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羑里城与周文王.pdf
3页1 羑里城与周文王羑里古城,位于河南汤阴县,古时周文王姬昌演易的地方周易,中华民族集大成的智慧书,被列入“ 五经之首 ” ,是古代哲学的典著,历代孺子、道学、医者皆以此为学经,是诸子百家之源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 384 爻,并提出 “ 刚柔相对,变在其中“ 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3000 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处, 是有史可据、 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此处也是文王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 卦 384 爻,即“ 文王拘而演《周易》” 之圣地羑(yǒu )里古城,据考证,古为商纣王监狱,因西伯姬昌对杀人如麻的纣王叹息一声,便被囚禁在此七年,九死一生,但也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周易》,史记载:“ 文王拘而演周易” 古人也聪明,建监狱筑高台,一目了然,这里夏朝即是国家监狱,叫夏台商朝,叫羑里;周朝,叫做囹圄([l íng yǔ]同囹圉)周文王,一代明君,行仁政,善治国,他的政治理念,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连孔子也对他崇拜之至姬昌生活勤俭,着普通人衣服,亲身到田间劳动他的裕民政策是周朝强大的原因,即少租少税,人人有耕地,怀保小民,德法并举,有点现代人说的藏富于民的味道,很值得现代政府借鉴。
文王八卦,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 )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是将易学朴素的哲学道理和实际运用,逻辑化、公式化,这是伟大的创举,既便现代,也没有一部哲学思想能如此实际运用美国人几十年前就开始用计算机来研究周易的逻辑规律,而中国则被带上封建迷信的帽子栏杆里种的是蓍[sh ī]草,茎杆正直,古人认为蓍草是灵物,占卜神器,其实,当时也只是周文王周易运算的工具而已, 现在被仍被神话, 难怪,现在也只有这里和曲阜、太昊伏羲陵才有 关于 蓍草《周礼 · 春官 · 筮人》所云:“ 凡国之大事, 先筮而后卜 ” 其中筮、 卜为上古时期流传的两种占卜术,用龟甲做材料的为“ 卜” ,用蓍草为材料的为“ 筮” 文王庙始建年代失考,元、明、清时期重修,周易里的“ 泰,否 ” 两卦的含义,泰卦是乾在下,坤在下,上下互交, 才能安泰, 就是说当官的要有民众为上观念,才能了解民情,管理好国家, 才能国泰民安, “ 否”则相反,两极分化,天地不交,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又名:“兔儿冢”周文王周易演算出神入化,民间崇拜之至,纣王疑虑,又怕他造反,故而试验周文王是不是传说的那么神,将其长子杀了,肉包成包子,给文王吃,周文王已经算出,但怕暴露,只能忍着悲痛,强食子肉,待无人时又吐出来,形成土堆叫“ 吐儿冢 ” ,后人谐音成“ 兔儿冢 ” , 这就是周文王长子伯邑之墓,故当地人不吃兔子,以为悼念。
周易是人类解惑自然,破除迷惑的智慧书,是哲学,是思想,指导诞生了孔子、朱熹、诸葛亮等诸多圣贤,为中国的医学、天文、自然、社会的发展立下丰功伟绩,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我们应给于正确的评价和研究宋朝时期,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 ),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普通话读音:gè n;同 “ 靳” )为少男;巽(普通话读音:2 xù n;同 “ 信” )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 道” 文王庙建在羑里城遗址之上,座北朝南,现存建筑系明嘉靖(明世宗朱厚熜)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周文王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名昌 古公 亶 dǎn 父(也作亶甫,即 古公亶父 ,姓姬,名亶,豳( 今陕西省旬邑县 ) 人中国上古周族领袖,是周文王的祖父亶父“亶”后加一个“父”字,表示尊敬, 并不是名叫 “亶父”,“古公”也是尊称他是周朝先公,是西伯君主,其后裔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 ”。
据推算,他是黄帝的第十六世孙、周祖后稷的第十二世孙之孙, 季历 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 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 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 方伯 ” 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 受命之君 ” 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
