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统一做法.docx
13页别墅砖混结构统一做法1.1. 设计总则1.1.1 结构体系采用砖混结构1.1.2 常用的承重砌体为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混凝土 多孔砖等承重墙厚度一般为 240 或以上,其余 120 厚墙、轻质墙等作为隔墙, 不能承重,其用材可以为轻质砌块或与承重墙相同1.1.3 建筑层数一般为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三层地下室可能局部取消(别墅项目一般不会完全取消地下室);上部结构局部可能有错层,如车库、通高客厅等(此时尤其应注意层高及高厚比要求)1.1.4 除基础部分外,涉及上部结构的主要规范包括:《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006 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1.1.5 开始设计任务之前,应注意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场地条件、自然条件,如风雪、地震、场地土类型、承载能力、场地坡度(原始地坪、后期景观)、地下水位等1.2. 结构布置在进行结构布置之前,应该细致阅读理解建筑图,了解以下内容:(1) 房间功能组合(了解各房间的用途分配、主次区分、交通组织等);(2) 主要的楼面、屋面、外墙做法(用以确定面层厚度、荷载等);(3) 设备要求(了解管井、留洞、集水坑、集水沟、卫生间垫层)1.2.1 承重墙布置砖混别墅中,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承重墙体往往有很多不能上下对齐,应积极思考,并与建筑专业协商:局部根据结构需要改变墙厚及功能(将部分120隔墙改为240承重墙,或将某些240墙改为120隔墙)、改变部分墙体位置等,满足以下原则,以达到较好的受力性能:(1 ) 各层承重墙尽量对齐;(2) 尽量形成闭合布置(局部不能闭合的位置设置构造柱予以加强);(3) 两方向上的承重墙间距基本合理(4〜6米)。
4) 注意墙体高厚比,尤其是层高较高的车库、通高客厅、有斜屋面的顶层可以考虑减小横墙间距和设置圈梁、构造柱予以加强1.2.2 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主要依据两个原则:构造要求和计算需要设计之初根据构造要求设置,建模计算后再行增加1.2.2.1 构造要求(1) 《抗震规范》中有关要求设置,如外墙阳角、大板周边、大洞口周边等;(2) 承重墙布置中认为需要设构造柱加强的位置,如墙中大洞口两端、单片墙端等;(3) 大跨度梁端部、悬挑梁根部、抬墙梁(以下称为框支梁,为描述方便但应注意与框剪结构中的框支梁是不同的支承框支梁的柱相应称为 框支柱)端部等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如果圈梁作用不足,首先考虑设置梁垫,再考虑设置构造柱;(4) 认为设置构造柱便于处理的部位,如窗间小于 400 的砖跺、错层部位的墙角等;(5) 其它认为需要加强的部位1.2.2.2 计算要求整体建模计算时,局部可能会出现抗震验算、受压验算、局部承压验算不满足等情况,此时根据需要增设构造柱1.2.2.3 截面尺寸(1) 构造柱一般为 240*240,局部小砖跺改为构造柱者,尺寸按建筑图2) 局部框支柱截面应根据荷载、框支梁截面及跨度、层高等因素确定。
