溶液变为蓝绿色;(3) 该化合物受强热时,转变为另一化合物B(C4H6O2),化合物B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 与碘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作用,有黄色结晶产生;(5) 有旋光性,能使偏振光旋转。
试问该化合物是什么?用反应式表示(1)~(4)的化学反应2、 分子式为C4H8Br2的化合物A和B,在1HNMR图谱上分别有下列信号:A:δ=1.7(二重峰,6H),δ=4.4(四重峰,2H);B:δ=1.7(二重峰,3H),δ=2.3(四重峰,2H),δ=3.5(三重峰,2H),δ=4.2(多重峰,1H)试写出A和B的结构式,并标明各吸收峰的归属七、 实验题(20)仔细阅读“乙酸乙酯的制备[1]”操作步骤,然后回答问题在100mL三口烧瓶的一侧口装配一只恒压滴液漏斗,另一侧口装配一只水银温度计,中口装配一只75°弯管,并连接直形冷凝管、尾接管、接收器,接收器用冰水浴冷却[2]在一小锥形瓶内放入3mL乙醇,边摇边慢慢地加入3mL浓硫酸[3],将此溶液倒入三口烧瓶中配制20mL乙醇[4]和14.3mL冰醋酸的混合液,倒入滴液漏斗中用油浴加热烧瓶,保持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为120℃左右然后把滴液漏斗中乙醇和冰醋酸混合溶液慢慢地滴入三中烧瓶中调节加料速度,使加料速度和酯的蒸出速度大致相等,加料时间约需90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约10min,直到不再有液体馏出为止[5]反应完毕后,在不断摇动下,将饱和碳酸钠溶液[6]分小批量、缓慢地加入馏出液中,直到无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为止。
将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水层,并用石蕊试纸检验酯层[7],若酯层仍显酸性,则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接着依次用饱和食盐水[8]、饱和氯化钙溶液[9]洗涤各两次用无水碳酸钾干燥[10]后,将粗酯滤入60mL圆底烧瓶中,装配蒸馏装置[11],在水浴上加热蒸馏,收集馏分74~80℃产量约15.5g有关的物理常数如下 :化合物沸点/℃溶解度相对密度水乙醚乙醇乙酸乙酯77.068.515∞∞0.9003乙酸117.9∞∞∞1.049乙醇78.5∞∞-0.789H2SO4∞1.84(1) 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主反应和主要副反应2) 本实验制备反应中使用的仪器装置属于什么装置?有什么特点?(3) 在本实验中硫酸起什么作用?(4) 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过量的乙醇?(5) 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物质?(6) 为什么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洗涤蒸馏液?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有什么不好?(7) 怎样判断有机层是上层还是下层?(8)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粗产物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用水代替?(9) 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能除去什么?(10) 为什么不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粗酯?(11) 精制粗酯时,蒸馏使用的接受器有什么要求?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题(30分)1、B 2、B 3、C,A 4、A,C 5、B 6、A 7、B,D 8、A 9、B10、A,E 11、D,A 12、C,D 13、A 14、D,B 15、A 16、(1)-C,(2)-B,(3)-D,(4)-A二、排序(20分)1、D>B>A>C2、E>A>B>C>D3、A>D>B>C4、B>D>C>A5、B>C>A>D>E6、D>C>B>A三、完成反应式(30分)1、 , 2、 , 3、 , 4、5、 , 6、, 7、,, 8、 9、10、 11、, + 12、 13、 14、四、反应机理(15分)1、由于稳定性:>>,所以主要产物为2、(1) (2) 五、合成题(28分)1、 2、3、将1-丁醇分别转变为1-溴丁烷和丁醛,再经格氏反应得4-辛醇(2级醇)4、甲苯经磺化、硝化、还原、水解后,得到邻甲基苯胺。
后者经重氮化、氰基取代、催化加氢后可得到目标化合物5、用乙酰乙酸乙酯、C4或C4以下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目标化合物为1,5-二羰基化合物,可由三乙负离子与丙烯腈经麦克尔加成后,将加成产物成酮水解得到六、推测结构(12分)1、化合物(A)、(B)的结构为: (反应式略)2、化合物(A)、(B)的结构为:七、实验题(20分)(1)主反应式:副反应式:(2) 本实验制备反应中使用的仪器装置属于滴加蒸出反应装置其特点是可以通过不断滴加反应物并将产物不断蒸出,用较小体积的玻璃仪器制备出较大量的乙酸乙酯3) 在本实验中硫酸主要起催化作用,其次还有吸水作用4) 在本实验中要使用过量的乙醇的主要原因是使酯化反应平衡朝着生成酯的方向进行次要原因是乙醇的销售价格比乙酸低,还有,加入过量乙醇可补充其挥发损失5) 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下列物质:反应产物乙酸乙酯、水,未反应的乙醇、乙酸,反应副产物乙醚等,还可能有极少量的硫酸6)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洗涤蒸馏液可除去粗产物中的酸由于碳酸钠碱性不是太强,且与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有利于控制和判断终点,并可带走中和热,防止酯水解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有下列问题:①与酸中和时不产生气泡,不利于带走中和热,不利于判断“终点”;②浓的氢氧化钠碱性太强,不易控制“终点”,容易过量并引入新杂质(碱)。
7) 判断有机层是上层还是下层的方法:①根据相对密度判断;②用相对密度判断有困难时,可用小试管取2滴上层或下液体,加入约1ml水,与水不能互溶者为有机层8)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粗产物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等水溶性杂质不可以用水代替饱和食盐水,否则乙酸乙酯在水中也有一定的溶解度(~8%),会造成较大的熔解损失9) 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能除去未反应完全的乙醇10) 无水氯化钙也可与乙酸乙酯形成分子复合物,所以不用其来干燥粗酯11) 精制粗酯时,蒸馏使用的接受器的要求是:干燥、干净、小口以防止引入水等其他杂质,用小口的接受瓶可减少酯的挥发 共6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