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案列分析复习题.pdf
19页一、案例单选题(根据每个案例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 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 9 月到 2000 年 7 月底,历时 18 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 项,前后盖了86 颗图章,涉及 33 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 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 ) 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 )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 )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 )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 ) 。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二、论述题试分析政府决策机会成本的基本表现形式答:(1)政府直接用财政投资来建设某一公共物品,这种方式下产生的政府机会成本,就是如果把这笔财政资源借给其他社会组织可能得到的社会福利2)某一政府组织自己经营管理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政府机会成本,是政府把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交给其他公共组织或者年为政府上缴的利润3)原来闲置的公共设施与公共产品,现在用来继续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者转让给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这样的政府决策机会成本是零4)某一级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人更替,可能出现心得战略思路,这种新的战略思路会对辖区内的公共福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5)过去决策的公共政策或者公共项目建设,现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样所造成的政府决策成本就应当按照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环境老确定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1. 案例一:本事强不过“人事”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首先表现在人事竞争上政府部门选拔工作人员,一般由用人单位提出人选,组织人事部门参与考核。
但现实中存在着拉关系、逐条子、托人情、走后门现象,搞得组织部门、用人单位无法正常工作,更无法保证用人质量其结果是不凭能力凭关系,不看本人看后台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成了一句空话有本事的人面对着想进去一展身手的单位,只能长叹“有心报国,无法入门”而“长使英雄泪沾襟” 社会上一句评价干部选择制度的流行话——“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可谓一语中道出了 “本事强不过人事”的根子 一些地方和单位把选择干部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里, 把领导集体的多数人和多数干部群众排斥在外;把选择干部的对象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大量优秀人才被排斥在事业之外这就决定了“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选择制度, 其直接效果是不能保证人才的充分流人,也难以避免非人才的大量流入有一段时期,领导干部都津津乐道伯乐相马经” ,以伯乐自居实际上,居于少数人的领域,很多时候用传统的“相马”方法,对人的了解凭感觉,靠“直观”,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缺乏民意的科学分析,因而使选人用人缺少真实的群众基础,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时,也产生出许多任人惟亲的现象拉关系、走后门者有之,行贿受贿者有之那些蝇营狗苟、拉帮结派、攀龙附凤者对“本事”不屑一顾,乃至没有那份心思去操练本事,而费尽心机去纺织“人事” (关系 )。
因为“本事”与取得的“效益”已不成比例,乃至不成正比了,而“人事”与“效益”则是成正比乃至成几何级数的正比热衷于、熟稔于“人事”的“能人”得到了各种好处,如官位的晋升、利益的获得;而一些不热衷、或不擅长钻营“人事”的人,一些一门心思干点事、增长点“本事”的人反而得不到各种好处,且时时处处呕气长此以往,遂形成风气,形成时尚,使长于“人事”者或热衷于“人事”者趋之若骛;使长于“本事”者、实心实意干点事的人灰心丧气,且日益减少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案例中反映了目前人事行政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 本事强不过“人事”, 违背了人事行政用人的什么原则?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答:(1)案例中反映了目前人事行政中存在着如下一些主要问题:A.在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存在着用人惟亲、权钱交易的现象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 买官卖官时而有之,这不仅是对人才的不公和浪费,对政治风气、社会风气也有极大危害B.在考核和奖惩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考核不实事求是,晋升不惟功,奖励不惟绩,严重压抑了一心想干点事、增长点“本事”的人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人事行政功能的发挥C.目前人事行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不公正、不公平和不公开。
前面两点就是讲的不公正、不公平而不公开即案例中提到的“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甚至由某个别领导“秘密”进行成“内定”所有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切不可听之任之,必须杜绝!(2)A.本事强不过“人事”违背了人事行政在用人问题上的量才录用、任人惟贤原则B.要想克服和避免本事强不过“人事”的不良现象,必须:首先,把人事行政纳入法制化轨道, 建立和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晋升与奖励等方面严格照章办事其次,加强对人事行政的监督干部的选拔录用等方面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使真正有本事、德才兼备的人得到重用,做到人得其职、职得其人、适才适所、人事两宜公共决策 (一) 从 8 月 12 日到 8 月 21 日,在京、 津、杭、深四个城市里, 公安交管部门发放的“二○○二”式机动车牌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短短的十天中,人们从最初的兴奋、好奇、肯定中,慢慢咂过味来,直至最后理性的思考占了上风:“个性化”也应该有“法度”!8 月 21 日,新车牌被暂停发放四城市交管部门发放“个性化” 车牌依据的是 《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交管〔 2002〕 85 号) ,无疑问题就出在这个依据上。
