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12439874
  • 上传时间:2022-09-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引言: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中国的山水诗,其有“意〞,谓其有写景诗的“诗意〞,但未必都有“境〞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李白着重于山水的画意和神韵,他的一首首山水诗便是一副副别有意境的山水画一、李白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格调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荡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二、李白山水的漫游唐开元盛世的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的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精神,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酒仙李白的才华,给其加官赐予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诗人杜甫有一首诗赞酒仙李白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的一生游历范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苍凉景色;西游华山,留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

      三、李白山水诗意境的解析李白山水诗的意境高远阔大,艺术表现由白描的形似趋向神似,如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山水图景李白的山水诗多从山水的整体的气势上来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而着意在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上来张扬山水气势的变化以到达抒怀胸襟的效果因此李白诗里的山水形象也从纤巧变为雄奇,从欣赏山水形态变为表现诗人的心灵李白善于把山水形态和自己的情绪互相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和“心〞之间有着奥妙的互动和照应关系本文想从诗画同源的角度来阐述李白山水诗的意境李白的山水诗归纳起来用李白的诗境来形容,有下列三重意境: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境:李白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他重视汉魏乐府的刚健古朴,也吸收六朝乐府的清新流丽,并融化到自己的天赋个性中去,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李白的山水诗用字之精辟正如李白自己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其中之“走〞字和“写〞字,“写〞又作“泻〞仅此“走〞字,把黄河从天而落,咆哮而下,流奔东海的图景一览无余。

      一个“写〞字,把黄河万里倾泻,直入心怀的气势给张扬出来言黄河之胸怀也是言作者自己的胸襟开阔,气概昂扬写景寓情,蕴含深广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之“辞〞字、“下〞字、“孤〞字、“尽〞字、“惟〞字和“流〞字,诗人举重假设轻的几个字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顺序上把楚地吴天的阔大的空间尽收到一个长河画景里,其艺术形式犹如电影的长镜头,其神韵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之“挂〞字、“飞〞字和“疑〞字挂〞用的很妙,妙在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瀑布遥看的景色;而“飞〞字又化静为动,把瀑布的喷涌描绘得十分生动最值得品味的是“疑〞字,诗人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而是让读者去体味到底是是还是不是读者明明知道不是,却又觉得好似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其中之“决〞字和“触〞字,两字道出了黄河的湍悍水势,以“昆仑〞和“龙门〞来烘托黄河水气魂之壮的图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其中之“开〞字、“回〞字、“出〞字和“来〞字,这连续四个动词使得整个天门山的静态画面变得动感起来,画面镜头也由险峻神奇而变得远阔博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其中之“来〞字和“还〞字,两个字把整个阔大背景下的黄河山水写活,这两个动词的一来一还把人生短暂之寓意写透,给人以无限苍凉之感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其中之“尽〞字、“流〞字、“飞〞字、“结〞字、“怜〞字和“送〞字,这一系列的动词把一个离开故土初上征途的青年展望未来的情怀写得入境、入情又入神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清溪行》〕其中之“行〞字、“度〞字、“啼〞和“空〞字前两句简直就是精美的山水律绝,看起来只是以镜比水,以屏比山的修辞精巧,而诗人的“行〞字和“度〞字的用意实为将水作明镜,山作屏风,以青山绿水为家后两句说猿啼使游子伤感,实那么言外之意展示诗人清心自在,怡然自得的心态,巧妙地告诉读者山水便是诗人的家,他是入山水之画的,与山水是同境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其中之“尽〞、“闲〞字、“厌〞字和“唯〞字,这几个字把鸟儿飞尽,白云悠然离去,以山拟人,人同山相伴的意境平淡而不雕琢地宣泄出来,显得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炼而蕴含丰盛,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其中之“辞〞字、“还〞字、“啼〞字和“过〞字,这几个字把整个出三峡的时空次序浓缩到一个短短时空动感画面,使读者仿佛站在群山之上俯瞰三峡画廊,一个“啼〞字犹如三峡的空谷回音,使人产生空灵想象之意境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其中之“回〞字、“开〞字和“喷〞字,连续三个动词把天门的险要神奇呈现出来,尤其是“喷〞字乃画龙点睛之字,把波涛的效果进行了艺术上的狂想这些例子中可见李白山水诗用字之精辟老道非常人可及,简简单单几个字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是天赋其才,兴到诗来,字到意来,自然而不加雕琢,这是李白山水诗的独到之处,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气势却非精雕细凿可比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之意境:李白的山水诗中,山水形象融化为诗人自我形象,是用作表现诗人情怀的客观对象对于山水而言,与其说李白在大自然的山水中发现了美,毋宁说李白在山水中的神游中发现了自身李白的山水诗,也是李白自己,与山水是融为一体的李白在观念上把大自然与自我混为一体,视山水为自身同类,大自然的山水便是他心中的块垒和丘壑,山水形象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的意境是李白山水诗的一个显着特征。

      而大胆夸张的和丰盛的想象是李白山水诗用来张扬山水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的一个重要艺术伎俩李白山水诗的语言格调是多样化的,时而瑰丽夸张,时而清丽自然,但却是完全李白式个性化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手法来张扬庐山瀑布的气势,以庐山瀑布从“银河落九天〞的比喻狂想来张扬作者的个性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既给人感觉入乎其内有形,又出乎其外有神;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题峰顶寺》〕山高天近,举手可摘星星;人怎么可以摘到星星呢?这便是李白最擅长的以情写景,以景抒情的夸张寥寥数语,道尽山寺的静穆和峰顶之高峭秀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以“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夸张手法灌注了自己慷慨豪迈的情怀,又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比兴手法道出作者胸中的悲怆,这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激荡起伏,如江河般波澜迭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诗人用“冰塞川〞和“雪满山〞象征水陆之道途难行,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寓意很分明作者心绪茫然之中,因而连用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唱出心中无穷忧虑最为绝妙的是,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相信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诗人以这种夸张和跳跃式的艺术手法,借黄河和太行之气势来张扬作者的人格张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其一〕在本诗中,诗人没有把戍客思归之情写得过于纤弱和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广大苍凉的时空背景来引发这种思归之情,把离愁别绪融入景中,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极其高超的艺术手笔,其意境深远,感人肺腑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迎月,前行假设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更复还〞〔?登太白峰》〕诗人对太白峰的描绘,不重形貌,而选夕阳晚照一个“穷〞字,写出了山的高耸。

      诗人赋予太白峰以人格化,唯太白峰与诗人心相知,唯太白峰理解他的困境与追求,为他翻开通向理想的天关诗的后半局部,诗人充沛运用想象,自己乘着泠风而去,冲出浮云,举手迎月雄伟高绝的太白峰与诗人结成了挚友诗人的奇思狂想,为大自然增添了人性的彩色,使广大无垠的宇宙充斥生命力诗人运用这种化实为虚、借虚写实的写意手法,突出了自我个性的张扬和登高的形象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