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
5页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一、 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在同学已经积存了肯定的统计活动体会,初步熟悉简洁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一个单位) ,以及初步熟悉可能性大小等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可以使同学明白更多的数据表达方法,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肯定的基础, 并增强统计观念和统计才能同时加深对大事可能性的体验,初步熟悉规章的公正与合理二、 教材分析1、分段整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 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第一学段, 同学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外形、颜色、用途 进行分类统计本单元连续教学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如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1) 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段整理,提高统计才能第 70 页例题供应了鼓号队 40 名队员每个人的身高厘米数以及相宜穿小号、 中号、大号服装的相应的身高数 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梅峰学校鼓号队队员每人购买 1 套服装, 需要购买每种服装各多少套这样的问题与情境能引发同学主动的按 120~129cm 、 130~139cm 和140~149cm 去分段统计, 从各身高段的人数确定各号服装应购买的套数, 从中体会到分段整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想想做做” 第 1 题供应了四年级二班 21 名女同学 1 分钟做仰卧起坐的个数,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有些女同学只能做二十多个, 有些女同学做了三十多个、 四十多个, 仍有些女同学做了五十多个,因此可以分 20~29 个、 30~39 个、 40~49 个、 50~59 个这样四段进行统计经过统计和填表让同学说说这个班女同学做仰卧起坐的情形, 看到 1 分钟做二十多个和五十多个的人都是少数 多数女同学 1 分钟能做三四十个,这是整体的情形通过这些谈论,学生能体会这里为什么要分段统计想想做做”第 2 题摘录了 2004 年 4 月 30 日国家环境爱护总局公布的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这 47 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各不相同且差异比较大把空气质量按污染指数分成三段, 并把这三段数据分别描述成空气质量状况为优、良、轻度污染,就能清晰的反映这一天这些城市空气质量的基本情形 教学时, 既要同学学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仍要让他们体会分段整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知道是解决实际问题、 明白实际情形的有效方法,是常用的统计方法本单元是初步教学分段统计数据, 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把数据分成几段以及各段的数值范畴,不要求同学独立设计分段。
2) 让同学在活动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同学在一年级(上册)学会了分一分、数一数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分类用符号记录信息,在三年级又学会了画 “正” 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到本单元的分段统计中来 第 70 页例题在明确了把 40名鼓号队员的身高分三段统计后,统计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在身高记录单里先数出身高 120~129cm 的人数,再数出身高 130~139cm 的人数,最终数出身高 140~149cm 的人数也可以先设计一张身高分类记录 单,然后从 1 号到 40 号依次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分类记录教材要求同学采纳画“正”字的方法,并供应了分类统计的记录单教学时可以让同学说说统计数据有哪些方法,比比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想想这里为什么挑选画“正”字的方法,从而提高数据统计的才能想想做做”各题期望同学选用自己喜爱的计数方法,并相互沟通使用的方法在分段整理数据时, 要做到不遗漏、 不重复, 并把各个数据正确归属到统计表里去。
在统计表里算出合计数能准时发觉遗漏或重复等错误 假如例题的统计表里三个身高段的人数和不是 40,可以确定在分段计数时发生了重复或遗漏的情形,必需找到缘由并准时改正有些统计表里虽然没有合计数的栏目,也可以通过求合计数检验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2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同学在第一学段初步熟悉了条形统计图, 那时的统计图里 1 格只表示 1 个单位, 如 1 格表示1 人、1 只、1 个、1 件 本单元连续教学条形统计图,统计图里的 1 格表示多个单位,如1 格表示 5 票、 100m 、100 万吨、 500km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同学能进一步看懂统计图出现的数据,也能更便利的用直条表示自己在统计活动中获得的数据1) 初步熟悉 1 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教材没有直接告知同学条形统计图里的 1 格不仅能表示 1 个单位, 仍能表示多个单位, 而是显现很多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让同学在看图、 说图时留意到图里的 1 格表示了多个单位第 75 页例题是反映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打算 2021 年世界博览会主办城市时, 第一轮投票各个城市的得票数的统计图。
