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出版业库存积压问题的探讨4300字.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冷***
  • 文档编号:161533274
  • 上传时间:2021-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出版业库存积压问题的探讨4300字   近年来,出版行业的发展虽然势头减缓,但是由于电子书、盗版书等的冲击以及管理流程上的疏漏,纸质库存图书的册数和码洋金额日渐庞大,这种情况会制约出版行业的发展,影响出版行业的利润,同时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阐述了出版行业图书库存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形成巨大图书库存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减少图书库存的对策(事前、事中、事后);我们认为出版业应该改变管理图书库存的理念,要加强图书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图书库存相关人员需要对每一版次的图书持续跟进,合理控制图书库存,使出版业能长远发展  出版业图书;库存管理;过程管理  一、前言  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图书的数量、品种也越来越多,多家出版社可能同时出版相同品种的图书,品种结构相对集中,另外电子图书、盗版书的冲击,使得纸质图书的销售不是很畅通,造成图书库存积压,这些库存图书必将制约出版行业的发展  本文打算从形成纸质图书库存的源头(事前)和事中、事后来探讨如何减少图书库存  巨大的图书库存给出版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困难:首先,资源的浪费从企业来说,投出去的成本(费、纸张费用、印刷费、装订费等)没有回报(销售收入),从社会来说,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损失。

        其次,造成环境污染图书的原材料纸张在造纸过程中有污染,图书在印刷、装订过程中有污染,虽然国家现在对环保的要求很高,排污没有控制在一定标准内的企业不允许开工,但污染总是存在的  最后,产生了机会成本一本书从策划寻找稿源开始,到作者写作、责任、排版、印刷、装订,直到成书,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这本书销售不出去,前面的成本损失若把这些人力物力投放到另一种对社会有价值的图书,则企业和社会双赢  因此,通过对图书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图书的库存,不仅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  二、出版业库存图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图书出版的总品种、总印数、定价总金额的增多,库存图书的总印数、定价总金额也在不断增多,出版业图书库存积压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库存本无可厚非,但是当库存的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时候,就存在巨大的风险,究其原因,是因为库存图书的过度积压不仅占用出版社的流动资金,同时还会产生管理、仓储等费用,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出版业的长远发展当库存达到一定的程序时,就有可能压垮一个出版社,当被压垮的出版社足够多时,就会影响到整个行业  表1、2中列示了近3年来全国图书的出版及库存情况。

        ?谋?1的数据看出,近3年我国出版业的企业数量基本不变,出版图书的品种、数量、定价总金额却在逐年增高,这是可喜的一面但同时从表2看到库存图书的总金额也在逐年提高,大量的图书库存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序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这些过量生产出来的图书不仅浪费了生产资源,还使出版业的资产发生减值,对出版业的发展壮大极为不利因此,出版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御库存积压,把库存图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三、造成出版业库存图书积压的因素分析  1.部分出版社的经营管理者目光短视,只顾眼前业绩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部分出版社的经营管理者在年终总结时通常需要汇报这一年出版图书的品种、册数、生产码洋、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本年生产的图书品种、册数多,一般来说本年的生产码洋、销售收入也会多,但库存图书的多少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大部分出版社也无需汇报  2.图书盲目上马  策划没有对图书作可行性分析,没有对图书的作者能力、图书质量、图书内容、适应的读者群体作进一步的研究,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疏漏,内控概念淡薄,这样的图书出版后市场占有率极低,只能成为库存  3.部分图书的品种相对集中  市场上总有一些类型的图书比较畅销,这个畅销也是相对的,起先一、二家出版社出版该类图书,相对市场还没有饱和,极为畅销,其他出版社似乎看到商机,纷纷出版同类图书,可想而知,出版的总图书量大大超过市场需要量,很多图书成为库存。

        4.多元化发展  企业在主业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特色后,如果有实力有能力可以进行相关多元或不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有些出版社自己的主业还没有做出特色,或者主业已经做得颇具特色,但没有与其他板块相配备的业务团队,对该板块没有完全熟悉,生产出来的图书质量不高,市场反映平平,大部分的图书也成为了库存  总之,出版业库存图书大量积压在根源还是一个体制在问题虽然从2009年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但事业单位在影响仍然存在,出版业没有形成一整套全流程的先进管理方法,与发行脱节,发行与市场脱节,信息没有及时沟通,跨团队合作的动力不足  四、解决出版业库存积压的对策  1.强化对库存积压的重视  出版业的经营管理者要重视大量的库存积压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上级管理部门对出版业的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时也应加上库存图书这一项,并赋予适当的权重,这样就能引起出版业的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只要出版业的经营管理者重视并身体力行,制定一整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把库存图书与人员和发行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并在流程上严格要求,在理念上多加宣传,充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坚信出版业的图书库存会逐年减少  2.加强对图书出版过程管理   一种书的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事前(设计、研发);事中(、排版、印刷、装订);事后(营销、售后服务),目标成本管理中把这三段定义为上游成本、中游成本、下游成本。