豳[bīn]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与国:盟国;友邦《管子 · 八观》: “ 与国不恃其亲,而敌国不畏其彊 《史记 · 项羽本纪》: “ 项梁曰: , 田假 为与国 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 ?” 裴駰(见 “ 骃 ”)集解引如淳 曰: “ 相与交善为 与国 ,党与也 ” 《资治通鉴 · 魏元帝景元四年》:“ 汉 主使羣(同“ 群” )臣会议,或以蜀 之与 吴 ,本为 与国 ,宜可奔吴 邹韬奋《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 他们终不能认清敌与友的区分,把任何国家都看作‘ 与国 ’ ,结果是得不到一个‘ 与国 ’ !”《周易》产生的那个年代、那个人物和那些事情那是殷商末年,西伯侯(即姬昌____后来的周文王)和九侯、鄂侯是殷纣时期德高望重的大臣国君纣王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商纣王的亲信崇侯虎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恐怕不利于商王,这已经引起了纣王的疑惑恰在此时,九侯的一个长得十分美丽的女儿,被纣王娶进宫中九侯之女不满纣王荒淫糜烂的宫廷生活,引起了纣王愤怒,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之女,九侯也被剁成肉酱鄂侯为九侯争辩,又被烤成了肉干。
纣王如此残暴成性,西伯侯听后暗暗长叹,为国担忧,怀念旧友这件事被崇侯虎知道了,又向纣王进了谗言,于是纣王把西伯候从西岐召来,囚于羑里被囚期间,纣王为了断绝文王与外界的联系,不仅在羑里驻有重兵,而且在通往羑里的道路上也层层设卡,在伏道上驻兵监视,在愁思冈设立防城吐儿冢的来历传说在很早以前,商末周族的领袖“季历”被商王文丁杀害后,季历的幼子“姬昌”继承了王位,即周文王姬昌是个贤明的君王,继位后不久,便使周族渐渐强大起来,从而引起了商王殷纣( 帝辛 ) 的疑忌和不满有一次,殷纣王听信宠臣崇侯虎 的谗言,随意找了姬昌一个差错便将他抓起来,囚禁在今天汤阴的羑里城3 姬昌的大孩子名叫伯邑考 ,天性纯孝,听说父亲被纣王无端幽禁起来,便召集周族的臣下商议伯邑考主张由自己带了珍宝到商作抵押,换回父亲,周族的老臣们都劝说:这样太危险了,商王原来是忌妒周族兴盛才这样做的,商王若把伯邑考也扣留下,那周族会更糟伯邑考坚决地说:“如果商王把我也扣起来,还有我弟弟呢! 你们可以先帮我的二弟发监理朝政,为救父亲,我决定冒险走一趟群臣见伯邑考执意要去,便将此事禀告给伯邑考的母亲,母亲虽然也觉得此去凶多吉少,但为了拯救姬昌,只好依从了儿子的主意。
命次子发暂时摄理政事,让长子伯邑考带着宝货到商都谢罪姬昌囚在羑里, 殷纣王还是对他放心不下,因为 许多人都说姬昌是个圣人,在狱中还潜心钻研 《易经》,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可加害,纣王心里越发妒忌这次姬昌的儿子伯邑考来了,纣王便想出一个残忍的办法来处治他纣王吩咐左右把伯邑考杀了,并剁成肉馅, 包成饺子, 送去给姬昌吃, 看他知不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使者捧着人肉饺子,宣称是商纣恩赐给姬昌的姬昌拜受了人肉饺子,心知这肉必有缘故,但不知是什么肉因为他囚在羑里,与外界隔绝,自然想不到儿子前来,只得遵依规矩,将饺子吃下,将肉汤喝下,然后谢恩 使者回报纣王, 纣王听罢抚掌大笑说:“谁说姬昌是圣人,他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了还不知道呢!哈,, ”后来,有人将这事告诉了姬昌,当姬昌明白了人肉饺子的来历时,懊悔万分他每天跑到“演易台”的后边,把吃到肚里的那揪心裂肺的肉呕吐出来,一边吐一边痛心地说:“吐的都是我自己的儿啊! ,, ”“吐的”与“兔子(的)”谐音,安阳本地方言一般是将“子”读作“的”传说姬昌吐出的肉,变成了很多只活蹦乱跳的小白兔,腾云驾雾飞上了月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姬昌从肚里呕吐出来的食物便形成了一个小土丘,后人称为“吐儿冢”。
当地老百姓还有句歇后语“吐儿冢坡上的兔子----打不得” 这句歇后语说的是这之后人们作为纪念周文王,在羑里城盖了一座庙,在庙里塑上文王金身,还禁止在庙圆圈打生( 打猎 ) ,不知哪一代有一个外地狩猎人到文王庙打生,一箭射着一个兔子,兔子带着箭飞跑,他在后边紧紧追赶兔子跑到庙里不见了猎人追到庙里,看到门槛上插着根箭这时,从门里边走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对他说:“年青人哪!儿孙们给你一直磕头,你可别再狠心射了说完不见了这个猎人进去一看,庙内塑像和刚才老人一模一样儿,顿时醒悟,跪下磕了三个头,离开了画地为牢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 计于鲜也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典 故】相传在很久之前的社会里,人们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就 在地上画个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惩罚,即使这样,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决不会提前走出 圈子半步.相传上古时刑律宽缓,在地上画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惩罚,如后代的牢狱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於鲜也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扞姬昌呴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
《封神 演义》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 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后比喻将行动限定在某种范围内,不得逾越划地为牢 〖拼音〗:huá d ì wéi láo 〖解释〗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 范围内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 ,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 划地为牢 ,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孙犁《澹定集·关于乡土文学》:“自 己认真做去就可以了,何必因为别人另有选择,自己就划地为牢,限制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