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个民国乡村小学校长的工作日记.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678219
  • 上传时间:2018-04-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8.2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个民国乡村小学校长的工作日记一个民国乡村小学校长的工作日记民国时,某小学低年级的读书会1931年,对年近而立的刘百川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改变之年,他正襟危坐,手上的委 任状墨迹未干不久前,东海县(今江苏连云港市)政府决定,命其接管县立师范附 小(以下简称“附小”),在全县的历史上,这一举措可谓实属罕见升迁之际,刘百川的心情不只是激动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就在几年前,他还在反复 断言:“假使我做校长,一定能胜任愉快但越思忖,他越感觉责任重大,而昔日的雄心壮志,此时全部化成了自惭形秽,正如 在日记中描述的那样:“到了今天,我的勇气,因为畏惧、忧虑、惶恐,骤然地减 退,几乎减到零度了附小之困刘校长的忧虑并非毫无依据,他揽下的是一项棘手的工作东海位于苏北,地广民 穷,附小虽惨淡经营,但工作依旧难有起色,更尴尬的是,他几乎没有经验——内功 不足加上条件所限,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最初几天的走访便印证了他的猜测,日记的开篇几页,多数是围绕着缺憾展开的,比 如设施方面的不足——校工室内的光线太黑暗,空气太潮湿,对于校工的健康很有妨 碍;大会堂容积太小,光线太暗,不甚合宜;儿童用图书馆在楼上,儿童上下很不便 利……至于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个别教师的品行难以胜任:“教社会的徐先生,到 了做笔记的时候,便把教科书上的表解或问题,一起写在黑板上,叫他们(学生)依 样画葫芦地抄下来,有的字不认得,有的句子看不懂,他也不管。

      30年代初,正是民生多艰的时期既然工资捉襟见肘,又无升迁之希望,怠惰便在教员心中暗自萌生与徐先生类似的情况,从友人辛祚义的信中,也可略见一斑:“我觉得现在一般小学 教师,职业的兴趣太差,平常对于上课,处理成绩,都是敷衍了事,到课完的时候, 便各走各的路,有谁去指导儿童活动?更有谁去努力研究教育……至于教师闲着做什 么事呢?茶馆吃茶,酒店吃酒,到同事的家里去叉麻雀,常常有之,甚至叉了一夜的 麻雀,明天请假睡觉,这是如何可叹的事!”平心而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只要重视便可解决,而最大的挑战,恰来自根深蒂 固的传统观念私塾依旧盛行,这种逆流背后,实际是对新式教育的不信任20世纪40年代,陕西临潼,一个专心听课的二年级小学生虽然科举不存,但在苏北,其内容和方法,却几十年来因袭如故,学校无法服务于社 会,甚至和公众产生隔阂:“家庭里对于学校第一件事不满意的,便是在学校里学 的,没有什么大用处;尽管笔算考了一个甲等,但是到了家里,甚至不会算五斗米或 半斤油的价钱;小字尽管把《灵飞经》写得很好,但日常用的字,常会写不出来;尽 管会做记事文、议论文,但是不能写一封很通顺的书信这都是学校太注意形式的训 练了。

      相较之下,私塾虽然简陋,但传授的却是珠算、书信写作等实用技能,毋庸置疑,这 与众多家长的意图不谋而合制度之变要想赢得支持,必先改变局面,而刘百川的革新,又并非以横冲直撞开始他不断记录着所见所想,有时是三言两语的片段,有时竟洋洋洒洒达数百言,作为斟酌酝酿的 成果7月11日,校务纲要雏形已具,它将作为原则,提纲挈领地指引附小的活动,其 中,“发展儿童个性、适应社会需要”,更是被列为首要的原则刘百川另外提出了四项重要原则:注意经济效率;应用科学方法;形式、精神兼顾; 注意分工合作至于校务进行,刘百川指出应特别努力这几件事:罗致优长的人才;改良环境及设 备;要尽力提倡教师进修;注意儿童的研究即使是今天,这份颇具科学色彩的文件也令人眼前一亮刘百川将其归功于母校—— 省立第八师范学校的培育,正是这所学校,在诸多领域开了地区之先河校务纲要大功告成之际,刘百川的精力转向财务,这项工作的直接目的,便是为科学 管理打下基础动手之时,他骤然注意到,这又是一场同积习的较量预算制度清末引入中国,明面为各界所恪守,实际执行情况却并不乐观地方政府的 预算几近虚设,至于学校,诚如日记中所言:“校长的钱袋,便是会计处资金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利用管理疏漏损公肥私者亦不乏其人,种种积弊陈陈相因, 形成了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

