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
4页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据此回答1~3题1.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2.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A.新生代 B.中生代C.古生代 D.太古代3.“金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太阳(自然)的崇拜现象,类似现象最常见于(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新技术革命时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题4.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也先后出现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人地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据此完成5~6题5.“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C.天人相关论 D.人地和谐论6.“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可持续发展论 B.人定胜天论C.天人相关论 D.地理环境决定论我国某山区县人民不畏艰辛,历时十余年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渠道,成功从邻县引水解决了当地严重缺水的问题,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据此完成第7题7.该引水工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C.人地协调论 D.天人相关论读下图,完成8~9题。
8.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②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表现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9.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与图中哪个阶段相符( )A.① B.② C.③ D.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10~11题10.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2017年11月6-17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旨在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但美国却单方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据此完成12~13题12.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13.为积极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任务,我国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降低城市人口比重C.全面使用新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和研究,他们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4~15题14.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15.下列属于社会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A.增加绿地面积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D.预防和治理污染16.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7~18题17.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较为严重的环境危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C.大力促进经济发展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完成19~21题19.“碳交易”的出现能使( )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④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0.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德国 C.韩国 D.马来西亚21.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打印机C.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D.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福建省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等名优水果种植;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③在红心蜜柚子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④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③④23.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③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④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⑤促进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④⑤ D.②③④读某地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24~25题24.清洁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A.提高了蔗糖的产量 B.提高了蔗糖的质量C.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D.提高蔗糖生产速度25.该清洁生产模式最可能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图腾就是原始人类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作为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下面的图腾,似牛非牛,造型抽象,显得神秘怪异1)分析材料中的图腾形象,拥有这个图腾的氏族可能从事什么样的生产活动?(2)“图腾就是原始人类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这种迷信反映了原始人类是怎么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3)此时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什么特点?27.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14分)(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系统,B代表 系统2)数字①表示的含义是 ,数字②表示的含义是 3)在复合系统中,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5)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将下列原则与相关内容连线:a公平性原则 ①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b持续性原则 ②人类的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c共同性原则 ③各国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 中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既要统筹考虑人口系统内部的数量、结构、质量和分布,又要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战略在稳定各类人口数量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人口素质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材料三 我国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