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姜及花生施肥技术.doc
8页1生姜的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1)需肥特点生姜生长需要营养全面的肥料,各种营养元素都不可缺少,否则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影响生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氮、磷、钾、钙、镁、硼、锌等元素,其中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生姜不同时期的生长量不同,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不同总的看来,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具体到各种元素,又有各自的特点据报道,姜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这种吸收规律与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相一致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此期吸收的氮素占全生长期总吸收量的 12.59%,磷占 14.44%,钾占 15.71%不论从吸收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幼苗期生姜植株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此期间氮、磷、钾吸收量占总 吸收量的 14.4%,其吸收比例为 1:0.10:1.83三股权期以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分杈数量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根茎生长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增加整个旺盛生长期吸收氮、磷、钾分别占全生长期总吸收量的 87.41%、85.56%、84.29%旺盛生长期又可细分为 3 个时期,即盛长前期、中期和后期在盛长前期吸收的氮占总吸收量的34.75%,磷占 35.03%,钾占 35.18%,吸收比例为 1:0.09:1.48。
盛长中期吸收的氮、磷、钾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21.3%,吸收比例为1:0.09:1.47,与盛长前期的吸收比例基本相同盛长后期吸收的2氮占总吸收量的 31.43%,磷占 29.27%,钾占 27.75%,其吸收比例为 1:0.08:1.29从不同生长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可以看出,随着生长期的推进,钾的吸收比例略有下降,氮的吸收比例略有上升总之,生姜对钾的吸收量最大,其次是氮,磷最少,吸收比例为 1:0.09:1.46除大量吸收氮、磷、钾以外,生姜还吸收钙、镁、硼、锌等元素生姜对钙和镁的吸收规律一致,吸收量也极为接近,至收获时,单株约吸收钙 461.5 毫克,镁 483.03 毫克生姜对锌的吸收呈指数曲线变化,在生长后期,单株日吸收锌达 49.5 微克,比生长前期高出近 1 倍对硼的吸收表现为双“S”曲线,在生长中期有一平缓吸收区据收获时取样测产,生姜单株对钙、镁、硼和锌的吸收数分别为 461.5 毫克、483.07 毫克、1 340.26 微克和 3119.51微克根据试验测产,每生产 1 000 千克鲜姜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6.34 千克、五氧化二磷(P2O5)0.57 千克、氧化钾(K2O)9.27 千克、钙(Ca)3.69 千克、镁(Mg)3.86 千克、硼(B)3.76 克,锌(Zn)9.88克。
2)施肥技术生姜的生长要求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同时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才能达到高产、优质1、施足基肥3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的沃源有机肥 1200-2000 千克,纯硫基沃源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5-5-10)60-80 千克,硫酸锌 1~2 公斤,硼砂 1 公斤 2、合理追肥①轻施壮苗肥:于 6 月中上旬幼苗长出 1-2 个分枝时,结合浇水冲施二次肥,间隔 10-15 天,每次每亩冲施高氮复合肥 15-20 公斤②重施拔节肥:又称转折肥(立秋前后),三股杈阶段,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沃源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5-5-10)70-80 公斤③冲施补充肥:在块茎膨大期进行,9 月中旬植株出现 6-8 个分杈时,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 40-50 公斤左右,分两次施用间隔 15 天左右生姜病虫害防治一、姜瘟病、炭疽病、斑点病、姜螟、甜菜夜蛾、姜螟、姜蛆等是生姜主要病虫害参照当地植保技术进行防治二、花生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1.生育与营养特性 我国花生面积种植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均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山东省,占总面积的 22%,河南占20%,广东省种植面积也较大。
花生的生育期大多为 120-135 天,4早熟品种会短些,晚熟品种会更长些花生为豆科作物,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以供自身氮素营养花生整个生育期分为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花生对氮素的积累量最高,其次是钾,而磷较少不同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也有不同苗期从土壤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 4.7%-7.1%;此期氮吸收积累不多,但对花生幼苗生育期很重要,花生氮的供应虽有三分之一来自根瘤固氮,但幼苗期根瘤尚未形成,不能从空气中固定氮素,全靠土壤供给,此期土壤如缺乏易被花生幼苗利用的氮,不仅对幼苗影响严重,对整个生育期也有危害花针期,此期既发根发棵,又开花下针,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素,早熟花生吸氮占整个生育期的 58.4%,晚熟花生占 33.5%结荚期:此期叶中的氮素向花荚中转移,也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素早熟花生吸氮占整个生育期的 23.7%,晚熟花生占 53.8%饱果成熟期,早熟和晚熟花生吸收氮素占整个生育期的 10%苗期吸磷占花生整个生育期总量的 6.8%-8.2%,花生生根发芽后,首先消耗种仁中的磷,种仁中的磷消耗尽时,即到了“断乳期”,此时正是花生磷的营养临界期,此时缺磷带来的后果,即使以后有充足的磷供应也不能消除。