      例如一般小学,纵然账面看似完备,但经费早已积欠, 有的学校,拖欠工资竟至一年附小虽不至此,但亦可称得上是勉力维持,日记中有“薪工占百分之八十,行政费和 杂费各占百分之十,另列百分之五的预备费”、“凡是预算没有列入的款项,不得动 支”等词句但刘百川的雄心壮志,并未因此消磨殆尽我们要下另一个决心,拥护我们的主 张随着开学临近,完善校务成为新的当务之急虽然压力重重,但令人惊异的是,在日记中竟没有“疲惫”、“劳累”,取而代之的是“商 量”、“不妥”、“有无问题”——即使是细枝末节,刘百川也不免反复斟酌对下列片段 的截取和摘录,或许能反映出这位先驱的用心良苦对教材的选用:“教材内容及形式:要是和普通社会的需要,要适合时代的要求,要 适合儿童的心理和胜利,要活动而富有生趣,要多美丽的插图,纸张印刷要合于卫 生,版本大小要适宜教材的排列及其组织:由旧至新,由近至远,由易至难,由具 体而抽象,由创作而欣赏,由心理而伦理课程的安排:“用心精密与筋肉运动细密的功课,时间宜短不宜长;学习困难的功 课,宜安排在上午;功课不须用心的可安排在下午;饭前饭后要避免体操和运动;用 手与用脑的作业,要相互调剂教室的布置:“一般学校里的黑板,总是挂得太高,儿童不能使用;挂得不稳,写字 时候格格作响。

      我们这次挂黑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点,在墙上预先订好横木,挂 也不费事,黑板的高度,以儿童能自由书写为度,假定黑板与地板之距离的标准如下:幼稚园及一年级,二十四寸;二、三、四年级,二十六寸;五、六年级,三十 寸育人之道作为校务工作的关键,刘百川对“训育”很是在意所谓“训育”,即对学生品德的训练 和培养训育的制定和实行,实际关系到附小的未来:受其熏陶的学生,终将接受社 会的评价,而这正是对附小工作的最好检验因此,该项工作从上任伊始便被列为重中之重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非常详尽的训 育标准,从“不撒谎”一直延伸到“爱护国家”根据学龄的不同,它们又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无处不透露出性格塑造上的深谋远 虑:“别人问到什么事详细告诉他”“对工人平等看待”“辅助残疾和弱小的人”“遵守合法 的裁制”“常做正常的娱乐”“做别人不敢做的好事”“爱护团体的名誉”……20世纪30年代,广西钦州,一群学童面对镜头露出了好奇的神情至于具体执行,刘百川放弃了铺天盖地的口号和灌输,用制度的力量取而代之,最 终,“国民素养”将被融进学校——对于整个附小,这将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指导儿童实践的时候,可由儿童自己反省,可由儿童互相报告和全面,也可由教师 讲解条文的意义和实践的方法,让儿童去练习。

      考察儿童实践的结果,适用下列的方 法:(甲)备具记载簿一册,簿内开列训育标准之条文及儿童姓名;(乙)发现有儿童违 反训育标准时,即于簿内再记一次,连续发现数次,即记载数次;(丙)一学期终 了,发现最少者,性行成绩最好;(丁)依发现次数之多寡,评定各人性行的成绩, 分优上中下劣五等,各等级的人数可占全人数百分之若干故者之思据刘百川在日记中所言,虽然落榜者稍有怨言,但录取的整体效果,依旧是令人满意 的,而新生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点:越是穷人的子弟,成绩优秀者越往往有 之或许在这些志气昂扬的孩子身上,隐约能看出他当年的影子,而社会的前途,也正是 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显露出一丝进取和朝气蓬勃开学之后,附小一切进展顺利,然而9月6日,日记已出版的部分却戛然而止,据刘百 川的解释,中断的原因仅仅是纸张用尽了然而事实或许更加严峻,不到两周之后, 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使“教育强国”成了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正如赵欲仁先生在《小学最低限度行政标准》中所言:“德有克虏伯,能使本国军械 甲于世界,雄视全球;法有巴斯德,能使酿酒造丝等业,特别稳固,国富顿增;美有 爱迪生,能使事物日异月新,开辟无数利源而在民国教育者的眼中,中国自己的克虏伯、巴斯德、爱迪生,正是将通过逐渐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选拔、培育和脱颖而出,这些有用之才将构成一股力量,将黑暗和 腐朽一扫而空,国难当头,或许是赤子之心殷切,刘百川和上级才急于将上述心得整 理并付梓。

      在接下来的两年,刘百川全身心地投入校长的工作中,1935年被派往镇江大港乡村教 育实验区,任实验区主任,在此期间参与组织了“中国教育研究社”解放后,刘百川担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1971年去世前,他不顾病重写 下了最后一篇文章《任重道远》,它的结尾“教学不已,阖棺乃止”后来成了刘百川的 墓志本文作者:百度知道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