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路基附属工程施工与后期整修技术交底精选.docx
12页t路基附属工程施工与后期整修技术交底 路基附属工程施工与后期整修技术交底 1 目的 明确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防护、挡土墙、排水工程施工及整修后满足设计要求 2 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线站前路基防护、排水及支挡工程前期施工及后期整修 4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路基防护及支挡的一般规定 使用的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并留够不少于3组试件石质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所用砂浆、混凝土,采用磅秤计量、机械拌和,小推车运输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拌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配合比,并做到随拌随用,拌和时间不少于2-3分钟如少量砂浆采用人工拌合,当少量用浆时,可采用人工拌制,但必须在地面垫铁皮,严禁直接在泥地面上拌制 (2)、施工材料要求 水泥:水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运抵施工现场的水泥 按批(散装水泥每500吨为一批,袋装水泥每200吨为一批,不足一批按一批计),对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同出厂日期的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的实验。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时,按上述规定重新复验 细骨料:混凝土选用的细骨料应进行试验拌制混凝土必须用中、粗砂,禁用细砂,中砂细度模数取3.0-2.3,粗砂为3.7-3.1 粗骨料: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颗粒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片石:采用厚度及长度大于15cm以上的块(片)石,表面无水锈,裂纹、严禁采用软岩、易风化岩石 混凝土全部采用机械拌和,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制,每次施工前应进行称量检查,并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调整成为施工配合比浇筑混凝土施工前应将模板内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木模板应加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模板缝隙和孔洞加以堵塞,不得漏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以内进行洒水或覆盖养护,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以前,不得在其上面行人或施工混凝土坍落度应进行检测,并作好记录无配筋的混凝土可采用30-50mm,有配筋的采用50-70mm混凝土应按规定制作试块,不同的施工部位分别制作一组,集中养护,及时送检 (3)边坡防护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片石砌筑采用挤浆法施工,铺砌时自下而上进行,砌块不得大面平铺,石块应彼此交错搭接,错缝一般为7~8cm ,不得松动,严禁浮塞。
砂浆在砌体内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悬浆 2 砌体护坡分段施工时,每隔10~15m宜设一道伸缩缝,并做好伸缩、沉降缝及泄水孔,泄水孔后面,应设置反滤层 勾缝养生: (2)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浆砌护坡勾缝应在路堤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砌体表面用笤帚扫除覆土、杂物等,塞缝灰浆饱满,浆砌表面统一勾凹缝,初凝后应进行洒水养生,砌体表面全部刷干净,使外貌整洁美观 人字行截水骨架护坡 边坡坡率不陡于1:1.5,边坡高度H≥4m的路堤路、路堑边坡 截水骨架采用M7.5水泥砂浆片石砌筑,拦水缘采用C15砼现浇骨架由主骨架与支骨架组成,主骨架间距6m,支骨架间距3m主骨架与边坡水平线垂直,沟底厚0.6m,沟槽宽0.4m,深0.1m,沟槽下侧设置0.1m厚C15砼拦水缘 护坡起讫点处各0.5m宽度内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片石镶边加固,厚0.6m单级护坡最大高度>6m(多级护坡其总高度最大值>10m),且连续长度>50m,间距50~100m左右,沿坡面设浆砌片石踏步一处,踏步宽0.6m 施工现场存在通病:1、砼拦水缘:路基人字形骨架护坡拦水缘砼块,没有嵌入槽内,有脱落,开裂现象;2、勾缝: 没有按照要求统一勾凹缝,或者砌体勾缝表面存在严重麻面,开裂,空鼓、漏勾现象;3、砌筑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整修措施: 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已经开裂、脱落的砼拦水缘或勾缝,敲掉或凿除重新施工,修补完整。
3 空窗式护墙; 护墙采用变截面护墙,墙身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片石砌筑,高于8米的护墙,护墙骨架部分于墙背中部设耳墙一道 护墙基础埋置在侧沟底面以下0.3m护墙墙顶设置0.3m的M7.5水泥砂浆浆砌片石平台,平台宽2-3m,平台嵌入边坡20cm如墙顶上一级设置护脚,可于护脚一起施工护墙高度大于6m时,设置检查梯和拴绳环,拴绳环间距5m,多级护墙在上下检查梯之间的平台上设置安全栏杆,一组栏杆的长度为6m 施工现场存在通病及整修措施参照人字形骨架护坡 锚杆框架梁 采用菱形布置,纵梁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度,砼强度C30,采用现场立模施工,节点间距4m,截面尺寸为0.4*0.4m,埋深0.3m,外漏0.1m 锚杆拉拔试验及开挖检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环境地质的相邻地段,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试验锚杆长3~6m,采用直径32HRB400螺纹钢制作,要求抗拔力土层不小于80KN,岩层不小于160KN 边坡开挖必须从上到下分层开挖,开挖一级后及时施工,在土质、软质岩、或分化岩边边坡路堑地段框架梁必须采用人工开槽的方式嵌入坡面中,节点间距4m嵌入深度为0.3m。
