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节月季花中学习资料.ppt
40页第九节月季-花中皇后 学名:Rosachinensis英名:ChineseRose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瘦客科属:蔷薇科产地与习性蔷薇科属植物原产北半球,几乎遍及亚、欧两大洲,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至于现代月季,血缘关系极为复杂月季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形态特征月季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具钩状皮刺羽状小叶35枚,花常数朵簇生,微香,单瓣,粉红或近白色花期10月香水月季(R.odorata),由月季与巨花蔷薇天然杂交而来枝长,常带攀援性,小叶57枚,表面有光泽,新梢、嫩叶常为古铜色花有粉红、浅黄、橙黄、纯白等色,芳香,生长季节开花不绝现代月季(R.cvs.)是经多次杂交、长期选育而成的杂种月季品种群灌木或藤本;叶较厚、较大而表面光泽;花蕾多卵圆形,花形丰富,复瓣至重瓣,淡香至浓香。
连续开花,而以5月及月为盛花期月季的分类-茶香大花月季 盆栽观赏品种,品种繁多,树势健壮美观,大部分单枝开花,花朵硕大丰满,形态优美,花香浓郁,花色丰富、艳丽,是极受欢迎的品种群月季的分类-丰花月季 扩张型长势,花头成聚状,耐寒、耐高温、抗旱、抗涝、抗病,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广泛用于城市环境绿化、布置园林花坛、高速公路等,本基地复壮优选的莫海姆宫殿、花房、肯特等丰花品种,当年单株蓬茎70厘米左右,其花色不受温度高低之影响,始终不变色月季的分类-微型月季 月季家族的新品种,其株型矮小,一般不超过30厘米,开花甚密,花朵较小,颜色种类繁多,花型极美,因其品性独特又称为钻石月季、袖珍月季广泛用于盆栽造型和点缀草坪月季的分类-藤本月季 长势强壮,攀援性强,株高一年生可达24米以上,二年生节间发芽全身开花,花头众多,花色艳丽、奔放,花期持久,是优良的立体绿化品种,布置走廊、围墙(篱笆)等效果极佳(有红、黄、白、复色、朱红等各色)月季的分类-地被月季 匍匐生长,枝条触地生根,覆盖率极强(单株年覆盖面1平方米左右,厚度30厘米左右);多花(单枝花朵50100朵,单株次开花可达千朵以上);耐寒、抗旱、抗病,是抵御风沙、水土保持最理想花卉品种。
其中以恋情火焰、巴西诺、哈德福俊、梅郎珍珠为佳月季的分类-食用月季玫瑰花香味纯正、产油量高,干燥加工可制作成玫瑰香茶(也可熏茶),在众多食用、药用、保健、养颜花卉品种中最佳蔷薇、玫瑰和月季1.月季(Rosachinensis):我国是月季的故乡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月季传人欧洲,与很多国外品种反复杂交,中国月季的月月、季季开花的遗传性改造了欧洲月季,随之育成了现代月季所以现代月季和中国原产的古代月季(Rosachinensis)无论在形态上或染色体组成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现在国内90以上的月季都是国外引进的现代月季现代月季以株型、花的大小、香味等分为六类:丰花月季、壮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香水月季、灌木月季等杂交品种超过200种花色有白、绿、兰、红、淡红、粉红、黄、淡黄等蔷薇、玫瑰和月季2.玫瑰(Rosarugosa)玫瑰原产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目前我国栽培的“玫瑰”种类繁多,作为香料栽培而有经济价值的“玫瑰”只有2种:重瓣红玫瑰(ROairugosacv.plena),它是玫瑰的栽培变种,苦水玫瑰(RosaserrataXR.rugosa),它是玫瑰的杂交种玫瑰油是世界名贵的香精,是调制甜韵花油的代表性原料。
是香精油中的精品国际上玫瑰油主产于保加利亚和法国南部,用以生产的是香水玫瑰(Rosadamascena)我国有些地方把一些有香味的月季或蔷薇当玫瑰栽培,但含油率低,香味不浓可见玫瑰在香料生产上国内外都是广义地指向蔷薇属(Rosa)中的具有红色香花的一些种植物学上的玫瑰是专指rosarugosa它的变种有红玫瑰(花红色)、白玫瑰(花白色)、重瓣白玫瑰(花白色重瓣)等蔷薇、玫瑰和月季3.蔷薇(Rosamulitiflora)又称为野蔷蔽、多花蔷薇它广泛分布于我国除东北、西北以外的广大地区生路边、林缘和旷野其中易扦插繁殖,常被用作嫁接月季的砧木变种有:粉团蔷蔽:(var.cathayensis)花较大,单瓣粉红色,直径2.54厘米,花柄有腺毛、叶较大;七姊妹:(var.p1atyphylla),花重瓣深红色;荷花蔷蔽:(var.carnea)叶通常较小,花重瓣,粉红色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采收后要充分后熟,然后脱去果皮和果肉,将它们沙藏在5以下的冷室中,第二年早春用撒播或条播在露地苗床上,待苗高10厘米时上盆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扦插是繁殖月季的主要方法,南方可在春秋两季进行嫩枝插。
春插34月进行,此时气温相对湿度较高,插后25天即可生根,成活率高秋插从8月下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此时生根期比春插延长1015天另外可在秋末结合冬剪得到的大批枝条,进行冬季硬枝扦插,南方可露地扦插,最好在温室内进行北方多在春季扦插,如要秋插或冬插,应在温室或次冷床内培育扦插时用激素处理,可促进生根繁殖方法嫁接繁殖嫁接在生产中也是常用的方法,尤其对扦插难以生根的优良品种,多采用此法砧木应选择适应能力强,能抵抗白粉病和褐斑病的种类,如野蔷薇、粉团蔷薇、刺玫瑰等多用枝接或芽接枝接,应在休眠期进行,南方多在12月至第二年2月,北方则在春季叶芽萌动前进行芽接,在生长期均可进行,但以9月份为宜,可在高大的砧木上进行不同品种的多枝芽接,从而培育出树状月季繁殖方法 压条繁殖在生长旺盛时期进行,1个月即可生根,生根后剪离母体,带土坨定植即可繁殖方法 组织培养如在短期内培养大量优质商品苗,可用组织培养繁殖栽培管理 露地栽种月季,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处所,除重施基肥外,生长季节还应加施追肥修剪是一项重要作业,除以休眠期修剪外,生长期还应注意摘芽、剪除残花枝和砧木萌蘖温室栽培主要以供应切花为生产目的,常按30cm30cm株行距栽植,夜间保持1517,白天2125。
