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材培训辅导材料.doc

5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84932983
  • 上传时间:2024-0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0K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材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蛟河市新站中心校耿文让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一、   教材分析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本单元共7课,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和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第1课和第2课),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技能;认识到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对一个物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如果物体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且仅发生热传递),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由此可借助温度计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从而推测该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为后续观察研究物质(水)怎样发生状态变化打下基础这部分的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可作为本单元的第一个嵌人式评价内容,通过分组多次测量记录四杯水的温度,检测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水)温度的能力。

          第二部分:逐步观察研究物质(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第3课一第7课)第3课、第4课“水结冰了”“冰融化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第5课、第6课“水珠从哪里来”“水和水蒸气”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则让学生自主探究水在气态和固态之间怎样变化,并总结概括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第7课“水的三态变化”是本单元又一个嵌人式评价内容作为单元的第二份嵌人式评价,它不仅要检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活动),同时要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加工,以形成知识结构,即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能应用于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解释二、重点科学概念解析1----2课科学概念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摄氏温度用符号℃表示摄氏温度的读法容易出现错误,如37℃读成摄氏37度,或读成37度,这都是错误的,因为℃表示的就是摄氏度,所依读数时不能拆散开度,应该读成37摄氏度,-5℃读成零下5摄氏度。

      温度计:为了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要使用温度计1)  温度计的种类:常见的有三种,体温计,试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三种温度计使用上的差异: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而寒暑表和试验室用温度计则不允许这样做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寒暑表和试验室用温度计则不允许离开被测物体读数2)  制作原理: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玻璃泡连着一个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  使用方法: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就是看清他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便于合理的选择温度计,如果没有看清量程,导致所测的温度超过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玻璃管内的液体就会膨胀而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胀破甚至发生危险,若所测的温度过低,达不到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就会导致无法读数,看清楚零刻度的位置,才能区分所测的温度是在零上还是在零下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里,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第三课科学概念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如铺路时给沥青加热,沥青变稀,两块冰互相摩擦,冰融化了蜡烛点燃后,出现了蜡水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固态 熔化 吸热 液态 凝固 放热注意:熔化的熔字容易错写成溶,熔化是物质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如冰吸热融化为水,而溶化是固态的物质在液体中分散开来,最后变成液态也叫溶化,如糖在水中溶化称糖水,它与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因此熔化和溶化是连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非晶体熔化;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非晶体相同点状态固体固体熔化过程吸热吸热凝固过程放热放热不同点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主变不断升高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不断降低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持续吸热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持续放热第五课以水珠从哪里来为载体,重点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即可,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对每种解释鼓励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进行质疑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不断质疑和做出进一步观察活动,获得更多证据,从而帮助学生修正,完善原来的假设,或作出新的假设和解释。

      第六课科学概念:重点是对水蒸气的认识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湿衣服变干,水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决定沸点的因素: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液体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如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酒精的沸点为78℃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小,液体的沸点越低高压锅的原理就是提高液面上方的气压,从而提高液体的沸点,使水在高于100℃的温度下沸腾,所以能更迅速的煮熟饭菜高原上煮不熟鸡蛋也是这个道理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蒸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用扫把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夏天人们用电风扇,喝热水用嘴吹等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如水洗的衣服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都可以晒干,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放在太阳底下的湿泥土,表面干了,里面仍是会湿的。

      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如放在碗里的水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蒸发完蒸发吸热.如夏天在地面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温度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共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缓慢剧烈发生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变化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温度不变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周围会弥漫着白旗,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融化成的小水珠B壶嘴喷出的白气室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C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D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解析: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平常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珠,白气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两种,一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会液化成小水珠白气,如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会看到自己嘴里呼出的白气,做饭时,可以看到锅里冒出白气,楼下开窗户,楼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白气。

      二是环境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会在低温物体周围液化成小水珠,如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就会有一层白气,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室内,眼镜上会有一层白气特别寒冷的天气甚至会形成一层白霜(凝华)液态 汽化 吸热 气态 液化 放热 第七课 水的三态循环学生要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冰、冰雕变小,冬天湿衣服冻硬后逐渐变干,碘等固态--气态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雪、树挂、雾凇等气态---固态常见液化现象:露、云、雾、雨气态---液态固态 升华吸热 气态 凝华放热三、   知识整理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点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2.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