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doc.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0847281
  • 上传时间:2019-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5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古代中国(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重大史实时期知识要点远古时期(1)禅让制、公天下2)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3)原始文字、绘画夏商西周(1)政治: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2)经济:青铜农具、井田制、工商食官3)文化: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春秋战国(1)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变法改革、郡县制雏形2)经济:铁犁牛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抑商3)文化: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骚》4)选修:改革:商鞅变法;人物:孔子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2.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重大史实政治(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2)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经济(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文化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选修秦始皇时段特征1.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开始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重大史实政治九品中正制经济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文化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分裂动荡,门阀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相对削弱2.经济上,小农经济受到破坏,田庄经济和土地国有制(均田制)盛行3.思想文化上,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士大夫流行清谈(以老庄之学为基础),佛教、道教盛行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重大史实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筒车、曲辕犁;南青北白、唐三彩;坊市制、柜坊和飞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唐诗(李白、杜甫)、火药用于军事、文人画王维、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选修唐太宗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五、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1368年)重大史实政治(1)宋:二府(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知州、通判、转运使;(2)元:行省制、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经济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瓦肆;棉花的推广;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程朱理学;宋词、元曲、元杂剧;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火药改进、三大发明西传、青花瓷选修王安石变法时段特征1.宋代(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君主专制加强2)经济上,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布局出现重大变化——坊市界限和时空限制被打破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儒学思辨化、理论化的产物——宋明理学2.元代(1)政治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有所加强,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经济上,商业发达,纸币流通3)思想文化上,元代儒士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科举制也不常举行,世俗文化兴盛六、明清时期(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重大史实政治(1)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制(2)清:军机处、密折制经济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文化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京剧、西学东渐选修康熙帝时段特征1.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经济上,传统小农经济继续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文化上,实行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但新思潮也已开始涌现隐性线索1.中枢机构的变动:三公九卿(秦)——中外朝(汉)——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军机处(清)2.地方行政演变:分封制(西周始)——郡县制(秦始)——行省制(元始)3.选官制度变迁:世官制(先秦)——察举制(汉始)——科举制(隋唐始)——废八股取士(近代)4.儒学发展:创立(春秋)——发展(战国)——厄运(秦)——独尊(西汉)——创新(南宋)——批判(明清)——冲击(近代前期)——摧毁(“文化大革命”)——新生(现代)古代世界(从爱琴文明到文艺复兴前)一、古代希腊重大史实政治城邦国家、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权力机构经济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文化人文主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选修梭伦改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段特征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二、古代罗马重大史实《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自然法时段特征1.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2.《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此后公民法不断完善,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3.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阶段《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和最终完成三、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重大史实天主教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宗教裁判所中外联系1.国家政治:希腊城邦——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2.经济联系:中国丝绸——丝绸之路——东罗马帝国3.科学技术:四大发明——西传欧洲——对西方近代社会来临有重大影响4.人文思想:中国先秦儒学(仁、仁政)——希腊人文思想(知识即美德)近代世界(从15、16世纪至20世纪初)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5~18世纪)重大史实政治(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经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选修宗教改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牛顿时段特征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等国确立,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3.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理性主义精神得到传播,封建主义(王权、教权)受到进一步冲击4.世界孤立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二、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重大史实政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和1875年宪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经济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轮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进化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选修马克思、恩格斯时段特征1.工业革命、工业化、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并走向联合3.进化论,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17年)重大史实政治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石油、内燃机、汽车;垄断组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文化量子力学、相对论选修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爱因斯坦时段特征1.资产阶级代议制成熟和完善。

      2.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美德后来居上,俄日经济也得到充分发展4.在科技领域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5.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6.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帝国主义列强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隐性线索1.人文精神的发展:蒙昧中的觉醒(古希腊)——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2.世界市场的发展:新航路开辟(雏形出现)——殖民扩张(市场开拓)——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3.近代英国线索: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内阁制——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世界工厂(19世纪中期)——发展缓慢(19世纪末以后)4.科学发展: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5.殖民霸权转移:西、葡(15、16世纪)——荷兰(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拿破仑(19世纪初期)近代中国(从1840~194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年)重大史实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文化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时段特征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重大史实政治(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3)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4)五四运动经济(1)资本输出(2)民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