此时吸磷量虽少,却非常重要花针期:吸磷速度直线上升,早熟花生吸磷量占花生整个生育期总量的 58.0%,晚熟花生占 20%结荚期,早熟花生吸磷量占花生整个生育期总量的15.5%,晚熟花生占 64.7%,达到吸磷高峰饱果成熟期:早、晚品种此期吸磷量占花生整个生育期总量的 10%由上可见,尽管早、5晚花生吸磷高峰到来的时间不同,但高峰期的吸磷量占花生整个生育期总量的 60%左右,这种现象在其他作物不多见这样我们对花生磷肥的施用,既要满足苗期即磷的营养临界期的需要,同时必须注意满足其吸磷高峰的需要花生吸钾与吸氮的规律基本相同,即“两头少中间多”实验证明,一般亩产花生 250-300 千克的情况,每生产 100 千克荚果需吸氮 5.0-6.0 千克,磷 0.9-1.14千克,钾 2.0-3.3 千克,N:P2O5:K2O=1:0.18:0.49如果亩产 300千克,荚果吸收氮 17 千克,磷 3 千克,钾 8 千克2.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1)基肥:施用腐熟好的农家肥或沃源精制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数量的复混肥既能养地又能壮苗,及供给花生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用量每亩 1000-2000 千克农家肥或沃源精制有机肥400-800 千克和 30-40 千克复合肥或沃源有机–无机复混肥 30-40 千克施肥方法,平播花生开沟撒肥,可起垄;套种花生每亩用沃源有机–无机复混肥 20-30 千克或复合肥 20-30 千克,沟施或穴施近年来不少地方种植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花生产量高,一般产量 350-500 千克/亩,需肥量大,全部肥料一次性做基肥,不在施追肥可叶面追肥和根瘤菌拌种一般基肥要施足,有机肥与沃源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相应增加,且要深施和匀施在南方红黄壤酸性土壤,每亩施 15 千克消石灰调节土壤的酸性,补充土壤中的钙6(2)追肥:地力薄弱基肥少的土壤应追肥,每亩施沃源有机–无机复混肥 15-25 千克或复合肥 10-15 千克黄淮海地区在夏季多雨季节,易出现黄苗现象,应及时喷施 0.2-1%的硫酸亚铁溶液 1-2 次对花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最好的是钼肥和硼肥钼肥用钼酸铵浸种、拌种、根外喷施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适宜的养分形态:北方花生可用硝态氮、铵态氮,南方花生气温高、雨水多,硝态氮易流失,用铵态氮好北方磷要以水溶性的为主,南方可用枸溶性磷,酸性较强的土壤可用磷矿粉。
钾可用氯化钾1、花生的田间管理技术在花生的一生中,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生育阶段田间管理应在种好的基础上,根据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和长相,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达到全苗、株壮、花多、花早、花齐、针多、果多、果饱,才能获得花生高产1.1 花生从播种到出苗,称为出苗期;从出苗到始花期(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称谓幼苗期,两者合称前期一般出苗期12~15 天,幼苗期 20~30 天花生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但同时开始了生殖器官的分化,是根系生长,侧枝分生和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花生前期根系生长很快,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植株制造的养分主要用于根系生长和花芽形成清棵是在花生基本齐苗后,把幼苗周围的土四处扒开,使两片子叶落出土外的一种管理措施在通常情况下,第一对侧枝的7结果数占全株总数的 50%—60%,第二对侧枝占 20%—30%因此,第一对侧枝发育好坏,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清棵的作用不是绝对的在墒情好和水浇地上,浅播能保证全苗,不一定进行清棵,垄种花生齐苗时锄地,拉平垄台也自然起了清棵的作用花生出苗时子叶已基本露出土面,不必进行清棵花生前期植株矮,叶片少,气温低,蒸腾小,是花生一生中比较耐旱的时期,一般不追肥浇水,以免旺长。
基肥不足,地力贫瘠的花生田,要根据苗情,酌施肥水1.2 中期管理当花生有 50%的植株开花,出现鸡头状幼果时,称为花针期;花针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 15~18 天,中熟大花生约 25天左右从 50%的植株出现幼果到饱果形成,称为结荚期早熟品种约 40 天,中熟大花生品种约 45~50 天,花针期和结荚期合称中期培土有增温、防涝、增加昼夜温差,促进果针入土和荚果发育的作用培土应在封行前和大批果针入土前进行培土时应做到不伤针、不压蔓花生中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并进的时期,因而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对生长弱的花生,初花期追肥效果最好到结荚期,一般大田易出现早衰,应抓紧时间在封行之前进行追肥浇水高产田植株有徒长,过早封行,田间郁闭情况,除控制肥水外,还可以采取喷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抑制徒长8花生花针期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时,花生开花最多,受精率也高如遇干旱,开花减少,甚至中断结荚期以最大持水量的 60%—70%为宜花针期浇水以喷灌为好,喷灌不仅节约用水,而且土壤板结轻,有利于果针入土结荚期浇水以沟灌为宜用水量充足,防旱时间长如长期阴雨,要注意排涝结荚期棉铃虫、蛴螬等害虫经常侵害花生,应及时防治。
1.3 后期管理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荚果饱满成熟时,称为饱果成熟期早熟品种 30 天,中熟大花生 45 天这一时期增加的果重为果重的50%~70%以上,是荚果重量形成的重要时期花生后期正是荚果充实饱满的时期,仍需要适当的土壤水分,注意天旱浇水,促进荚满,雨多排水,防止烂果叶面喷磷 48 小时后,就有部分磷素运往荚果因此,对早衰缺肥的花生田,一般采用 2%—4%过磷酸钙溶液,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每次每亩用液量为 75~100 公斤,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如果再加 1%~2%的尿素水溶液一起喷洒,效果更好同时除草、防病虫,拔出杂草以利荚果发育2、花生的病虫害防治2.1 花生青枯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蚜虫、蛴螬、地老虎等参照当地植保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