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江盆地区域地质.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73812045
  • 上传时间:2022-09-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7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构造(一) 柳江向斜构造盆地:柳江盆地所在地区是一个由古老变质岩系所组成(并有广泛出露)的 蓟县~山海关隆起区的边缘部分发育起来的向斜盆地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地 壳下沉,接受沉积因此它是晚元古代清白口纪古生代, 中生代地层所组成的向斜构造盆地柳江向斜盆地基本上为一一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甚至局部倒转的向 斜,西翼的产状陡峻,西翼南部秋子谷一一山羊寨一带产状发生倒转,而 东翼产状平缓稳定该不对称的向斜轴部紧靠西翼因此出露的地层宽度 东翼是西翼的五倍或更多柳江向斜的基底为太古代古老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等变质岩出露 于向斜盆地的北部,东部及南部边缘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有一不整合面 (旦梁运动造成的)其上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岩系及以后各代地层在 向斜的西部及东南外缘为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构成了险要得山地柳江向斜分成三个构造分区:1. 柳江向斜东翼区:东翼占据面积很大,约为整个向斜面积的 2/3强东翼区的构造特征是岩层产状平缓稳定(产状向西倾角在 10度~30度之间)次生厚度变化小对煤及耐火粘土的开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东 翼小岩株岩床和岩墙为数很多多处侵入相对柔软的煤层以致使煤层 受变质和扰乱,是开采的一个不利因素。

      断层多为北西和北东向以正断 层为主,多是小断层2. 柳江向斜西翼区:由于西部花岗岩侵入造成挤压,所以西翼地层出露较窄,次生厚度变 化大西翼取的主要构造特征是:岩层近南北走向,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 向东,倾角可达70度,甚至直立,倒转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有几条南北走 向高度角的逆断层,自西向东上推,延伸很远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 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3. 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岩所占据往往构成山地, 如老君顶,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现象二) 断裂构造:本区断层较发育,类型较多,主要为正断层与逆断 层,分布于向斜各处主要断层有:1. 鸡冠山——汤河地堑:位于鸡冠山一一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 组合而成断层面倾角大,河谷东侧断层面向西倾,西侧断层西向东倾, 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2. 伍庄——傍水崖断裂带:该断裂带发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庄,东至傍水崖有平行 的数条断层出现,形成迭瓦式构造断层面多向西倾斜少数向东倾斜 倾角70o —— 80o断层面呈舒缓波状,见有挤压构造透镜镜体,构造角砾 岩和片理化带,牵引褶皱断层和糜棱岩化等现象也较明显。

      3. 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层该断层发育在柳江向斜的西翼,走向NE20度,大致平行于向斜轴,是 一条走向断层,沿走向延伸近10公里断层东侧为下盘,其亮甲山组豹皮 灰岩,,断层两侧为上盘,其张夏组后层状灰岩断带宽 1米左右,中间有细品闪长岩脉侵入断带中有构造角砾,岩发育和片理化现象,旁侧牵 引,褶皱也较明显4. 牌坊砬子逆断层:该断层观察点位于伍庄东北500米牌坊子之废弃旧矿坑处,断层北北 东向延伸,长达3公里断层发育于二迭系地层中,断层东侧为上盘,西 侧为下盘上盘为下二迭统,顶部 B层耐火粘土和上二迭统含砾粗砂岩, 具有明显的牵引褶皱下盘为 下二迭统粉砂质页岩沿断层面观察,见有构造透镜体及片理化现象上盘岩层两组节理发育5. 石门寨126.6高地北采坑正断层:该断层出露在柳江向斜的东翼,位于石门寨东南 126.6高地北废采坑 处断层走向NE15度,断层在平面上呈锯齿状延伸,在剖面上向东倾,倾 角61o整个断裂宽带15米,其中有正长斑岩岩脉侵入宽约 3.5米断 裂带中有断层角砾岩,角砾大小不等,以东岩为主后期被二氧化硅所胶 结形成硅化带实出地表面呈锯齿状近南北向延伸断层延伸有 1.5公里。

      断层东侧为亮甲山组的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竹叶状灰岩,西侧为寒武 系张夏组的厚层 状灰岩6. 石门寨126.6高地南采坑逆断层断层发育在亮甲山组灰岩中,断裂面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断层面在 剖面上见有大片擦痕、阶步,断层面附近有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发育断 层的上盘(北西盘)产生次一级的牵引褶皱该断层延伸不远,断距不大四、构造发育史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发生海进在长期风化侵蚀的古老变质岩系上开 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 在这段时期内曾有过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如在清白口纪和下寒武世之, 中奥陶世和中石碳世之间都曾发生过沉积间断上述时期柳江盆地古地理 环境随有过海、陆地明显变迁但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平稳的升降运动 所以该时期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自中生代初期起,经历的构造变动性质与古生代不同这个时期的构 造变动使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层强烈、褶皱、断裂二迭纪末,本区发生 强烈构造运动形成了柳江向斜的雏形导致侏罗系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 古生界之上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导 致二迭系地层愈向北受侵蚀愈强,甚至局部无有蚀余侏罗系直接超覆于 石炭系或奥陶系之上。

      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沉积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使下侏罗统下部岩 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沉积中心所以下侏罗统上部岩层明显地区域性 起超覆于下部岩层之上在西翼则超出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而角度不整 合于古生界之上由此推知,此时的柳江向斜以具不对称形态两翼很陡, 东翼开阔平中侏罗世,柳江盆地再次发生强烈构造变动伴有多次连续 和猛烈的火山喷发所以在向斜的核部形成了大面积的中性火山岩层不整 合超覆在下侏罗统之上局部超覆于二迭系,奥陶系之上白垩纪燕山晚期的温泉堡花岗岩基侵入形成的挤压力使不对称的柳 江向斜形态更进一步加剧并引起了西翼自西向东逆的一系列南北断层和 西翼地层产状的局部新生代特别第四纪以来本区有明显的上升运动 全区遭受剥蚀因此,山区河谷有阶梯地形成全新世以来,由于冰后期 海侵在现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些海积和 海蚀地形形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