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双热源热泵制热水与供暖性能诊断.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6658528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9.4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o 0 年 第¨期 (总 第 卷 第 期 ’ 建 筑 节 能 N o . 1 1 i n 2 0 0 9 ( T o t a l N o .2 2 5 . V o 1 . 3 7 ) 一 新 能 源 与 环 境 NEW ENERGY & ENVI R0NMENT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7 2 3 7 .2 0 0 9 . 1 1 . 0 1 6 双热源热泵制热水与供暖性能诊断 吕坤 - , 彭曾根 z ( 1 一 匕 海 同济工程项 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2 0 0 0 9 2 ; 2 . 东南大学 , 南京2 1 1 1 0 0 ) 摘要: 通过对 3 种热泵供暖性能系数( c O P ) 比较可知, 太阳能热泵供暖 C O P 值比空气源热泵高运用试验分析和理论计算发现压缩 机 电效率随压缩机压 缩比的增加 呈线性下降规律 , 并直接导致双 热源热泵 系统制 热水性能 系数( C OP ) 偏低 , “-3热水温度超 过 时, C O P 值甚至 1 . 0 ,但其平均值 2 . 1 6仍然较低 ;在相 同压缩 比条件 下, 制热 水模式 电效率要 比供暖模式高 0 . 1 1 , 表明该 双热源热泵制热水模式性能优于供暖模式, 但是制热 水模式处于较高压缩比条件 下运行, 因而其性能系数 偏低。

      0.9 O.6 槲 善0 .3 O . O 2 . 5 3.0 3 . 5 4 . 0 4 . 5 压缩 比 制热水模式 一供暖模式 图 7 双 热源 热泵电效 率 随压缩 比 8变化 为了更进一步 了解压缩机 电效 率对 系统性 能系 数 C O P值 的影响, 将试验 中得到的性能系数 C O P除 以压缩机 电效率从而得到压缩机在 理想等熵运行 条 件下系统的性能系数 C OP ’ 值 ,并对比系统在吸气压 力和排气压力 间进行逆卡诺制热水 或供暖循环 的理 想性能系数 C OP i 捌值 , 见 图 8 图 8显示, 制热水模式 和供暖模式 的 C O P / C OP id ~值处于 0 . 1 tO . 3之 间, 而 压 缩 机 等 熵运 行条 件 下 的 C O P ’ / C O P i 却 能 达 到 O . 5 ~0 . 9 ,说明压缩机 的电效率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 响是非常 巨大 的, 通过提高压缩机的电效率可 以极大 提高系统性能系数 0 . 9 0 . 6 丑 0 . 3 0 . 0 2.5 3.O 3 . 5 4 . U 4 . 5 压缩 比 - 供暖 制热水 图 8 双热源热泵运行不可逆程度变化 另外 , 性能系数 C OP ( C OP ’ ) 和逆卡诺循环性能系 数 C OP 的 比值可 以用来表征系统不可逆运行 的程 度 , 其值越 大说 明系统更接近可逆运行 , 也 即是说系 统处于更佳的运行状态 。

      图 8显示 了该双热源热泵制 热水 / 供 暖系 统 在压 缩 比 e = 3 . 4左右 , C OP / C O P i,~ . f C O P ’ / C O P ia :~ 1) 值最大 , 也就是说 e = 3 . 4为系统最佳运 行状态点 综上所述, 压缩机 电效率 叼 对双热源热泵 的制热 水和供暖性能系数 C O P值的影 响是巨大的, 较低的 珊 会导致 CO P值偏低; 另外, 压缩机的压缩比 对系统 运行状态也有较大影响, 系统存在一个最佳 的压缩比, 当压缩机偏离该值运行时, 系统 C OP值也会降低 4 . 2 热泵机组供囔 }生能模型诊断 太 阳能热泵机组供暖的性能除取决于热泵 本身 的结构特性外 , 还与冷热媒性质 、 流量 、 室内侧进 口空 气温度及蒸发器进 口流体温度等参数有关 试验 中套 管换热器的水流量维持在 4 L / mi n ,室 内温度维持在 1 5℃, 试验 中双热源热泵在太阳能热泵供暖模式下 , 其工作性能只取决于低温热水温度 的大小, 其性能模 型见式( 4 ) 和式( 5 ) 所示实验数据整理得热泵供暖工 况下吸热量与供热量 比值、 压缩机耗功率与供热量 比 值随套管热交换器( 蒸发器) 进 口水温 的变化关系 , 如 图 9所示 。

