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台培训资料汇编.docx
8页京沈客专京翼段九标段承台培训资料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客专京翼段九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十一月承台施工培训资料1.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 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式、弃土位置、防排水措施等,并制定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陡坡地 段基坑开挖的范围、坡度和支护方式,应结合墩台边坡防护的设计要求确定2. 平整场地,并且准确的测定出基坑中心线和开挖轮廓线3. 在基坑开挖线以外设置纵横向截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到排水沟4.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底留一定厚度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 避免超挖,松动部分 应清除5. 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开挖范围要满足承台施工操作空间要求,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 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 50cm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井的设置需求, 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6. 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开挖不宜间断基坑深度大于 5m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作平台,如土的湿度过大,应采取措施防止坑壁坍塌7. 开挖过程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地表及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妥善 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8. 开挖过程中的弃土不得妨碍施工, 不得淤塞河道影响泄洪,不得污染环境。
弃土堆坡脚 距坑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基坑深度,且宜弃在下游指定地点9. 基坑开挖到位后,应及时进行基坑的排水处理和井点降水, 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阻止地下水位对基坑的影响具体措施为:在底部位置,平行承台 20cm处设置一条水沟,排水方向由中间流向两端的集水井 再用水泵将集水井中的水抽至大基坑外, 排出的水应以水管 或水槽远引基坑范围,并应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10. 待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基底进行处理,基底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 基础底面不得置于软硬不均的地层上;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联系勘察设计 等单位进行处理2) 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倾斜岩面 凿平或凿成台阶;3) 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 黏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 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11. 基坑开挖完成后,清除桩头处浮土,以便桩头凿除作业12. 桩头凿除之前,先由测量人员放出桩顶设计高程,并做好标记13. 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作业时,应根据测量人员做好的标记在四周加密标识,用红油漆画 出醒目的红线14. 在设计桩顶高程以上一定距离沿桩基设置一道切割线,用切割机沿该线切割,切割深度略小于保护层厚度,以防破坏有效桩体。
预留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采用人工凿除, 以进一步保 证桩头质量和桩顶高程的准确15. 沿切割线人工继续凿除该区域混凝土, 以形成作业缺口,凿除深度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凿除时避免对桩头钢筋的损坏,防止钢筋弯曲变形16. 在凿除桩头的同时,注意做好对声测管的保护工作桩内声测管紧贴主筋内侧,声测 管露出后,及时清理声测管,切除多余部分,并对声测管予以封闭,防止碎石及杂物掉入声测 管内堵塞管道,影响桩基检测17. 采用风镐剥离其余无效桩体部分钢筋保护层的混凝土,露出钢筋,所有露出钢筋向外 侧微弯,以便后续施工18. 风镐沿切割线缺口作业在凿除混凝土的过程中,风镐呈水平或稍微向上倾斜钻进, 不断加深该处的缺口在缺口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加钻(或錾子)顶断,钻头(或錾子)水 平或稍微向上钻头(或錾子)顶进过程中应同步进行,使上方的无效桩体断头基本平齐,便 于其后的人工作业19. 用吊车调离顶断的桩体20. 人工凿除剩余部分桩头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清理桩头使桩头平整或微凸, 并用清水清洗干净21. 桩头处理时桩身顶端上层浮浆必须凿除,凿除后顶面应平整,粗骨料呈现均匀,不得 损坏桩基钢筋,凿除后桩顶高程偏差应控制在 0〜-3cm。
22. 桩头凿除时,混凝土应达到下列强度:1 )用人工凿除时,不小于 2.5MPa2 )用风动机等机械凿除时,不小于 10MPa23. 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4. 当桩头处理完成后,按照《桩基检测布置图》 (图号:京沈桥通-19)的要求,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对桩基进行检测,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0%且桩身强度不应低于15MPa25. 低应变法检测1)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桩头达到设计标高,基底保持平整无水,检测人员能下到基坑里 面2) 当基坑内已打垫层,桩头侧面与垫层相连时,应使桩身与垫层断开3) 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4)桩头浮浆应破除,桩头应凿至新鲜、坚硬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无破碎、松散及浮浆层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水平、光滑,打磨面积直径不小于 5cm激振点设在桩中心,传感器安装点根据桩径不同打磨 2〜4处,并沿桩周均匀分布,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的距离宜 为桩半径的2/3且在钢筋笼内,不要靠近钢筋笼主筋,不要在粗骨料上面打磨v D< 1.25mD < 0.8m 0.8m1.25m v Dv 2.0m•激振点 o传感器安装点不同桩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布置示意图5) 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不能有水、冰及石子等,保持干燥。
