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天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专***
  • 文档编号:259308516
  • 上传时间:2022-0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4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天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对梭罗所崇尚、向往的“寂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到国外去厕身于人群之中,大概比独处室内更为寂寞一个在思想着工作着的人总是孤单的,让他爱在哪儿就在哪儿吧,寂寞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真正勤学的学生,在剑桥大学最拥挤的蜂房内,寂寞得像沙漠上的一个托钵僧一样农夫可以一整天,独个儿地在田地上,在森林中工作,耕地或砍伐,却不觉得寂寞,因为他有工作;可是到晚上,他回到家里,却不能独自在室内沉思,而必须到“看得见他那里的人”的地方去消遣一下,照他的想法,是用以补偿他一天的寂寞;因此他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们能整日整夜坐在室内不觉得无聊与“忧郁”;可是他不明白虽然学生在室内,却与他在田地上工作,在他的森林中采伐,像农夫在田地或森林中一样,过后学生也要找消遣,也要社交,尽管那形式可能更加凝练些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A. 作者把“寂寞”当作可长久陪伴自己的同伴,并认为它有益健康。

      B. 全身心投入劳作中的农夫不会有寂寞的感觉,尽管他可能独自一人C. 学生们可以通过社交来消遣,所以他们在教室里用功时不觉得“忧郁”D. 人在学习工作和思考时不会感到寂寞,“寂寞”与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无关参考答案:C(原文的意思是学生们在室内全身心学习时,尽管周围全是人,可是他 处于一个人思考的境界,所以似乎“寂寞”可又不觉得“寂寞”,同时学生们又需要社交来调剂自己的生活以上逻辑关系不可反推论;学生们可以通过社交来消遣,所以他们在教室里用功时不觉得“忧郁”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

      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1. 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A. 他爱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之狐的举荐请烛之武出面解围时,他还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 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C. 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D.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2. 文章引述了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论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B. 运用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的例子论证烛之武是一个心存高远的爱国者C. 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论证烛之武身处逆境而不自甘寂寞,而是时刻准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D. 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

      3. 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 适时的牢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B. 能言善辩也是一种能力,平时应注意自己的口才训练,有时口才可以解救危难C. 身处逆境要不言放弃,要时刻准备,蓄势待发D. 有才有德的人才是令人们敬仰的人参考答案:1. D    2. D    3. A【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A项,他爱发牢骚是因为他怀才不遇,郑伯请他时的牢骚与后文的出面说秦伯更能突出他的深明大义这些不是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B项,文章四、五、六段多处显示他不是不想过问政治,而是没有机会C项,“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说法错误,烛之武为官三朝,仍未被发现,未被重用,不是官职太小的原因D项,从佚之狐的推荐和烛之武的牢骚中可以看出,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等才是真正原因。

      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文章引述了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说法错误,本文的中心是赞美烛之武的不畏逆境、终成大器的精神,文中每个例子都为这个中心服务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A项,“适时的牢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说法错误,文中的烛之武的牢骚是有条件、有资本的,如果无才一味牢骚满腹,只能让人生厌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3. 传记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3分)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

      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