      图 9显示吸热量与供热量 比值、 压缩机耗 功率与供热量 比值呈二 次多项式变化关系与热泵供 暖性 能模型显示的变化是一致 的, 运用最小二乘方法 可拟合得到太阳能热泵供暖性能的数学模型: 0.9 O.8 0 . 7 0.6 O.5 0.4 O-3 4 0 3 5 3 0 2 5 2 0 l 5 l 0 t o.i · w, / Q一 / 图 9 太 阳能热泵机组供热性 能随进 E l 水温变化 w / 岘= 0 . o o o s t ~ 一 0 . 0 2 8 7 t &0 . 8 1 0 8 相关系数 0 . 8 2 7 ( 9 ) Q / ( 咖= 0 . o o o 8 t ~ 一 0 . 0 2 4 9 t &0 . 7 6 8 6 相关系数 0 . 9 6 4 ( 1 0 ) 对 式( 9 ) 进行数学分析可 以知道, 当 2 8 . 7℃时, l Q 妇 衄I m in = 0 .4 , 这 和图5 中 显 示的 规律是 一 致的 太阳能热泵供暖性能模型中的二次多项式系数 是和热泵压缩机性 能、 冷热媒性质、 流量、 室 内侧进 口 空气温度等有关, 在这些影响因素都确定的基础上其 性能和蒸发器进 口水温呈二次多项式变化 , 并存在一 个极值点, 也就是说对某个给 定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 存在一个最佳进 口水温, 当利用太阳能集热循环维持 热水箱温度在该最佳 进水温 度时可使系统性 能处于 最优运行状态 , 反之, 系统供暖性能系数则会偏低 。

      5结语 ( 1 建立 了一套双热源热泵 制热水 、 供暖 实验 系 统, 并对它的各种工作模式进行介绍通过实验分析 得到该双热源热泵制热水、 供暖实验系统无论在制热 水模式还是在供暖模式 , 性能系数 C O P值都偏低 , 特 别是在制热水模式下, C OP值还可能<1 对 3种热泵 供暖性能系数 比较可知太 阳能热供暖性能最佳, 双热 源热泵次之, 空气源热泵最差; ( 2 )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压缩机的 电效率 5 模型, 指出随着压缩 比的增大, 电效率呈递减趋势 , 从 而造 成系统性能系数下 降;通过对 C OP / C O P 和 C O P ’ / C O P i捌 这 2个比值对比可知提高压缩机的电效 率可 以极大提高系统系统性能系数 ,并得出压缩 比 e = 3 . 4为系统最佳运行状态点; f 3 ) 通过对热泵机组供暖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描述 太阳能热泵供暖性能的 2个数学模型, 对模型进行数 l 学 分 析发 现当 蒸 发器 进口 水温tin = 2 8 .7 ℃ 时, Q 噌I = 0 .4 , 即C O P l nm = 2 .5 , 因而 2 8 . 7 ℃为系统蒸发器最 佳进水温度 , 当实际进水温偏离该值时都会降低系统 性能系数 。

      参考 文献 : 【 1 ] Di n g Ya n -j u n , C h a i Qi n — h u , Ma G u o — y u a n , e t a 1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f a n i mp r o v e d a i r s o u r c e h e a t p u mp [ J ] . E n e r g y C o n v e r s i o n a n d Ma n a g e me — n t ,2 0 0 4 , 4 5 ( 1 5 - 1 6 ) : 2 3 9 3 - 2 4 0 3 . [ 2 ] B y u n J u — S u k , J e o n C h a n g — Du k , J u n g J i — H o o n , e t a 1 .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h o t o — c o u p l e r f o r fr o s t d e t e c t i n g i n a n a i r - s o u r c e h e a t p u mp [ J ] . I n t e ma t i o n — a l J o u r n a l o f R e f r i g e rat i o n ,2 0 0 6 ,2 9 ( 2 ) : 1 9 1 · 1 9 8 . 一 [ 3 ] Di n g Ya n -j u n , Ma G u o — y u a n , C h a i Qi n — h u , e t a l E x p e r i me n t i n v e s t i g a — t i o n o fr e v e r s e c y c l e d e f r o s t i n g me t h o d s o n a i r s o u r c e h e a t p u m p wi t h T XV a s t h e t h r o t t l e r e g u l a t o r [ J ]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Re f r i g e r a t i o n , 2 0 0 4 , 2 7 ( 6 ) : 6 71 — 6 7 8. 【 4 ] Xu Gu o — y i n g , Z h a n g Xi a o — s o n g , De n g S h i — mi n g . A s i mu l a t i o n s tu d y o n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s o l a r a i r s o u r c e h e a t p u mp wa t e r h e a t e r [ J ] . A p p l i e d T h e r m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6 ( 2 6 ) : 1 2 5 7 - 1 2 6 5 . [ 5 】 李蒙沂.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模拟与实验及气液分离器问题的研 究【 D ]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2 0 0 2 . [ 6 】 缪道平.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M 】 . ]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 9 8 3 . [ 7 】 马国远. 窝旋压缩机闪发器热泵系统究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D 】 .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2 0 0 5 . [ 8 】 杨卫波.太阳能一 土壤源热泵系统( S E S H P S ) 的理论研究[ D 】 . 主岛: 青 岛理工大学, 2 0 0 4 . [ 9 ] Hu a n g B J ,Ch y n g J P .I n t e g r a l — ty p e s o l a r - a s s i s t e d h e a t pump wa t e r h e a t e r [ J ] . R e n e wE n e r gy, 1 9 9 9 ( 1 6 ) : 7 3 1 — 7 3 4 . 【 1 0 ] H。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