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联动物联.doc
16页动物联妙趣横生的动物联在楹联大世界里,有诸多和动物相关的对联,细细品味,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明朝代宗皇帝听说两个六龄童会对对子,便把他们叫来,一个叫李东阳,一个叫程敏政代宗赏每人两只螃蟹,并出一个上联: 螃蟹浑身甲冑; 程敏政马上对出: 凤凰遍体纹章 李东阳也对了一个下联: 蜘蛛满腹经纶 对仗工整,别出心裁 相传有一年夏天,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与友人漫步塘边时,见河池绿叶如盖,鱼儿都纷纷游到荷叶下乘凉,祝枝山有感而发吟出上联: 池中荷叶鱼儿伞; 友人略加思索,对曰: 梁上蛛丝燕子帘 正在这时,恰好有一个老乞丐路过,听见二人联对,也上前应上一联: 被里棉花虱子窠 祝枝山和友人对老者的对句甚为称道,当即解囊相赠 古时一书生和一童子在院中作对,书生撰一联: 白鸭和鹅,羽毛一般声个别;童子对: 乌龟共鳖,形状相似壳不同 颇有趣味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 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这是一副把动物拟人化的对联,构思新颖,语调活泼 清代著名作家李调元曾帮一解元对了一联,这副对联是: 鳝长鳅短鲢有耳,滑溜溜一串; 龟扁鳖圆蟹无头,硬壳壳三个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中共列出六个动物,且全是水产类。
上下联抓住各个动物的个性和共性特征,用词精当,幽默风趣 据说林则徐小时侯有一次放学回家,见一群乡人指指点点,以池塘游戏的鸭子作对,有人出了上联: 母鸭无鞋空洗脚; 林则徐见一公鸡走过,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公鸡有髻不梳头 众人拍手称好 清朝末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巡视到松江,松江知府设鲈鱼、螃蟹款待,并出了一个上联: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 张之洞听了,不假思索,马上以桌上菜肴对出了下联: 螃蟹八足,横行九州诸岛 据传张之洞幼年时还曾作过这样一副传神的对联: 驼背桃树倒开花,蜜蜂仰采;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视 此联妙在“仰”、“斜”两字,把蜜蜂和白鹭的形态和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明朝时,有一天,何以尚到唐之夔家闲聊后,一起到福锦街看热闹来到一处狗肉档,看见店主正在烧剥一条黑狗,何以尚联兴勃发,出了上联: 火烧黑狗,齿露舌伸披白褂; 向唐之夔求对唐一时被难住,当他转眼看见一处炸虾饽的摊档时,顿生灵感,对曰: 油炸青虾,腰弯眼闭换红袍 上下两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用语巧妙,独具匠心,因而流传久远 旧时,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道: 鞭打黄牛背; 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子听见,接口对了下联: 棍戳黑狗牙。
鲁迅少年时在私塾读书,一天上“对课”,先生给学生们出的上联是: 独角兽; 要求大家当堂对出下联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对了起来,有的对“双头蛇”;有的对“三脚猫”;还有的对“九头鸟”可少年鲁迅却迟迟枯坐,苦思冥想几乎是快下课时分,才舒展开眉头,朗声对出下联: 比目鱼 先生大喜,连声叫好之余,评点曰:“上联典出《山海经》,下联应以《尔雅》上联‘独角兽’的‘独’不是数,但含有单的意思,下联‘比目鱼’的‘比’字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味,可见是用了心思对出来的 另外一副水果与动物相对的对联也很有意思: 柑蕉桔李箩柚; 雁鹫貂狸狮拂 此联上一联全部用水果名,下一联全部用动物名,对得也比较工整 虎年说虎联兔年说兔联,牛年说牛联1998年是戊寅虎年,咱们就来个虎年品虎联 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 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 这副对联题于四川青城山为增强艺术效果,使用了重言,即上联连用“栽、栽”,“隐、隐”下联为“培、培”,“藏、藏”虽是赞美青城山的景色,因藏有:“虎豹”,故算得上是一副与虎有关的虎联 明代福建莆田的戴大宾,自幼好学,知多识广,善于对句,被当地人誉为神童他八岁那年,有一次到书院游玩,先生听说他善于作对,便指着椅子出了一上联考他: 虎皮褥铺学士椅; 戴大宾随口回答: 兔毫笔写状元坊。
先生连声称奇 明代著名学者邱睿小时家庭贫穷,酷爱读书,乡里一私塾老师见他勤奋好学,就免费收他在一家官宦的家塾里读书同班的一位公子,常常欺负邱睿而主持正义的老师总是设法保护他,这使那公子很气愤,便向父亲告状老爷怒气冲天地对邱睿说:“你不是爱对对子吗?我出个上联,你对下便罢,否则就给我滚!”他的出句是: 孰谓犬能欺得虎? 邱睿虽穷,但不甘受辱,理直气壮地答道: 安知鱼不化为龙? 财主听了,不得不作罢 清代有个叫王寅的县令到任后,敲诈勒索,贪得无厌一天夜里,有人在县衙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百姓们看了这副鞭挞王寅的嵌字对联,无不拍手称快 清代状元洪钧回到苏州后曾在虎丘凿地开泉,垒石为山,建造了一座“涌翠山庄”,山庄建成之后洪钧曾在此撰写一副对联: 问那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为虎丘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对联明写虎丘风物,实际上反映洪钧的人生态度,洪钧的“涌翠山庄”和对联为虎丘增添了风光 在杭州西湖西南的大慈山下有一虎跑寺清代文人丁修甫在虎跑寺写下这样一副对联,讲述了虎跑来历,具有神话色彩: 龙咒钵中安西方,圣人现四十八臂具大神力; 虎移泉眼至南岳,童子历百千万劫留此真源。
