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酸乙酯的合成回流法.ppt
14页乙酸乙酯的合成乙酸乙酯的合成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了解从有机酸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及方法,掌握回流、蒸馏、分液漏斗的操作等实验要求:实验要求:1.学习玻璃仪器的正确安装使用;2.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及干燥等基本操作;3.正确的计算产率;实验重点:实验重点:1.掌握有机酸与醇合成酯的一般原理;2.掌握合成酯的一般装置要求; 3.掌握回流、洗涤、蒸馏操作及原理;实验难点:实验难点:装置规范合理二、试验仪器及药品二、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100 mL);蒸馏瓶(50mL);球型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烧杯;分液漏斗;温度计(100℃,150℃);接液管;电热套;蒸馏头;锥形瓶(50 mL,100 mL); 无水乙醇、冰醋酸、浓H2SO4、饱和Na2CO3、饱和NaCl、 饱和CaCl2、无水MgSO4、三、实验装置图三、实验装置图副反应:提高产率的方法提高产率的方法: 采用反应物乙醇过量(或不断蒸出乙酸乙酯和水的方法)除杂质:除杂质: 得到的粗品中含有乙醇,乙酸,乙醚,水 等杂质, 须采用洗涤、干燥、蒸馏进行精制除去。
四、实验原理四、实验原理主反应:五、操作步骤五、操作步骤 1 合成合成(1)在电热套上放上水浴(或在电磁搅拌机上放上水浴)2)再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3ml(18g,0.4mol)无水乙醇(密度0.791,20℃),14.3ml(15g,0.25mol)冰醋酸(密度1.0492,20℃),在摇动下,慢慢小心加入7.5ml浓H2SO4,混匀后加入沸石(或约1.5cm长的毛细管3—4根)如用电磁搅拌机再 放入搅拌子)(3)装上球型冷凝管4)加热缓慢回流1/2h;(如用电磁搅拌在搅拌下加热缓慢回流1/2h)(5)冷却反应物,将回流改成蒸馏装置,接受瓶用冷水冷却,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直到在沸水浴上不再有馏出物(馏出液约为反应物总体积的1/2),得粗乙酸乙酯六、精制六、精制(1)在镏出液中慢慢加入饱和Na2CO3,振荡, 至不再有CO2气体产生为止,检测PH是否到中性2)将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静止后分去水层溶液(下层);(3)有机层用10ml饱和NaCl溶液洗涤, 静止后分去水层溶液(下层);(4)再用20ml饱和CaCl2溶液分两次洗涤(每次10ml), 静止后分去水层溶液(下层);(5)有机层从上口倒入干燥干净的三角烧瓶中,用无水MgSO4 干燥30min(无水MgSO4的用量要合理)。
6)把干燥后的有机层小心的到入干燥的50ml园底烧瓶中, 加入沸石(或约1.5cm长的毛细管3—4根), 在水浴上安装蒸馏装置,蒸馏收集67--72℃馏分(一个标准大气压,纯的乙酸乙酯沸点为77.06℃,因不纯可能形成共沸物[见课本P161]所以收集73-78 ℃馏分,再考虑到曲靖的实际大气压,所以实际收集67--72℃馏分)即得产品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的液体七、实验步骤流程图(合成)七、实验步骤流程图(合成) 浓H2SO4CH3COOH+ C2H5OHCH3COOC2H5、 CH3COOH, C2H5OH、H2SO4、H2O、(CH3CH2)2O馏出物CH3COOC2H5,C2H5OHH2O、 CH3COOH 、(CH3CH2)2O残留液CH3COOH 、H2SO4、H2O八、分离提纯八、分离提纯九、称量,计算产率九、称量,计算产率十、测定折光率十、测定折光率注:1.为提高产率,常采用乙醇过量的方法,因乙醇价格便宜2.反应温度不得超过125℃ ,否则增加副产物乙醚的量3.乙酸乙酯与水或乙醇分别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 因此酯层中乙醇或水除不干净,会形成低沸点共沸物, 从而影响收率。
二元或三元共沸物组成% 沸点/℃ CH3COOC2H5 C2H5OH H2O 70.2 82.6 8.4 9.0 70.4 91.9 __ 8.1 71.8 69.0 31.0 __4. 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洗涤醋酸,否则造成酯在强碱性条件下水解5.产物分析产物分析测折光率n20D=1.3727)物理常数M mp bp d S(100mlH2O)乙酸60 16.6 117.91.0492 任意混溶乙醇46 - 78.5 0.7893 -乙酸乙酯88 ―83.6℃ 77.1 0.9003 8.56.产率计算:产率计算:本实验采用乙醇过量故以冰乙酸为计算标准理论产量:X= 0.25╳88 =22g产率=实际产量/22╳100%=十一、问题讨论十一、问题讨论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在实验中如何穿创造条件促 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行?2.本实验若采用醋酸过量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3.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