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讲 我们的中国梦读本解读课件.pptx
17页第4讲我们的中国梦内容解读,第4讲 我们的中国梦,一、我有一个梦想 二、伟大的中国梦 三、实干成就梦想,立意: 1.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教育引导学生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第一课 我有一个梦想,本课目标 知道梦想的意义;尊重他人梦想,确立梦想的意识;感受梦想的力量; 做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从小树立为梦想奋斗的志向3,第32至34页素材的选择和活动设计,学生探梦 科学家 普通人(劳模) 习语金句,活动设计: 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知道哪些人为梦奋斗的故事,4,第32页内容设计意图,首先,告诉学生要“有梦”给学生一个“身份带入”,不是上来讲中国梦,而要先知道梦想的意义,以更加贴近学生 读本设计学生探梦活动,暗含的主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传承,又有未来强国梦的追求 比如: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会有当医生的梦;因了解了农民的辛苦,会有乡村振兴梦;因感受科技的强大,会有火星探究梦;因有领土主权安全问题,会有当军人的梦;更因立德树人,会有教师梦而且,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体现: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必须教育优先,教育强国梦。
5,第33至34页内容设计意图,其次,在学生“有梦”、知道梦想意义的基础上,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梦想,并且不怕挫折,为梦奋斗这是“追梦” 例如: 1.选择两位科学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造福人类;选择屠呦呦长期追梦,不怕失败的事例,解决青蒿素研制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难题,拯救几百万人生命 2.选择两位劳动者:港口桥吊司机竺士杰、女焊工孙景南,都是劳动模范,体现工匠精神 目的:引导学生追梦;培养学生尊重梦想、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劳动的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学习 ,长大报效祖国的斗志6,34页活动设计的意图,从实践中,把个人、集体、国家的梦联系起来,以引出第二课 插图(机器人、小学生,有书,后汽车、建筑等) 活动设计(“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梦想?他们为实现梦想是怎样奋斗的?”这不仅是一个思考题,而是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进一步发挥想象,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觉把个人的梦与家乡、城市、国家的梦联系起来,并为之奋斗7,第二课 伟大的中国梦,本课目标 结合典型事例,了解伟大中国梦的内涵与实质,体会中国梦的丰富外延,凝聚一代又一代、各行各业人的梦8,第一部分正文内容,从一个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梦想和追求。
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9,解读: 正文第一句话承接第一课,第二句是核心,讲述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三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就是国家、民族、个人梦的有机统一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 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可以看得见,可以写得出,可以画得来.,10,第35页活动设计的意图,四个“我希望”, 就是引导学生把国家、民族、个人联系在一起,紧扣内涵第二部分内容,正文: 中国梦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实现梦想付出了艰苦努力中国梦凝聚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辛勤劳动 实践层面,中国梦外延更加丰富: 两个角度:一是历史纵向,凝聚一代又一代人的梦; 二是空间横贯,凝聚各行各业人的梦 不管小学生将来干什么,都离不开中国梦11,教学素材内容,例如:中国航天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航天人自己的梦,还应该是将来加入航天领域的小学生的梦既包含一代又一代,又包含各行各业(航天各大系统) 读本中呈现出 几乎航天全部元素,本身就是学生都喜欢的。
“两弹元勋”:用电影胶片,照片黑白,体现历史传承,又表示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飞控中心”:指挥中枢,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不能出乱,万无一失零失误” “发射场站”:航天最前沿,辐射严重,工作艰苦 “卫星导航”:空中作业,必须在地面操控下,地空配合 “航天员系统”:苛刻训练也体现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努力12,第三课 实干成就梦想,本课目标 知道实现梦想的途径和其中的艰辛,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懂得把自己和中国梦联系,培养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13,第38页内容,14,唯实干:梦想方得实现,人民方得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张桂梅 用实干追逐梦想,用责任诠释担当,用生命在从事教育工作; 用爱点亮国家未来的希望、用力放飞国家未来的梦想、用心实现国家未来的理想15,习语金句 中国梦实现不易,必须实干 素材选择意图 实干的典型:大陈岛垦荒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对大陈岛的牵挂和对垦荒精神的重视” 经过几代人的实干,荒山变绿洲第39页内容,第二部分40内容,正文 发出号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贴近学生生活,目的是准备为中国梦贡献力量。
活动 学习回信,弘扬垦荒精神,表达学习感想,与上一页关联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到“三热爱”,成为“三有”,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16,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