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883825
  • 上传时间:2017-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2.8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14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学校概况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 1999 年 4 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宁波大学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004 年 11 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曾获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最高等级评价学院立足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产学结合,提升服务地方能力;通过双核驱动,铸就文化育人正能量学院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怀虚涵育、修己立人”为院训,以“追日、唯实”为学院精神,深入开展以实施“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课程地图”和“项目驱动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学院设有人文学院、理工学院、法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生命医学学院等 5 个下属学院目前拥有省重点学科 1 个、省重点建设专业 1 个、省精品课程 2 门、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4 项、市特色专业 1 个、市教学成果奖 12 项;目前拥有国家级课题 8 项、省部级课题 19 项、厅市级课题 132 项等。

      学院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大学生 KAB 创业教育支撑基地,与企业和地方合作共建了 60 余个校企(校地)合作基地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达文波特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和韩国大佛大学等 10 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留学生交换、嵌入式工程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等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办学十五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近三年,学生平均就业率 97%、平均签约率 96%,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位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坚持错位发展,培育办学特色,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独立学院二、就业基本情况针对 2014 届毕业生,学院共举办 20 场企业招聘宣讲会、3场小型招聘会、1 场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专场招聘会、1 场宁波市大中专毕业生大型综合招聘会,共吸引 500 余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在学院就业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 4771 条,注册企业超过3782 家。

      一)毕业生结构表 2-1 2014 届毕业生结构基本情况统计表学历 毕业生数 本省 省外 男 女本科 2266 1774 492 1090 11762014 届 2266 名毕业生中,本省和外省毕业生比例分别为78.29%和 21.71%,男生、女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8.10%和 51.90 %二)就业率1、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表 2-2 2014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表2014 届 2013 届就业率 97.04% 97.13%签约率 95.59% 95.55%截至 2014 年 8 月 30 日,最终就业人数 2199 人,就业率为97.0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0.09 个百分点总签约人数 2166 人,签约率为 95.5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0.04 个百分点2、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表 2-3 2014 届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学院 专业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签约人数签约率汉语言文学60 60 100.00% 60 100.00%日语 83 79 95.18% 76 91.57%人文学院英语 202 202 100.00% 198 98.02%城市规划 17 15 88.24% 15 88.24%电气工程与自动化78 76 97.44% 74 94.87%电子信息工程41 36 87.80% 36 87.8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 1 100.00% 1 100.00%工程管理 2 2 100.00% 1 50.00%理工学院机械设计 131 126 96.18% 125 95.42%学院 专业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签约人数签约率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 31 93.94% 30 90.91%建筑学 23 23 100.00% 23 100.00%软件工程 69 64 92.75% 64 92.75%通信工程 39 39 100.00% 39 100.00%土木工程 93 93 100.00% 93 100.0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2 42 100.00% 42 100.00%法学 50 50 100.00% 50 100.00%工商管理 74 71 95.95% 71 95.95%国际经济与贸易116 107 92.24% 99 85.34%会计学 199 195 97.99% 193 96.98%金融学 191 179 93.72% 172 90.05%旅游管理 14 14 100.00% 14 100.00%法商学院物流管理 167 165 98.80% 164 98.20%学院 专业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签约人数签约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 1 100.00% 1 100.00%临床医学 69 66 95.65% 65 94.20%生物工程 30 30 100.00% 30 100.00%生物技术 24 24 100.00% 24 100.00%生命医学学院应用化学 46 44 95.65% 42 91.30%动画 87 80 91.95% 80 91.95%广告学 42 42 100.00% 42 100.00%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 242 242 100.00% 242 100.00%总 计 30 2266 2199 97.04% 2166 95.59%截至 2014 年 8 月 30 日,30 个专业中,28 个专业就业率达90%以上,占所有专业的 93%;汉语言文学、英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建筑学、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旅游管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广告学、艺术设计等 14 个专业就业率、签约率均达 100%,占所有专业的47%;就业率末两位的专业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城市规划专业,就业率、签约率分别为 87.80%和 88.24%。