1.2.3 梁板布置平面梁板的布置应结合在一起考虑,共同支承楼屋面荷载、墙体荷载(包括非承重隔墙和承重墙),满足使用功能和观感要求1.2.3.1 承重墙每层楼面处设圈梁,梁宽同墙宽,梁高一般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1) 一般情况下为 2402) 满足圈梁两侧楼板连接的构造要求(例如有一侧降板时,圈梁高至少应至低板底面)3) 圈梁下洞口较大、或者洞口处有集中力落在圈梁上时,应计算圈梁受力及配筋,不能简单按照构造配筋4) 屋面山墙尖顶较高时,可以考虑在窗顶标高加设一道圈梁5) 建筑立面、墙身有特殊要求时,圈梁布置须结合立面及墙身1.2.3.2 不落地的承重墙,优先考虑在底层设梁整体抬掉,如荷载、跨度过大,可以考虑按照框架结构的做法,每层设梁抬,仅支承本层楼面荷载及墙荷载(此时宜结合承重墙布置,与建筑协商,将梁上墙体改为 120 隔墙,以减轻荷载并明确受力),但底层梁的受力及配筋应予以放大应注意上部墙中是否有竖向排烟道等影响设梁的情况对于希望后砌的 240 墙,图纸上必须明确注明1.2.3.3 其余楼面梁板布置,应在保证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板的作用, 简化梁的布置(不必拘泥于有墙处必设梁或大面积板下必设梁),并能均匀传递 楼面荷载到承重构件上,避免过于集中。
1) 注意梁下房间功能及净高要求,控制梁高斜屋面最低点梁下净高应注意检查(梁高注意倾斜度的影响)2) 部分大板位置根据下层房间功能要求可考虑不设梁(有时是不得设梁),而采用厚板3) 局部小板上隔墙可考虑直接由板承受,有时无梁大板上也可能要抬许多隔墙这种情况下,计算梁板时应将隔墙荷载予以折算,见计算部分 对于异形板,可以采用有限元程序单独计算4) 梁宽与梁下的墙宽不同时,应考虑偏位方向对使用的影响5) 个别梁根据要求需上翻(不允许下挂、有条件上翻)6) 管道井周围一般不做梁,加筋要在图中示意并加以统一说明;大洞口(包括贯穿的狭长洞口)或洞口边墙体较多时宜在洞口边设梁7) 车库顶梁注意考虑车库门卷帘开启及设备安装8) 坡屋面上不是一定要在屋脊与折板处布置梁9) 坡屋面上主次梁搭接处,应考虑屋面斜度、使次梁能够搁支在主梁上如果出现次梁下挂,应注意补充节点做法,如设置吊筋等10)斜屋面梁随屋面弯折时,遇连续小折角宜直接拉通,设计图中给出具体原则及做法示意图1.2.3.4 梁截面确定(1) 如建筑墙身立面有要求,按建筑2) 梁宽一般为 240,个别小梁宽度可为1203) 梁高一般可按跨度取值,见下表:分类 简支梁梁 悬挑梁连续梁框支梁井字梁高 1/12〜1/15L1/12〜1/20L 1/15〜1/20L 1/5〜1/7L 1/6L说明:(1).L为梁的计算跨度。
2).梁的荷载较大时,截面高度取大值,必要时要验算挠度和裂缝宽度(3). 梁跨度较大时,可以考虑受压区现浇板的有利作用初定截面后计算,最终梁的配筋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1.2.3.5 板厚度确定(1) 一般情况下,楼面板厚度根据跨度取值当两向跨度比为 2时,板厚可取短跨 1/30,当两向跨度比为 1时,板厚可取短跨 1/38,实际板厚可以据此内插值确定2) 除常规楼板自重及使用活载外,板面如有垫层或抬隔墙时,板厚适当增加对于按第(1)条计算板厚已超过80mm的板,可以粗略按以下方法估算:垫层荷载或计算板配筋的隔墙折算荷载每增加1kN/m2,板厚大约增加8〜10mm (最终按照实际跨度及边界计算调整)】3) 板厚一般不少于 100,地下室顶板厚度一般不少于 120,屋面板一般比同跨度楼面板厚 20、且一般不少于 1204) 对于大板周围的小板,与大板的板厚差宜控制在40mm之内 5) 初步确定板厚之后,根据板四边支承条件计算,根据配筋再予以调整1.3. 结构建模及计算基本流程:用PMCAD建模、输入梁墙荷载;输入楼面结构布置;输入楼板荷载;进行砌体抗震整体验算;梁配筋计算其实,建模计算的过程与结构平面布置图是关联的,基本步骤为:初步布置平面、建模计算、调整平面、调整计算等。