纵向每隔3个框架(3D)于框架中部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路堑顶设置镶边;路堑坡脚设置护脚;起讫点处采用M7.5浆砌片石镶边加固,宽0.5m,厚0.6m,边坡平台设置边坡平台截水沟 施工现场存在通病: 4 1、锚杆框架梁拦水缘砼块开裂、脱落; 2、梁身砼没有振捣密实,产生蜂窝麻面、空洞,露筋现象; 3、截面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 4、梁体外观扭曲,变形严重 整修措施: 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修补完整,已经开裂的砼拦水缘,敲掉重新施工,修补 (4)边坡挡护工程:路基(路堑)挡土墙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结合墙高或地基条件的变化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 砼试件制作应在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作业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按设计要求铺设泄水孔、反滤层采用0.3m厚编织袋袋夹砂加卵石(砂袋靠线路侧采用直立面,袋与袋之间采用砂卵石填实)组成,采用边填筑,边码砌编织袋砂卵石同时在挡墙底部高出地面部分设置一排墙外排水坡度为4%的泄水孔,纵向间距为2m,挡墙其余高出地面部分,沿墙面每隔2~3m交错设置向墙外排水坡度为为4%的泄水孔,泄水孔采用直径为50㎜的PVC管。
挡墙和护墙的墙后要认真施作隔离层、反滤层和墙顶封闭层严禁泄水孔乱设、少设,路堑挡墙路肩标高处设置泄水孔且排水畅通 回填: 挡墙基础在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影响 墙前基坑,非浸水地段用原土回填,夯实紧密;浸水地段用M7.5浆 5 砌片石回填,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挡墙砌筑应挂线施,应同时砌筑预埋构件、检查梯、台阶、栏杆等,并应连结牢固 施工现场存在通病: 1、泄水孔乱设、少设、排水不畅; 2、外露墙身面蜂窝麻面,或修补后砼色差太大、不平整2、路堑挡墙端头平台处截水沟流水槽没有施工或没有连接至排水沟(侧沟)、高填方段大型挡墙没有施工锥形护坡、没有安装防护栏 整修措施: 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修补完整 (5)、路基地面排水工程 路基地面排水分为:路堤坡脚外的排水沟、侧沟、平台截水沟、天沟及排水沟、坡面排水槽等 速度目标200km/h地段地面排水沟的类型分为A1型、B1型、B2型、C1~C3型截水沟。
A1型侧沟适用于流量不控制的一般软质岩路堑,强风化或分化破碎的硬质岩路堑,设置底宽0.5m,深0.9m的矩形侧沟,采用C25砼钢筋砼现浇,厚0.2m,现场根据情况预留泄水孔 B1型一般地段排水沟,路堤式路堑侧沟、天沟尺寸采用0.6*0.4m,板厚8㎝,C25砼预制,,并于沟底铺设3~5㎝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垫层施工后不得有地表水通过排水沟或天沟下渗 B2型使用于路堑顶面较陡的地段天沟,底面宽0.6 m、深0.6 m的矩形天沟,采用C25砼现浇, 6 C1~C3型水沟适用于平台宽≥2m时的截水沟,C1型为路堤平台截水沟,C2型水沟为路堑平台截水沟,路堑边坡坡率为1:0.75~1:2, C3型水沟为路堑支挡结构(路堑挡土墙、土钉墙、)平台截水沟,墙顶路堑边坡坡率为1:0.75~1:2, 采用地面排水沟在施工时要选好排水沟的排水方向,施工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路堤坡脚外的排水沟、侧沟在路基完成后施工;平台截水沟与护坡同时施工,施工应注意在急流槽位置与吊沟连接坡面排水槽与坡面防护同时施工,排水槽每隔15m设置一道 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砂浆采用拌合机拌合,做到砌体砂浆饱满,强度满足要求,颜色一致,勾缝采用凹缝,墙面平整、美观挖方段的天沟,以及路基填筑的临时排水工程 天沟的位置、尺寸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出水口牢固,以防被雨水冲塌并且与其它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排水沟的线形平直、圆顺,排水沟的位置、坡度、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重做好系统性的永久防排水和施工期间临时防排水,重点做好基底、水沟槽底、路基边坡防排水在施做临时排水系统时与永久排水系统统筹安排,排水系统注重永临结合 所有浆砌排水设施的边坡必须平整、稳定,铺砌背后及顶部与地层之间,认真填塞、封严 注意事项 (1)路基边沟、侧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应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排水衔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路基施工前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 7 否完备和妥善 (2)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有效 (3)路基排水工程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处及时修补完整 (6)、过渡段排水 过渡段桥台背渗水板、横向排水沟(管)等排水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其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应平顺、整齐、牢固,排水畅通。
(7)、质量控制及检验 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砂浆采用拌合机拌合,做到砌体砂浆饱满,石料尺寸选配合理,强度满足要求,颜色一致,勾缝采用凹缝,墙面平整、美观 注重做好系统性的永久防排水和施工期间临时防排水 工程所用的砂、石、水泥、钢筋等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进行验收 检验方法:查验钢筋、水泥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和材料性能报告单,现场抽样对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砂石含泥量进行检验 排水设施、垫层、滤层的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