按照这一“通知” ,纪念日、姓名、公司名称等都有可能“化”为新车车牌号于是,被称为最具“创意”的号码,如“USA·911” 、 “FBI·001” 、 “IBM ·001” 、 “SEX·001” 、“CHN ·001”等相继出炉,车主们在享受个性张扬带来的巨大精神满足的同时,这一“通知”也开始接受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的拷问依照行政法有关理论,任何行政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依法制定,既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也不能与法规、规章相抵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现有的法律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关于注册车牌的法律规定,但问题就出在,“通知”对现行法律条文尽到了应有的注意,却忽略了法律中所体现出的法律原则与理念如,民法通则规定, “民事活动必须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进行了严格规范,如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二) 、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等等在个性化车牌政策的整个酝酿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媒体报道过政策制定者为此召开过听证会政策叫停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车管部门甚至还在叫停几天前通过媒体向人们保证,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制作一个车牌,车主们大可不必扎堆儿办照。
而叫停之后, 相关部门也没有随之给出正式的解释,一纸公告“系统故障”,任凭广大群众云山雾罩而作为政策的相关者, 群众本来是有知情权的更何况, 承诺无法兑现也会影响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一项政策的推出应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酝酿、 实施、 废止都应当有一个科学论证的前提,否则,其可行性在理论上就会遭受怀疑,在实践中很可能遭受否定1、上述材料表明(A)A、政策和法律往往是矛盾和冲突的B、公共政策的结果和预期之间经常有重大的偏差C、政策和法律往往是一致的D、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往往相互冲突2、 “个性化车牌”政策之所以失败主要的原因是(C)A、政策问题日益复杂B、中国消费者的素质还不够高C、政策缺乏合法性、合理性论证D、中国的社会道德还比较保守3、从案例来看, 《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C)A、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B、其制定没有经过法定的程序C、不符合现行法律中体现出的法律原则和理念D、是合法的4、从本案例来看,影响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A、政策是否符合社会道德B、政策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C、政策是否符合法律中体现出的法律原则和理念D、决策者的个人偏好5、 “个性化车牌”政策的制定(B)A、体现了理性分析的方法B、没有体现理性分析的方法C、采用了多变量分析法D、体现了超理性分析方法(二)第 59 届联合国大会9 月 14 日下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联合国改革是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而安理会的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重点安理会改革的重点涉及安理会的代表性问题和决策机制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对实质问题都拥有否决权,只要有 1票反对就不能通过 应该说,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使安理会具有典型的“战利品”遗迹,是二战战胜国瓜分国际利益的一种机构和决策机制这个决策机制并不适合新的国际形势,也是致使联合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原因它使安理会在面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时候,往往由于利益斗争的原因,决策迟缓, 而且决议意见不断被修改,根本起不到维护国际和平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安理会的决策机制,使决策更加透明和民主废除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的决策机制势在必行但安理会没有否决机制也不行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将安理会一票否决的决策机制改成联署否决机制安理会任何决议都应获得多数成员国的同意, 以简单多数的原则通过决议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对安理会通过的决议的否决权, 但必须至少有3 个常任理事国联署,才能否决安理会的决议从有利于提高安理会决策效率来看, 由于必须有3 个以上的常任理事国联署,才能否决联合国决议,这就给个别国家根据自己的利益随意否决安理会决议,致使安理会面对重大国际事务不能有所作为增加了困难。
抬高否决门槛之后,使安理会能更迅速地作出决定而且,这样安理会的决议不但能体现大国的意志,也能更好地反应大多数国家意志1、这段文字说明(B)A、决策规则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它不能帮助人们找到共同利益B、政策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C、联合国存在严重的代表性不足问题D、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权力过大2、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规则是(D)A、独裁制B、简单多数制C、三分之二多数制D、一致同意规则3、联合国安理会决策规则带来的问题包括(C)A、联合国权力过大B、联合国缺乏行动力C、联合国缺乏代表性D、联合国缺乏合法性4、联署否决机制与现行的决策规则相比(D)A、外部成本提高了B、决策成本提高了C、预期成本下降了D、抬高了决策的门槛5、按照奥斯特罗姆对规则层次的划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规则属于(A)A、宪法选择规则B、法律选择规则C、操作选择规则D、集体选择规则(三)在很多国家包括欧洲福利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和电信服务都曾经是被少数企业甚至是一家国有企业垄断的,低效、高价引起了公众的愤怒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政府推行改革极力改变不列颠电信的国有特征,并为其引入竞争者,改变管制办法,以期开辟一条 “独家垄断——双头垄断——多家竞争”的路径。
这个进程受到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进步的有力帮助在政府管制重点走向保证互联互通的前提下,移动通信、IP 的进入使得政府一直期望的多方竞争局面终于形成,价格下跌而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