      三)就业行业流向1、就业行业流向表 2-4 2014 届毕业生按就业单位性质(不含升学、出国)统计表单位性质 单位分类 比例国有企业 4.49%三资企业 4.26%各类企业(总计 93.45%)民营中小微企业 84.70%科研设计单位 0.23%医疗卫生单位 3.23%中初等教育单位 0.84%高等教育单位 0%事业单位(总计 5.43 %)其他事业单位 1.12%党政机关 1.03%部队 0%政府部队(总计 1.12 %)地方基层项目 0.09%2014 届毕业生就业(不含升学、出国)人数共 2137 人,其中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为 93.45%,事业单位比例为 5.43%、政府部队比例为 1.12%企业就业中民营企业比例为 84.70%,民营中小微型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毕业生国(境)内外升学流向表 2-5 2014 届毕业生国(境)内外升学流向统计表单位性质 单位分类 比例省重点及以上高校研究生38.71%升学(总计 45.16%)宁波大学研究生 6.45%出国 54.84%出国、出境(总计 54.84 %) 出境 0%2014 届毕业生中国内升学人数共 28 人,出国深造共 34 人,分别占 45.16%和 54.84%。

      在国(境)内升学人数中,到省重点及以上高校深造的总人数 24 人,赴宁波大学深造人数为 15 人四)就业地区流向1、就业地区流向分布情况表 2-6 2014 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统计表(不含国内外升学及定向生)流向地区 人数 百分比 合计杭州市 209 9.22%宁波市 1129 49.82%温州市 72 3.18%嘉兴市 95 4.19%湖州市 43 1.90%绍兴市 108 4.77%浙江省金华市 59 2.60%82.22%流向地区 人数 百分比 合计衢州市 19 0.84%舟山市 33 1.46%台州市 77 3.40%丽水市 19 0.84%北京市 7 0.31%天津市 5 0.22%河北省 20 0.88%山西省 7 0.31%辽宁省 5 0.22%吉林省 1 0.04%上海市 34 1.50%江苏省 74 3.27%安徽省 18 0.79%福建省 12 0.53%江西省 20 0.88%山东省 12 0.53%河南省 19 0.84%湖北省 1 0.04%湖南省 1 0.04%外省广东省 17 0.75%12.09%流向地区 人数 百分比 合计广西省 1 0.04%重庆市 2 0.09%四川省 1 0.04%云南省 14 0.62%西藏自治区 1 0.04%宁夏回族自治区1 0.04%黑龙江省 1 0.04%上表显示,2014 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省、长三角地区及邻近省份,省内就业的集中在宁波(本地)、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区,其中宁波地区就业比例最高,占 49.82%。

      2、就业地区吸引力情况表 2-7 2014 届毕业生生源区域就业吸引力分析统计表省份 生源数就业吸引力省份 生源数就业吸引力河北 68 0.29 福建 20 0.6山西 23 0.30 江西 64 0.31辽宁 20 0.25 山东 17 0.71吉林 2 0.5 河南 49 0.39上海 1 34 湖南 5 0.2江苏 118 0.63 云南 25 0.56浙江 1740 1.07 宁夏 5 0.2安徽 47 0.38就业吸引力=到某省份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该省份毕业生生源中实际需就业人数(不含国内外升学人数)就业吸引力”值的大小表明该区域对我院毕业生的相对吸引力较大;比值越小表明吸引力越小,比值越大表明该区域就业吸引力越强从表 2-7 数据分析来看,上海市和浙江省就业吸引力最强,江苏省、山东省、云南省生源超过半数选择回原籍就业三、就业工作主要特点1、组织保障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院、下属二级学院、班级三级管理体系学院层面设有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下属二级学院设就业指导和服务专职岗位杨咏曼楼二楼报告厅、三楼学生事务服务大厅、忻元甫楼球类馆等场地供就业中心在校园招聘活动中调配使用。

      学院每年划拨 90余万元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学院从人、财、物等全方位保障就业工作顺利、高效开展2、就业服务个性化微、宏观结合,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宏观层面,定期开展就业动员会、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工作调研;完善学院就业信息网,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建设网上就业市场微观层面,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加强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组织校园小型招聘会和专场宣讲会,实现企业与毕业生的直接对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践基地;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必备小手册》,形象介绍毕业生就业基本常识3、就业指导课程化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素质拓展类必修课程《就业指导》,系统讲授政策解读、招聘技巧、简历与面试等实用内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安排了职业生涯规划 2 课时内容开设 KAB 创业创新训练等选修课程此外,组织学业规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科学指导学生设计职业发展方向通过专题讲座、就业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和职业能力4、调查回访常态化学院通过网络问卷、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校友信息,建立校友信息数据库,调动校友的资源和力量为毕业生推荐工作岗位;为毕业一年的班级继续配备班主任,架构毕业生与学院联系的桥梁。

      组织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撰写分析报告,为完善学院就业工作、检验教育教学工作、优化人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