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九上《醉翁亭记》-全考点总结.docx
9页九上《醉翁亭记》-全考点总结写作背景: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为上书替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而触怒政敌,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少有舟车商贾、四方宾客往来,百姓安于农事,生活简朴安闲,民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心情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抑郁掩藏在山水和诗酒之中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作文章:山水之乐、宾客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最后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他的醉只是表象,本质是陶醉于滁州的山水以及经过自己的治理后人们的富足生活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所以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最后都统一在太守之乐中,“乐”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人的一生,难免有曲折坎坷,但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适时地把心中抑郁寄托于个人兴趣爱好,不断提升自己志趣,保着一颗乐观的心面对生活,那么,空气会清新、天空会蔚蓝! 《醉翁亭记》全文仅有四百多字,却意蕴丰厚——景美、人美、情美、文美——创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美!所以学习本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抓住21个“也”字,25个“而”字,反复诵读,体会音韵美其二,抓住10个“乐”字,拎出相关语句,深入品析,体会思想美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意思)2.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 今义:(花草的)香味]3.佳木秀而繁阴(古义:茂盛 今义:清秀)4.山间之四时也(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5.射者中,弈者胜 (古义:文中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今义:射击6.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 今义:蚕吐出 来得像线一样的东西)7.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 今义:竹子)二、-词多义1.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连词,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却,可是)2.秀 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3.归 朝而往,暮而归(动词,返回,回家) 云归而岩穴暝(动词,聚拢) 4.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居高面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动词,到、来到)5.乐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名词,乐趣)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快乐)三、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2.杂然而前陈者(名词作状语,在面前)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4.故自号日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别号)5.太守宴也(名词作动词,设宴)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快乐)四、文言句式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也”表示判断)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A.倒装句,状语后置句,“述以文”,即“以文述”;B.判断句,“...也”表示判断;C.省略句,以文述(之)]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倒装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五、成语归纳1.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3.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4.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5.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另:《岳阳楼记)中演化出的成语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今义: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今义: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今义: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今义: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今 义:写作“百废俱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今义:写作"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今义: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春和景明: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今义:春光和煦,风景鲜艳明丽)《醉翁亭记)中演化出的成语有: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今义:酒杯与酒筹交叉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场面热闹)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今义: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
今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而石出:文中指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今义:多用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今义:与古义相同)前呼后应: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今义: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文章的重点语句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⒂、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⒃、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板书设计:12.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四时、(醉景) 风俗:宴游之乐 (醉人) 心情:与民同乐 (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