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docx
50页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术语2.1.1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以 m 计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 爬坡 车道、紧急停车带时,尚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2.1.2 路面宽度 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紧急停车带的 宽度,以 m 计2.1.3 路基横坡 路槽中心线与路槽边缘两点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 示2.1.4 路面横坡 对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是指路拱表面直线部分的坡度,对有中央分隔 带的道路是指路面与中央分隔带交界处与路面边缘与路肩交界处两点的 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2.1.5 路面中线偏位 路面实际中心线设计中心线的距离,有一 mm 计2.1.6 压实度 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2.1.7 平整度 路面表面相对于理想平面的竖向偏差2.1.8 弹性模量 材料在弹性极限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2.1.9 水泥混凝土强度 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在规定条件下养生后的抗压强度2.1.10 弯沉 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值 (总弯沉 )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回弹弯沉 ),以 0.01mm 为单位表示。
2.1.11 构造深度路表面开口空隙的平均深度,即宏观构造深度 TD ,以 mm 计2.1.12 摆值 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路面在潮湿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表征值,为 摩擦系数的 100 倍,即 BPN 2.1.13 横向力系数与行车方向成20o偏角的测定轮以一定速度行驶时,专用轮胎与潮湿 路面之间的测试轮轴向摩擦阻力与垂直荷载的比值,简称 SFC,无量纲2.1.14 渗水系数 在规定的初始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渗入路面规定面积的水的体 积,以 mL/min 计2.1.15 路面错台不同构造物或相邻水泥混凝土板块接缝间出现的高程突变,以 mm计2.1.16 车辙 路面经汽车反复行驶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车辙深度以 mm 计2.1.17 土基的现场 在公路土基现场条件下按规定方法进行贯入试验, 得到荷载压强—贯入量曲线, 读取规定灌入量的荷载压强与标准压强的比值, 以百分数表示T 0901 — 2008 取样方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取芯钻机或路面切割机在现场钻取或切割路面 的代表性试样1.2 本方法适用于对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或水泥、石灰、 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取样,以测定其密度或其它物理力学性质。
1.3 本方法钻孔采取芯样的直径不宜小于最大集料粒径的 3 倍2 仪具与材料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⑴路面取芯钻机:牵引式(可用手推)或车载式,钻机由发动机或电力 驱动钻头直径根据需要决定,选用直径 ①100mm 或①150mm 钻头,均有淋水冷却装置⑵路面切割机:手推式或牵引式,由发动机或电力驱动,也可利用汽 车动力由液压泵驱动,附金刚石锯片,有淋水冷却装置⑷盛样器 (袋)或铁盘等⑸干冰(固体CO2)⑹试样标签⑺其它:镐、铁锹、量尺(绳)、毛刷、硬纸、棉纱等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⑴确定路段可以是一个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或按相关规范的 规定选取一定长度的检查路段⑵按本规程附录 A 的方法确定取样的位置 ⑶将取样位置清扫干净3.2 采样步骤⑴在选取采样地点的路面上,先用粉笔对钻孔位置作出标记或画出切 割路面的大致面积,切割路面的面积根据目的和需要确定⑵用钻机在取样地点垂直对准路面放下钻头,牢固安放钻机,使其在 运转过程中不得移动⑶幵放冷却水,启动电动机,徐徐压下钻杆,钻取芯样,但不得使劲 下压钻头待钻透全厚后,上抬钻杆,拔出钻头,停止转动,不使芯样损 坏,取出芯样 沥青混合料芯样与水泥混凝土芯样可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
注:由于试验需要不能用水冷却时,应采用干钻孔,此时为保护钻头, 可先用干冰约3kg放在取样位置上,冷却路面约1h,钻孔时通以 低温CO2等冷却气体以代替冷却水⑷有切割机切割时, 将锯片对准切割位置, 开放冷却水, 启动电动机, 徐徐压下锯片到要求深度 (厚度 ) ,仔细向前推进,到需要长度后抬起锯片, 四面全部锯毕后,用镐或铁锹仔细取出试样取得的路面试样块应保持边 角完整,颗粒不得散失⑸采取的路面混合料试样应整层取样,试样不得破碎⑹将钻取的芯样或切割的试块,妥善盛放于盛样器中,必要时用塑料 袋封装⑺填写样品标签,一式两份,一份粘贴在试样上,另一份作为记录备 查⑻对取样的钻孔或被切割的路面坑洞,应采用同类型材料填补压实, 但取样时留下的水分应用棉纱等吸走,待干燥后再补坑T0911 — 2008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测试方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与中线偏位 等几何尺寸的检测, 以供道路施工过程、 路面交竣工验收与旧路调查使用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⑴长度量具:钢卷尺⑵经纬仪、精密水准仪、塔尺或全站仪⑶其它:粉笔等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⑴在路基或路面上准确恢复桩号。
⑵根据有关施工规范或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建工程 )》(JTG F80/1) 的要求, 按附录 A 的方法, 在一个检测路段内选取测定的断面位置 与里程桩号,在测定断面作上标记通常将路面宽度、横坡、高程与中线 平面偏位选取在同一断面位置,且宜在整数桩号上测定⑶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确定路基路面各部分的设计宽度的边界位 置,在测定位置上用粉笔作上记号⑷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确定设计高程式的纵断面位置在测定位置上用粉笔作上记号⑸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在与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确定成型后路面的 实际中心线位置⑹根据道路设计的路拱形状,确定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与路面与路肩 (或硬路肩 )的交界处,作为横坡检验的基准;当有路缘石或中央隔 带时,以两侧路缘石边缘为横坡测定的基准点,用粉笔作上记号3.2 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与总宽度测试步骤: 用钢尺沿中心线垂直方向水平量取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以 m 表示,对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准确至 0.005m ;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 0.01m 测量时钢尺应保持水平,不得将尺紧贴路面量取,也不得使用皮 尺3.3 纵断面高程测试步骤:⑴将精密水平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尺竖立在中线的测定位 置上,以路线附近的水准点高程作为基准。