      如果每一品种书的每一本书都能够到读者手里,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这本书就实现了它的价值企业从资金投出到资金回笼,实现了增值,读者也实现了他的需求如何能让每本书都到读者手里,事前管理好是重中之重,当然,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也必须加强  (1)事前管理  一本书在设计研发阶段如果以国家的政策导向为依据,内部管理到位,目标市场明确,定价合理,那么这本书的基调基本定下来了,前景看好当然在设计研发阶段光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是无法做到的,需要跨团队合作下面从四个方面说明一名策划在每一种书选题立项时需要关注的事项①这种书针对的群体:成人(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学生(博士、研究生、大中小学)等等该书作者的资历、能力,作者的资历深、能力强,图书的质量高,市场占有率就高该书的类型(教材、教辅、大众类图书、商业类)等等,总之,要结合各方面情况,全方位分析这种书适合还是不适合本单位出版②从市场部、发行处取得必要的数据(同类书已出版的单位、册数,该群体大约有多少人、同类书已经销售的册数,哪些出版社正在出版,本单位大概有多少市场份额等)③估算该书的成本(费、封面设计费、稿费、纸张费、印刷费、装订费)等等,这些数据可以从总编办、出版科、财务科取得。

      在估算成本时按照不同的群体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二个途径考虑,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要以读者为导向,产品的设计和价格要让读者能接受④按照市场价格结合市场占有率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该书是否有利润空间如果有,该图书立项;如果没有,该图书放弃一种书在确定了企业能盈利有市场的情况下立项,即使预测过程中有偏差,库存图书也不会很多  (2)事中管理  从图书立项以后到成书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持续跟进,时刻关注,同时要抓好两个方面①严控质量关:质量、排版质量、印刷、装订质量等,质量是图书的生命②把好时间关,周期、出版周期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划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不是过了市场需要就是市场被别人占领  (3)事后管理  图书装订成册出厂后,营销周期也要有明确的规划,市场部和营销人员要针对该图书的特征和群体全力推销,尽量达到零库存当然,优秀的策划在策划阶段就已经和作者、营销人员紧密合作,并且有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在每种书的三阶段中,策划应该全程跟踪,企业的每种书如果都按照以上三阶段管理,并加上合理的奖惩措施,造成出版业库存图书的因素分析中的第2、3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经过以上三阶段管理后,如果尚有库存图书,出版企业也要最大化的提高其社会效益,为了防止回流,企业可通过国家捐赠机构把图书捐赠给边远或贫困地区,企业也可以减少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

        3.把握好多元化发展的时机  出版企业在做大做强主业以后,完全可以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出版业准入门槛很高,全国出版社只有584家,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单位微乎其微,所以出版业要肩负起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出版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有一定的经营积累,企业自有的现金流也比较充裕,且我国的图书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出版企业只要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弘扬传统文化,引进外来的优秀文化,配备适合的团队,把目标指向广大的农民、老年、知识分子等,制作出适合他们的图书,不仅有广阔的市场,还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五、结论  本文阐述了出版行业图书库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形成出版业库存图书积压的因素,提出了解决出版业库存积压的对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国584家出版社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全方位的出版各种图书,满足全国人民的学习需要和精神需求出版单位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并相互学习,信息共享,实现出版之间的大合作,为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出版?挝荒诓恳?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积极倡导跨团队合作,我们坚信,只要出版社的经营管理者重视并意识到库存图书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危害,采取先进的信息系统,坚持每一种书每一个版次都用三阶段管理法,出版业的库存图书将会逐年减少,最终实现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保证出版业长远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路,廖伟,谭小军,出版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175-180.  [2]王秋红,浅谈如何解决出版社图书库存积压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6.6:101-102.  [3]沈宇芬 赵敏,出版社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科技与出版(第5期),2016:70-7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