教材问同学 “你知道这五个城市各得了多少票 .”让他们在看统计图和沟通得票数时明白这一张条形统计图里 1 格表示 5 票试一试”依据第三轮投票中三个城市的得票数在统计图里画相应的直条,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图里的 1 格表示 5 票想想做做”共四道题,其中两道是在条形统计图里猎取数据,另两道是在图中画直条表示数据在这些条形统计图里, 1 格都表示多个单位,有的 1 格表示 100m 、有的 1 格表示100 万吨、有的 1 格表示 5 枚,有的 1 格表示 500km 通过这些题的教学,同学就明白了统计图里 1 格能表示多个单位在教学第 75 页的例题时,仍可以让同学想一想,假如统计图的 1 格只表示 1 票,那么画图的过程会怎样, 画出的图又会怎样, 使同学对 1 格表示几个单位的合理性会有更多的体会2) 充分发挥条形统计图的作用第 76 页“试一试”除了从统计表里可以看到第三轮投票中莫斯科、丽水和上海这三个城市各得的票数外,仍可以挖掘出很多信息假如把第三轮的得票数和第 75 页第一轮的得票数比一比的话, 就能发觉在第一、 二两轮投票中剔除了哪两个城市 仍能发觉在第一轮投票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三轮投票莫斯科的得票数没有变化, 丽水和上海的得票分别增加了 4 票和 8 票,原先投弗洛兹瓦夫和克雷塔鲁这两个城市票的成员国改投了丽水和上海的票 假如把这些内容都从统计图中挖掘出来的话,同学就能知道更多的事实,学习爱好也会更浓。
第 77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依据图中我国 2000~2004 年棉花产量,通过观看能比出哪一年 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低,通过减法运算能算出 2004 年的棉花产量比 2000 年增加多少万吨教材仍勉励同学自己看图提出问题3)创新统计图的形式,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过去数学教材中的条形统计图形式比较单调, 一般只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而且直条都是竖直的 近几年各种媒体上的条形统计图越来越多,形式多样、 活泼美观 为了适应这些新的情形,本单元中的条形统计图也留意了形式的变化第 77 页表示我国 2000~2004 年棉花产量统计图选用了圆柱体的直条,使条形统计图具有立体感第 78 页第 4 题表示我国四大河流长度的直条是横着从左往右画的, 与河流的外形相像, 显得更直观, 简洁被人接受条形统计图在形式上的一些变化, 能激起同学的爱好, 能启示同学制造性的画出自己喜爱的、富有个性的直条3 体验嬉戏设计的公正性《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 》要求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中,让同学“体验大事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嬉戏规章的公正性”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同学初步知道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连续教学嬉戏设计的公正性, 并把不公正的嬉戏规章修改成公正的规章。
1)体会嬉戏设计的公正性第 79 页例题,口袋里有 4 个红球和 2 个黄球,每次任意摸 1 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 30 次教材把这样的摸球活动通过 “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 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小玲赢” 变成竞赛嬉戏 同学在三年级 (上册) 已经知道, 由于口袋里红球的个数多、 黄球的个数少,所以任意摸一个球, 摸到红球的可能大, 摸到黄球的可能小 从而作出判定,小明赢的可能 性比小玲大 例题先让同学分小组摸一摸, 验证自己的判定, 然后提出 “上面的嬉戏公正吗 . 为什么” 的问题, 引导同学把对可能性大小的判定提升到对嬉戏规章公正性的评判上, 体会小明赢、小玲输的主要缘由是设计的嬉戏不公正2)勉励同学设计合理的嬉戏方案第 79 页例题在同学明白原先的嬉戏规章不公正的基础上,连续提出要求:怎样在口袋里放球,嬉戏才是公正的 .勉励同学在小组里重新设计嬉戏设计的方案是开放的,可以增加黄球的个数, 可以削减红球的个数, 仍可以让红球与黄球的个数都增加或都削减 只要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嬉戏就是公正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 实践活动《明白我们自己》引导同学在生活中应用统计方法。
这次实践活动大致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挑选课题教材先提出一个启示性的问题:你知道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形 .你仍想明白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形 .引导同学关注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形、 体重情形、 年龄情形、生日情形以及参与爱好小组的情形等,并从中挑选一个内容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课题其次步是设计统计活动方案 为了明白自己班里同学的某一种情形, 为了进行自己挑选的实践活动,摸索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需要到哪里去收集资料 .收集些什么 .怎样记录 .怎样整理 并作好必要的物质预备,如数据记录单等第三步是实施预案 同学依据自己的预设进行统计活动, 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在统计表里或用条形统计图出现出来教材勉励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开展实践活动, 让他们独立设计、 独立实施, 培育同学统计活动的才能第四步是相互沟通 沟通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挑选了什么课题, 怎样预设方案, 在统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的, 经过统计清晰了什么情形, 以及在生活中应用统计方法 的体会等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 经受统计的过程2、 学会制作统计图3、 会依据实际情形制定嬉戏规章4、 培育统计的意识和才能。
四、 课本习题的使用和开发P71~73 的习题引导同学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 ,统计运动成果、空气质量状况等方面的情形 , 并进行简洁的分析与沟通 ,从而学会分段处理数据 , 体验统计的价值与作用 , 并对环保引起关注P81 的 1、2 题都是把公正和不公正的嬉戏放在一起,让同学从学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