测记测定点的高程读数,以 m 表示,准确至 0.001m ⑵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与水准点闭合3.4 路面横坡测试步骤:⑴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 塔尺分别竖立在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缘带边缘 d1 处与路面与路肩交界位置(或外测路缘石边缘)d2处,di与d2两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 测量 d1 与 d2 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 m 表示,准确至 0.001m ⑵无中央分隔带的路面:将精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调平,将塔 尺分别竖立在路拱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 d1 与路面与路肩 (或硬路肩 )的交界位置d2处,d i与d2两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 di与d2处 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 m 表示,准确至 0.001m ⑶用钢尺测量两测点的水平距离, 以 m 表示,对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 准确至 0.005m ;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 0.0im 3.5 中线偏位测试步骤⑴有中线坐标的道路:首先从设计资料中查出待测点 P的设计坐标,用经纬仪对该设计坐标进行放样,并在放样点 P'做好标记,量取 PP的长度,即为中线平面偏位? cl,以mm表示。
对高速公路与一级路,准确至 5mm ;对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 10mm⑵无中桩坐标的低等级道路:应首先恢复交点或转点,实测偏角和距 离,然后采用链距法、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等传统方法敷设道路中线的设 计位置,量取设计位置与施工位置之间的距离,即为中线平面偏位? CL,以mm表示,准确至10mm4计算4.1按式(T 0911-1)计算各个断面的实测宽度 Bii与设计宽度Boi之差 总宽度为路基路面各部分宽度之和 Bi = B1i — Boi (T 0911-1)式中:B1i ――各断面的实测宽度(m);Boi ――各断面的设计宽度(m);? Bi――各断面的实测宽度和设计宽度的差值 (m) o4.2按式(T 0911-2)计算各个断面的实测高程 H1i与设计高程Hoi之差 Hi = H1i — Hoi (T 0911-2)式中:H1i ――各个断面的纵断面实测高程 (m);Hoi ――各个断面的纵断面设计高程 (m);? Hi――各个断面的纵断面实测高程和设计高程的差值 (m) o4.3各测定断面的路面横坡按式(T 0911-3)计算,准确至一位小数按 式(T 0911-4)计算实测横坡i1i与设计横坡ioi之差。
d1i —i1i = d2i X100 (T 0911-3)B1i? ii = i1i — ioi (T 0911-4)式中:i1i――各测定断面的横坡(%);d1i与d2i ―― 3.4所述各断面测点d1与d2处的高程读数(m);B1i――各断面测点 d1与d2之间的水平距离(m);ioi ――各断面的设计横坡(%);?ii ——各测定断面的横坡和设计横坡的差值 (%) 4.4 根据本规程附录 B 的方法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各测定断面的宽度、 高程、横坡以与中线平面偏位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但加宽与超 高部分的测定值不参与计算5 报告5.1 以评定路段为单位列出桩号、宽度、高程、横坡以与中线偏位测定 的记录表, 记录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注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断面5.2 纵断面高程测试报告中应报告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差值,低于设 计高程为负,高于设计高程为正5.3 路面横坡测试报告中应报告实测横坡与设计横坡的差值实测横坡 小于设计横坡差值为负;实测横坡大于设计横坡差值为正T 0912 — 2008 挖坑与钻芯法测定路面厚度试验方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各层施工过程中的厚度检验与工程交工验收检查 使用。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下列仪具和材料: ⑴挖坑用镐、铲、凿子、锤子、小铲、毛刷⑵路面取芯样钻机与钻头、冷却水钻头的标准直径为 ①100mm ,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不作其他试验时,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 用直径 ①50mm 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 ①150mm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到层厚⑶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⑷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⑸补坑用具:夯、热夯、水等⑹其它:搪瓷盘、棉纱等3 方法与步骤3.1 基层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测定3.2 挖坑法厚度测试步骤:⑴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按附录 A的方法,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查的 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⑵在选择试验地点,选一块约 40cm x40cm的平坦表面,用毛刷将 其清扫干净⑶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幵挖这一层 材料,直至层位底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 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