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的楷模范长江.doc
4页记者的楷模——范长江08060222 苏一文摘要: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他的许多作品是近代中国部分历史的真实记录他从自己的新闻实践中对新闻工作基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天看来,许多观点仍未过时,并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将结合范长江的新闻实践就其新闻思想进行探讨关键词:范长江;新闻实践;新闻思想范长江,原名希天1909 年 10 月 16 日生于四川内江,1970 年 10 月 23 日卒于河南确山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范长江的一生是为新闻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从他的新闻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影响深远的新闻理念1、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范长江认为记者应该去第一线采访新闻,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他指出“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 ”而且“必须是新的事实,有代表性的事实 ” 长江尊重事实,以事实为据,更新思想、探索真理,让自己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使得他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进步思想,审视社会、剖析政局,从而能够选择好的选题,并使作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了长久的历史价值他的新闻选题范围广,涉及面大, “从各个方面来表现现实的中国” 。
诸如,他的西北通讯内容涉及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教育、交通等问题,几乎囊括了西北社会的全部此外,他还用解剖典型的方法,用典型反映一般,以具有代表性地区的情况来反映整个社会现实例如,通讯《兰州印象》里,就对兰州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交通、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状况做了全面解剖,揭露了兰州政治的腐败, “商业的停滞和农工业的不振” , “一般人民之生活,自日渐趋于暗淡”等等社会弊端 【1】1935 年春,范长江准备经上海,溯长江入川,然后赴西北旅行采访恰在这时,红军主力到达四川西部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感敦促他早成此行1935 年 7 月中旬,范长江以《大公报》通讯员名义,冒着酷暑,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旅行这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由于国民党当局对红军的消息实行专横的严密新闻封锁,使得红军的真实情况很少为外界所知范长江感悟到红军和共产党已经成为关系中国未来、关系人民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政治力量,应该让世人了解采访途中,当地群众见他不是本地人,又是单身一人,都劝他说,山地险要,战乱频频,不要往前走了但他义无反顾,历尽艰辛,几度遇险,到川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广大西北地区采访,足迹越过祁连山、贺兰山,西达敦煌,北至包头,历时 10 个月,跋涉 4000 余里,写出了大量同情革命与红军的旅行通讯。
在他的文章里,第一个公开正式称中共军队为“红军”而不称“”,并透露出红军是“北上抗日”而不是“流寇”,毛泽东的中央红军没有“损失殆尽”,还有“好几万人”,等等 在范长江的笔下,“红军的政治工作相当成功,送我们的士兵,谁也可以讲一大堆大道理,‘帝国主义’ 、 ‘殖民地’ 、 ‘革命’,……无比其多的名词,他们讲得无不顺理成章,俨然受过多年政治教育 ”“这些年轻的红军官兵,说起打仗完全是儿戏,没有紧张意味……少年和青年精力充足,只要燃起政治的火焰,他们的战斗力是无限充盈的 ”“城内商业照样维持,原因是红军对于社会秩序,已采取维持现状的态度他们行动的事实,已在商民中建立信仰 ” 国民党宣传机器大肆宣传红军仓皇逃窜,溃不成军,薛岳、龙云一类的国民党将领报告说,共产党损失惨重,每天死伤一千范长江看到的却是,红军部队“勇而有谋” 相反国民党部队行进时,“被对河红军射毙者甚多”,“河中时有浮尸,其状狰狞,臭气熏人 ” 【2】2、强调记者的时代感与责任感范长江重视记者的责任感,他说:“一个记者心中,新闻时机最重要哪里将爆发新闻,就应当向哪里奔去!”为了弄清楚“红军北上后中国的动向如何, ” “未来抗战的大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怎样”这两个问题,1935 年,26 岁的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作了历时 10 个月,遍及川、陜、青、甘、内蒙等广大地区,全程 40000 余里的大考察,揭露了西北地方的弊政,描述了西北人民的悲惨景象,第一次透漏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
再如,1936 年,西安事变后,针对事变消息,外界对事变经过不了解,长江冒险赴西安和延安采访,归返后,发表了大量通讯,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和陕北根据地情况,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告之于天下他说:‘我们中国人虽然自己惭愧不能保护自己领土,而当新闻记者的人,却有把危急情况报告给国人的义务,我们要在危机未爆发以前,把这些地带的情形弄个明白 ’于是,他向西蒙出发,有了《塞上行》 ”【3】三、主张记者言论自由范长江较早论及言论自由的文字,是在他发表于 1937 年 4 月的通讯《忆西蒙》中他写道:“人民没有政权的国家,前途不会是光明的言论自由,在复杂的国家情形下是让各方面的人民表示其意见的最好方法许多新闻报纸本身,自然难免各有其背景,然而它的背景,即代表一种社会意见 ”范长江系统论述言论自由,是在《论人民的报纸》中这是 1946 年春范长江在他所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他说道: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就是“要说什么,就写什么” 范长江不仅认识到“言论自由是报纸的生命没有言论自由,报纸就没有生命” ,还考虑到了争取言论自由的艰难性,认为“在反动派统治地区,一定要坚决地要求言论自由,不惜牺牲一切去争取言论自由” 。
身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媒介的高级领导,范长江认为:言论自由应该是“真理的自由,人民的自由……人民应该有真理自由,这是人民正当的要求,正当的主张,正当的意见,要有发表的自由 ”也就是说,在范长江心目中, “我们的言论自由是有原则的,必须是真理,人民的” 【4】四、强调记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他信仰“新闻记者第一原则,是要修养人格的 ”、他欣赏“真理是新闻记者惟一的武器,忠实是新闻记者惟一的信条” ,在引述别人的看法之后,长江说:“所以似乎很神秘的新闻记者职业,还是把最平凡的人格问题,作成了根本的第一的信条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谈到其他各种技术的问题……所以有人说, ‘新闻记者责已要格外严,律已要格外密丝毫不苟,丝毫不乱,才配做新闻记者’ ”范长江曾经说过:“有了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 ”他指出,新闻记者要有健康高尚的人格,责己要格外严,要树立正气,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作风范长江经常结合当时的形势,联系社会风气以及新闻界的状况,提出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教育、培养高尚品质的具体要求。
“青记”刚成立的时候,曾以 6 项具体要求作为会员的信条,即:努力自我修养,健全本身人格,巩固共同意志,促进新闻事业,维护大众利益,发扬民族精神他说:“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 ”他还说,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1940 年秋,范长江应邹韬奋之邀,写了《怎么做新闻记者》一文,再次阐述了自己的新闻观认为新闻记者要有操守,既不为金钱、利益、美女诱惑,又不为诽谤、诬蔑、威胁所吓倒,要能坚持真理靠真理,就是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判断事物的曲直、善恶和美丑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追求和人格,才能坚持用正义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事实和广大受众,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新闻记者注释:【1】 《名记者范长江新闻写作思想的探悉》【2】《范长江: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3】李国华《范长江:新闻思想》【4】王咏梅发表于 2009 年第 11 期《炎黄春秋》:《范长江论言论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