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结构图、教学情境.doc
4页角的认识知识结构:1、角的定义:从一点起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常用符号“”表示2、角的分类:从小到大依次是:锐角(大于0°而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简单来记:点对点、线对线、看刻度(判断看内圈还是外圈)4、画角的方法:(1)先在纸上画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2)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边重合,在相应度数的刻度线上点一个点3)拿走量角器,连接顶点和点出的点,画出角的另一边;(4)在所画的角中标出角的符号及度数简单来记:画射线、点对点线对线、看刻度点点、连线、画弧线标度数《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一些实物或图形,课件 学具:活动角的模型,小木棒,硬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 识角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那你知道什么叫做角吗?) (板题:认识角)让学生试着画一个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2)角的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出教室里物体表面的角 同桌协作:摸一摸角的顶点与边,进一步明确角的组成 (4)让学生利用小棒来摆一个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A、学生摆角后交流 B、教师用两根小棒摆一个不是角的情况学生判断,并请学生说出为会么不是角 师总结:看来,要摆出一个角,至少要用2根小棒,我们把他们叫做角的边,这两条边相交的点叫做角的顶点 (5)判断角:正确让学生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错误说明原因。
(6)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A、用给角起名字的方法来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B、学生标出图形中的角,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明确角的记法、读法 2、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三个钟面,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同学们,你觉得:哪个角大?为什么呢? (角的两边*开得大角就大 课件显示:把最小角的钟面变大你觉得:哪个角大?为什么呢?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大小嘴巴的游戏,让学生明白角是有大小的 师:下面我们要来动脑筋了看老师的这个角,你能调整手中的角,使它比这个角大吗?你能调整手中的角,使它比这个角小吗? 想一想:你如何使角变大变小的? (把两条边向外拉,张口大,角就大:向里推,张口小,角就小 (3)与老师比赛: 你能够制作一个角,比老师这个角大吗? 学生做角 学生上台演示:为什么说你的角比老师的大吗?小结比较的方法 同桌两人比较角的大小:你是如何判断的? (4)比三角尺上角的大小 拿出相同的三角板,猜测:哪个角最小?师生合作比较角的大小 三、巩固拓展 1.第65页想想做做 2.拓展一:给你两张纸头,最多可以摆成几个角?三张呢? 3.拓展二:一张长方形纸头,有几个角?如果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角的用处很大,角身上的秘密也很大,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小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