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前有一溪名叫虎溪,有一天,东林寺主持慧远送陶渊明、陆静修边走边谈,十分投机三个人不知不觉已过虎溪,忽然听到猛虎吼叫,方知送客已过溪,三人不由大笑而别后人即于三人分手处建虎溪三笑亭,以志此事清人唐蜗寄曾写虎溪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虎溪三笑亭的来历,寓历史传说于联语中,饶有兴趣地介绍了慧远(佛教)、陆静修(道教)、陶渊明(儒教)的交谊,不但是文苑佳话且为名胜增色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夺取南京后,曾在南京龙凤殿书写一副对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这副对联写得气势磅礴,上联说要带领“虎贲”之士“直扫”北京,消灭清朝统治;下联则表明夺取国家政权之后要实行“尧舜”之治,使人民安居乐业 在浙江绍兴秋瑾故居,有人曾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云喷笔花腾虎豹; 风翻墨浪走蛟龙 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充分显示了这位巾帼英杰宣传革命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在徐州市项王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天地低昂龙虎会, 雌雄争战帝王才 此联和霸王庙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热情地歌颂了西楚霸王项羽,意在不尽之中,耐人寻味。
在甘肃天水市南二里许的文峰山麓,有汉代将军李广之墓,墓碑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树碑今再赋招魂,虎卧沙场; 射石昔曾传设羽,鹤归华表 李广,西汉名将联语高度概括了“虎卧沙场”飞将军李广的虎姿雄风,使人读之热血沸腾,感慨不已 嘉峪关,在甘肃嘉峪关市西南,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自古为军事重地,号称“天下雄关”嘉峪关城楼有一副对联,绘声绘色描述了这号称“天下雄关”的英姿: 二崤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 位于四川剑阁县北25公里的剑门山,为古蜀道要隘山脉横亘100余公里,十二峰连绵起伏,形若利剑,高连霄汉,峭壁中断处,两山相峙如门,故名剑门前人曾为剑门关题联道: 矗立岗峦起伏蹲踞如猛虎; 迂回栈道蜿蜒曲折似长蛇牛年赏牛联时逢丁丑牛年,笔者凑个热闹,来个牛年赏牛联 说到牛,人们自然会想到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便是一副爱憎分明的有“牛”字的对联据闻,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汉视察时,曾手书此联赠与红线女,不仅使红线女年少多志,以孺子牛精神处世立身,还成为亿万革命仁人志士的书斋、卧室、中堂都喜欢书写的座右铭 明代孝宗年间,有个叫曹宗的人,七岁便能吟诗作对。
一天,一渔民想试试他的才学,便出一上联要他对: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 “沙马”是一种鱼名,下联也须用一动物名与之相对才行这时,旁边刚好有水牛在池塘里洗澡,曹宗见景,立即对道: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渔民听了心中叹服 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七岁时便会读书,过目成诵,出口成联一天,于谦患眼疾,母亲便给他梳了两个小抓髻,出得门去,被和尚兰古春碰上,他摸着于谦的两髻取笑道: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见他不怀好意,立即反唇相讥: 狗口何曾出象牙? 有副短牛联也很有意思明代举人戴大宾自幼好学,知多识广,善于对句一日,一先生出一上联考他: 风鸣; 戴大宾脱口而出: 牛舞 先生一听糊涂了问:“牛怎么会跳舞呢?”戴大宾说:“古书讲‘百兽率舞’,难道不包括牛?”先生这才感到戴大宾才学非凡 清代风流才子纪晓岚蒙学时,曾根据老师的要求作有一对子: 牛皮拧鞭鞭打牛; 苇草织席席盖苇 清代有个叫王寅的县令到任后,敲诈勒索,贪得无厌一天夜里,有人在县衙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百姓们看了这副鞭挞王寅的嵌字对联,无不拍手称快 清代,河北天津府太守牛稔文,为子娶妻,风流才子纪晓岚派人送去一副对联: 绣阁团圆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次日,纪晓岚上门贺喜,对牛太守说:“我昨天所作贺联,引用了君家典故,如何?”太守一经提醒,方悟原来,纪晓岚的贺联上联运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下联用了“对牛弹琴”的典故全联未见一“牛”字,却皆用“牛典”,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堪称妙联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是草药名,串起来实属罕见,特别是“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当作动词来用,则更为高妙虽然是写花名或是草药名,因有一“牛”字,也算一副带“牛”字的牛联吧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脚,咩; 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