月季盆栽,可供室内观赏栽培管理 其栽培管理要领是:盆土疏松,盆径适当、干湿适中,薄肥勤施,摘花修枝,防治病虫,每年换盆栽培管理 土壤: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为宜栽培管理 水分:月季对水要求较多,在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特别是花期需水更多,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进入休眠期后要控制水分不宜过多栽培管理 日照:喜日照充足,如阳光不足易徒长,且开花不艳 肥料:由于生长期不断开花,孕蕾,抽枝,要经常施肥,防止树势衰退栽培管理 温度:大多数品种适宜温度为15-26度,气温低于5度进入休眠状态,有的品种可以忍耐零下15度的低温和零上35度的高温应用 应用:月季可种于花坛、花境、草坪角隅等处,也可布置成月季园藤本月季用于花架、花墙、花篱、花门等月季可盆栽观赏,又是重要切花材料病害防治-月季灰霉病症状:月季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一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呆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人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部病害防治-月季灰霉病病原:为Botrytis cinereaPers,属丝孢纲、丝孢目的一种真菌。
传染途径: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病部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危害温室月孝中湿度大,易发生灰霉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病害防治-月季灰霉病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 2.温室要适当通气,不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各个月季盆之间应有适当空隙浇水时从盆沿浇入,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晴天切花,伤口愈合容易病害防治-月季灰霉病3.药剂防治发病初即喷药保护,使用1:1:100倍波尔多液时可2周喷药1次4.喷雾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喷洒药液量每67m2不少于5060公斤病害防治-月季灰霉病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在温室栽培月季时,还可试选用以下施药方式:1.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m2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50克,熏34小时。
2.粉尘法: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来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667m2l公斤,911天一次,连续使用或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病害防治-月季黑斑病 月季黑斑病又名褐斑病,为世界性月季病害症状:月季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但个别品种上边缘也可整齐光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在扩大镜下,病部可见黑色疱状的小粒体,病斑往往几个相连,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使得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容易脱落,但有些月季品种却不脱落幼嫩枝条和花梗上产生紫色到黑色条状斑点,微下陷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张新叶病害防治-月季黑斑病 病原:为放线孢属的真菌Actinonemarosae(Lib.)Fr.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角质层下,以后突出表皮大小为108198微米,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鱼鳔状,大小为1825*56微米,双细胞,上小下大,分隔处略有缢束顶端如喙状,常偏向一侧病害防治-月季黑斑病传染途径:以菌丝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早春,形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2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孢子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025pH值为78,潜育期1011天,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一般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发病重,炎夏高温干旱季节病害扩展缓慢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关差异,但无免疫品种病害防治-月季黑斑病防治方法:1.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2.盆栽时不要放置过密,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以免地面积水时盆土过湿,最好的是放在阶梯形的植台上改进浇水方式和时间,应从盆沿浇入,避免喷浇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病害防治-月季黑斑病3.药剂防治夏季新叶刚刚展开时,即应开始喷药,一般710天1次使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加湿性粉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1:1:100倍波尔多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冬季修剪后也可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以铲除病菌。
病害防治-月季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是月季上普遍发生的病害在部分地区危害相当严重症状: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均可受害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梢膨大,向反面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病害防治-月季白粉病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