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大全.docx
10页唐宋古诗词及鉴赏大全 作为艺术美的代名词,旋律是诗,色调是诗,线条是诗,结构是诗,雄浑激越是诗,轻灵优雅是诗,壮美崇高是诗,安静闲适也是诗……我在此整理了唐宋古诗词及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1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生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调,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隐深厚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2 1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2满江红·写怀 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山缺一作:山阙)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3 1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同:馐;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常,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挚友的一片盛情,确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改变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主动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4 1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孤独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2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时莫相识后三句存疑)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或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哀痛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秀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备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5 1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芜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行整理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其次次出塞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3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意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备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簇新的感受它像一幅清爽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安静美丽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唐宋古诗词及鉴赏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