6) 当桩头低于设计标高拟接桩时,应在接桩前对下部桩身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接 桩,接桩部分达到检测条件后再对整桩进行检测26. 声波透射法检测1) 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桩头达到设计标高,基底保持平整无水,检测人员能下到基坑里 面2) 声测管采用A3钢板制作,内径为50mm壁厚为3mm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 声测管与钢筋笼连接牢固,并相互平行声测管的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不得采用对焊方 法连接,以避免产生漏浆和因焊渣造成管内堵塞4) 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连接处应光滑过渡,不漏水管口要等高齐 平,高出桩顶面不少于 30cm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声测管的埋设数量及布置应符合 要求5) 检测前,检查并疏通声测管,保证管内畅通、无异物,以便超声测桩仪的换能器在管中可以顺畅的上下移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疏通后应将各声测管内灌满清水,封口待检6) 不得存在丢管、堵管现象如存在丢管、堵管现象,应在所丢(堵)声测管附近钻芯, 检测桩身完整性,并将钻孔内的沉渣冲洗干净,用钻芯孔作为通道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27. 基底处理完毕应及时进行检测,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基底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基底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8. 基底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垫层施工如基底暴露过久,则应重新检验29. 基坑处理及检验完成后,在基坑地面浇筑 15c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30. 待基底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绑扎承台钢筋首先在垫层面上弹出钢筋的外围轮 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承台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底层 钢筋网在基坑内绑扎完成,并与侧面、顶面钢筋网形成整体骨架并且要定好预埋于承台内的 墩身钢筋31. 钢筋进场时,查验质量证明文件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 状老锈,并按批(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以每 60t为一批,不足60t也 按一批)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32. 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钢筋纵向接头应优先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缝;当双面焊 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双面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5倍;单面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0倍33. 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 35d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mm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布置时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焊缝平整、光滑、密实、无气泡、无焊渣接头按批(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 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 个也按一批计)进行力学性能检验34. 承台钢筋按设计间距、规格、排距进行布置,侧面、底面交错布置混凝土垫块,以保 证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厚度35. 承台上预埋的墩身钢筋及综合接地钢筋,位置要准确且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墩身综 合接地钢筋与承台钢筋应连接,桩中的综合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 接地钢筋均应优先利用 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联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36. 另外钢筋制安要注意预埋沉降观测标,承台观测标埋设于底层承台顶面沉降观测标下部为不锈钢材,伸入至承台钢筋骨架中上部为直径为 20mm勺半圆形不锈钢测头37. 承台钢筋绑扎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用墨斗弹出承 台边线,支立承台模板38. 承台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模板面板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周边用型钢或钢管加固、支撑模板安装前,在模板上均匀涂刷脱模剂,便于模板的拆卸。
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对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错台、拉杆和螺栓的连接牢固程度以及支架的稳固性等进行全面 检验,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模板有超 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及时纠正39. 承台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采用溜槽或泵送 灌注,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得大于 2m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混凝土拌合严格 按施工配合比配料,砂、石、水泥、水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并符合要求,计量 要准确,保证混凝土拌合时间40. 混凝土采用分层连续灌注,一次成型每层厚度控制在设计及规范要求以内,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分层灌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 当承台厚度较厚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冷却水管,通过不间断通水循环冷却降温41. 承台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深度要超过每层的接触面一定深度,保证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再进行一次振捣, 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振捣过程中防止漏振,也不 能过振,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泛光为度,确保质量良好振捣时,振动棒垂 直插入,快入慢出,其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
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前进每一次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振捣时注意不碰松模板或使钢筋移 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模板有异样情况时,及时矫正42. 在承台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开始抹面收浆,待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养护防止出现裂纹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蓄热养护,以保证承台表面温度不至于变化过大, 减少承台中心与表 面的温度差43. 承台养护既要降温又要防止外表温度下降过快使承台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养 护时间至少7天44. 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时,按要求进行模板拆除工作拆除模板时,混凝土 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面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不得拆 除模板45. 拆模板过程中,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并且要保证承台的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拆模后的承台应在混凝土达到 100%勺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46. 承台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采用分层回填,夯填密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