地下室底板是否作为一层建入模型,由基础形式确定如果底板荷载直接由土承担、不计入基础,则不建1.3.1 材料选择1.3.1.1混凝土: ±0.000及以下一般用C30,以上用C251.3.1.2钢材:1级钢限于有6、有8;11级钢限于直径錦10,錦12;直径14及以上用III级钢(适用杭州地区,其它根据地区情况确定)1.3.1.3 墙体材料(包括承重墙及非承重隔墙)根据项目确定,一般为:(1) 对于砖砌体,±0.000以下、无地下室部分采用MU15混凝土 实心砖、M10水泥砂浆;其余均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体施工控制质量为B级2) 对于轻质隔墙,采用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简称AAC)砌块 密度级别取B06级、强度级别取A5.0级(考虑装修要求较高)1.3.2 荷载计算(以杭州桃花源项目为例)1.3.2.1 墙体恒载(1) 240砖墙: 4.8 KN/m2 (无外贴石材)、 5.2 KN/m2 (有外贴石材)对于承重墙,计算模型中输入墙体容重时考虑抹灰荷载的折算2) 120砖墙:3.0 KN/m2 (双面粉刷)(3) 120轻质隔墙(容重W8KN/m3): 1.2 KN/m2 (两面批腻子)、1.6 KN/m2 (一面批腻子、一面抹灰)、2.0 KN/m2 (两面抹灰)。
建议统一按2.0 KN/m2 考虑,即允许双面抹灰4) 如果设计项目中约定 120 隔墙采用轻质隔墙,则在局部厨房、 卫生间等处仍应考虑可能采用与承重墙相同的砌体,方便挂热水器等重物,墙荷载取值应予注意1.3.2.2 板面恒载(1) 普通荷载包括结构板自重、面层、板底抹灰、吊顶建议仅 计算附加板面恒载,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便于调整)2) 一般面层砂浆或垫层的容重可取20 KN/m3,厚度按建筑图板底抹灰可取0.5kN/m2,吊顶可取0.3kN/m2 3) 屋面或露台等部位,保温防水面层总恒载根据建筑做法分层计算累加 4) 斜屋面应取总恒载按坡度进行换算如果由程序自动计算板自重,此时应注意程序不会自动对板自重部分进行换算1.3.2.3 板面隔墙荷载折算 板面有隔墙时,计算梁(含整体结构计算)、板配筋时应对隔墙荷载进行折算, 可按如下方法:(1) 单独计算板面恒载gl、活载q1;( 2) 计算板面上全部砖墙重量,按面积平均为面载 g2;(3) 计算梁、整体抗震验算时,板面荷载取(g1+g2)、q1;(4) 计算板筋时,根据砖墙在板上的居中程度,近似取(g1+1.5〜 2.0g2)、q1,墙体在板中部集中者取大值(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如果板上为单片、无洞口的通长墙,仅1/3墙荷传至板上,其余直接传至两端梁1.3.2.4 风载、雪载,按照荷载规范取值,重现期50年1.3.3 砌体结构抗震验算1.3.3.1 参数设置:砌体结构类型中,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楼面类型为刚性,地下室嵌固高度可输入地下室高度(如为敞开或半敞开地下室,此值应减少,或直接输 0),墙体自重可取 22kN/m3其余指标,地震烈度、墙体材料、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砂浆强度、块体强度、砂浆类型等,按实际输入1.3.3.2 验算内容全部验算项目都应满足,主要指标包括抗震计算、受压计算、墙高厚比、局部承压注意在楼面结构布置中输入墙上圈梁局部小墙肢计算不满足时,可以考虑增设构造柱加强、调整结构布置有时程序进行局压验算时荷载扩散模式可能有缺陷:简单地将集中力按节点直接向下层传递,此时可考虑手工验算1.3.4 梁配筋计算可以用SATWE整体有限元计算如果梁上无承重墙,结果可以用来配筋;如果有,则应按照底框模式计算梁配筋1.3.4.1 用 SATWE 计算(1) 上部结构计算采用 SAT-8;(2) 部分设计参数按照实际输入。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