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胡兰 教案(共2课时).doc
6页18 刘胡兰教学目标1. 认识“刘、兰”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的意思4.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播放影片“刘胡兰”片段,学生看后谈感受教师引入: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板书课题“刘胡兰”提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刘”和“兰”这两个字吗?(1)记住汉字“刘”的方法预设1:“刘”是一个姓氏,班级就有这个姓氏的同学还可以用“文+刂”方法,记住这个字预设2:“刘”这个字,左边“文”,右边“刀”真是能文能武我还在书里读过一些姓“刘”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比如刘备、刘邦2)记住汉字“兰”的方法预设:“兰”用加一加的方法“丷+三”,或用减一减的方法“羊-丨”,就记住“兰”这个字兰”可以组词“兰花、兰草”出示一组兰花和兰草图片,教师指导:“兰”是一种香草,有清幽的香气在我国古代传统中,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2. 指导书写“刘”1)教师范写“刘”,提示书写要点:左宽右窄,左边“文”的最后一笔捺变点,右边竖和竖钩起笔要高于左边的点。
2)学生观察、练写、展评3. 启发激趣:看了电影片段,又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什么?预设1:刘胡兰为什么被捕了?预设2:刘胡兰最后怎么样了?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 检查朗读,读准字音1)指导读好多音字“血”课件出示词语,让学生根据语境给“血”字注音鲜血直流( ) 血淋淋( ) 烈士的鲜血( )指导:“血”有xu 和xiě 两个读音,两个音表示的意思相同血(xiě)”一般用于口语,可以组词“出血、验血”等;其他情况下的“血”都读xu2)指导读好词语课件出示“民兵、愤怒、恼羞成怒、鲜血直流、钢铁铸成、挺起胸膛、烈士、牺牲”等词语,先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再齐读3)指导读好长句子,学会恰当的停顿①出示句子: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引导朗读:读读这两句话,看准读得准,读得通顺教师提示学生读长句子的注意要点:遇到标点要停顿,语意之间停一停① 引导学生找出这两句中要认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说说识字的方法。
预设:派:我知道电视和小说里有“反派”,“派”还可以组词“派头、气派、派送”被:用一个小故事记住它,“给皮皮穿上衣服,就是‘被’字”拉: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兵:可以组词“士兵、卫兵、骑兵”指导:可以用会意的方法记住“兵”字,上半部分的“斤”代表的是斧头,下半部分代表双手,合起来就是双手拿着锋利的武器③学生画出课文中的长句子,同桌练习读,全班展示读3. 同桌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互相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互相评价4. 全班交流:课文讲述了刘胡兰的什么事教师小结:课文讲述了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畏惧,最后光荣牺牲的事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法练读课文,学习朗读的方法,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三、学习第1自然段1. 提出要求:自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捕2. 启发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预设1:读懂了刘胡兰被捕是因为叛徒的出卖预设2:不懂什么是“叛徒”,什么是“反动派”提示方法:同学不仅会读课文,还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学有思,才是会学习3. 理解句子:(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教师和学生用手势做“包围”状,结合前面讲的刘胡兰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云周西村”是刘胡兰的家乡,“包围云周西村”说明刘胡兰处境很危险。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相机点拨讲解:“反动派”一词可以联系学过的词语“敌人”来理解,是指那些想杀害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为敌的人叛徒”在课文中指的是背叛共产党的人,“出卖”在课文中指叛徒把刘胡兰是共产党人的消息告诉敌人2)启发思考:结合课文想象一下,叛徒叛变革命的后果是什么?预设:出卖战友,会引起流血牺牲预设:出卖共产党的机密,造成重大损失3)学生结合刚才画出的词语,再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刘胡兰是因为什么被捕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过渡:被捕后的刘胡兰面对了什么?她是怎么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读课文,找重点词句,试着来解决这个问题二、细读课文第2—3自然段1. 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把找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②敌人面对毫不屈服的刘胡兰是怎样说,怎样做的?用波浪线画下来2)分小组合作学习:先自己勾画,再把找到的句子和小组同学交流3)讨论交流第2自然段出示句子: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①引导学生读句子,结合敌人说的话,说说敌人前两次用了什么手段对付刘胡兰。
预设:敌人是用收买、威胁的方法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枪毙”等词语教师点拨:“收买” 就是用钱拉别人做坏事;“枪毙”的意思就是用枪杀人; “威胁”就是吓唬、恐吓别人的意思③引导朗读:面对敌人的收买、威胁,刘胡兰毫不屈服,你觉得要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句话?预设:要用坚定、勇敢、愤怒的语气出示句子: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恼羞成怒、鲜血直流、钢铁铸成似的”等词语谈自己的理解4)讨论交流第3自然段① 学生自读这一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预设1:刘胡兰毫不畏惧,视死如归预设2:刘胡兰牺牲时,才十五岁②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二题,同桌讨论交流“牺牲”的意思③教师引导:这样一位只有十五岁的少女,正是读书时,而她却为了对党的一片忠诚,对祖国的无私热爱,甘愿牺牲自己,用她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谱写了一首英雄赞歌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无数的革命英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敬仰④学生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这句话三、品读第四自然段1. 课件出示毛主席题词插图1)全班读句子,提问:毛主席为什么要亲笔题词?小组同学交流,汇报。
2)教师点拨:1945年13岁的刘胡兰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为伤员包扎,运送弹药,由于革命工作表现突出,年仅14岁的刘胡兰就已经成为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被捕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壮烈牺牲,年仅15岁的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谱写了一首少年英雄不朽的赞歌,所以毛主席亲自题目词2. 全班朗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